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高考语文复习方法>语文:考前6个月基础知识复习的三点注意事项

语文:考前6个月基础知识复习的三点注意事项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7-01-30

上海师大附中 余党绪(特级教师)

有人说,春考是秋考的风向标。此话不无道理,但我认为真正的风向标应该是“考试纲要”。有鉴于此,我特别想提醒参加秋考的考生,要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春考试题。对于春考卷中出现的个别生疏的、甚至生硬的题目,不要大惊小怪。重要的是从春考卷中确认和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便于在以后的复习中继续体认和掌握。

以春考卷为例,我要谈谈考前6个月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的三点建议。

虽然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广,但复习的时候大可不必四处出击,面面俱到,重点还是要瞄准最核心、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

1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要落实那些真正算常识的常识

常识的范围散漫无边,因此,要敢于取舍,将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我认为,常识复习中存在着两个误区。

一是随意泛化常识的内涵,扩大“常识”的范围。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考辅导读物,将一些并不知名的二三流作家甚至根本不入流的作家列入复习范围,或者将一些专业性很强甚至很生僻的文化知识作为考查对象,既加重了负担,也没什么实质意义。仅就文学常识看,高考关注的是世界一流作家,中国的一流作家,掌握这些常识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误区则是,以为常识就是死记硬背作家的字号国别作品之类,以为记住这些基本信息就大功告成。其实,这是很不经济的学习方法。我建议,对于一流作家,不仅要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还要对他们的生平、创作经历和艺术特色做个梳理。这样的复习可收一箭“三”雕之功效,掌握了作家的基本信息,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可为诗歌鉴赏提供背景参考。

今年春考题第5题,要求根据小说的结局方式提供一个与此类似的美国短篇小说作家。《父爱无价》是典型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即欧?亨利式的结尾,答案是欧?亨利。如果仅仅知晓欧?亨利的个人基本信息而不了解他的这一艺术特点,此题难以作答。

2001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也很能说明问题。当年考的是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直接考察辛弃疾基本信息的,只有第16题(辛弃疾的“号”);但要读懂这首诗,答好其他题目,仅仅知道辛弃疾的名、字、号还是远远不够的。

此题还有如下两个小题目:

18.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

19.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试想,如果我们在复习文学常识的时候,能够用心梳理一下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曲折多舛的人生经历、创作的基本追求与艺术特点,回答这两个题目就要容易得多。但遗憾的是,2001年高考时,此题的得分率极低。

2 名言名句名篇,要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篇篇落实

本次春考的默写,考查的都是些常见的句子,但我估计,失分的还是大有人在。从我的教学经验看,即便是耳熟能详的名句,也会有人出错。名言名句不仅要口能成诵,更关键的还要能正确书写,能写出来才算是落实了。

目前,默写考试尚无一个范围限定,这使得部分考生心理焦虑,总担心自己遗漏了什么。我觉得这样的焦虑大可不必。考试总会出错误,即便你背诵了一万句,你也不敢保证一分不丢。

我的原则是,以个人的能力与视野为限,自己应该并且能够掌握的,就要死死地掌握,其他的则听天由命。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多数题目都来自课文,剩下的也是些广为流传的名句,生、偏、难、冷、涩的所谓名句被考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复习时应该以教材为重点,将课文中的名句、名篇牢牢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做适当的扩展。切忌贪多求全。贪多嚼不烂,结果呢,说起来什么都知道,一落笔却老是出错。

3 重点文言词汇与篇目要逐一落实

春考文言文释词与翻译,客观地讲还是有些难度的。不过静心想一想,所有考点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迁移的根据。比如翻译题:“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重点考查“弥”字。“弥”是满、整的意思。下面是高中课文里出现过的带“弥”的句子:

1.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汉书苏武传》)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朱自清《荷塘月色》)

第3句来自现代文。如果考前能够静心地将重点课文复习整理一遍,解答此题也在情理之中。

4 阅读与写作的基础知识要落实,基本能力要过关

作为一门学科,语文的知识框架虽然有些松散,但还是有其内在的知识系统。试看春考卷第4题:

拍卖大厅“死一般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越发安静”“人声鼎沸”等场景描写的用意是

先撇开《父爱无价》这篇小说不谈,单看“场景描写”的作用。场景描写是记叙文和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往往能起到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父爱无价》旨在歌颂伟大的父爱。小说开始平铺直叙,无风无浪,波澜不惊。到了拍卖这一情节,才浪花飞溅,峰峦迭起,最后峰回路转,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拍卖”是小说情节中最关键的环节。竞拍者们急于一睹老人珍藏的画品,急于拍得珍品胜利而归,对老人视为“最珍贵”的儿子肖像画不屑一顾,双方关注的内容完全不同。“死一般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越发安静”“人声鼎沸”……这样的反复渲染,显然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的结果。不妨将其用意罗列出来:

――渲染气氛,揭示了竞拍者的心态,反衬老人的无价父爱。拍卖现场的热烈衬托出收藏品的价值,但在老人的眼里,如此珍贵的收藏品依然比不上他儿子的肖像画;竞拍者对肖像画的冷漠,反衬了老人对儿子的深情。竞拍者们对艺术品的追逐,与老人对人间情感的珍重形成鲜明对比。对拍卖现场氛围的渲染,对于展示老人的精神世界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彰显小说题旨。明明是要拍卖老人收藏的绘画珍品,一开始却要先拍卖儿子的肖像画;底价为100美金,结果却以10美金成交,这些不合情理的举动招致了现场的“沉寂”“安静”“人声鼎沸”,也刺激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使读者想一探究竟,这就是制造悬念;同时,这样的渲染也使得结局非常具有戏剧性。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就是通过这样的铺垫与渲染达到的。

要完整回答这个题目,需要三个要素:一是要知晓“场景描写”的内涵与基本功能,这就是“基本知识”;二是能够迅速理清小说的情节,理解老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把握小说的题旨,这就是基本能力;三是将有关“场景描写”的知识迁移到解题中去,这就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能力的“发挥”。有些考生对语文知识不够重视,这是错误的。没有基本的知识积累,能力从哪里谈起?建议考生从文体阅读的角度梳理一下各文体的基本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知识脉络与框架,在反复实践与运用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最后就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语文:考前6个月基础知识复习的三点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

高三学生要具备三种学习意识

高三复习三条建议

新高三化学复习四点建议

名师谈考前文科数学的复习方向

学会克服语文复习中的“高原反应”

高中数学集合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文可以这样学 给高三学子的五条建议

高考前夕要注意心理健康

高三学生:只做必须做的事,不做有意义的事

[标签:复习,语文]

网友关注

高考逼近补品热销部分保健品夸大功效需慎购

专家指导:高考期间盲目用药提神会适得其反

高考在即“后勤部长”们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高考食谱备齐五大类保证富含碳水化合物供给

防"撞车"高三女生流行调经医生建议别用药

专家教你巧妙搭配高考餐早餐一定要吃好

营养专家:高考前要遵循的饮食原则

高考冲刺阶段应抽空多运动以保证学习质量

高考生家长买粽子讨口彩专家提醒难消化

轻松环境刺激食欲高考饮食均衡还要注意什么

高考冲刺阶段抓住最佳记忆时间不再做难题

食补要适量药补没必要温补为好忌密集

多吃粗粮可减压高考饮食要保证三大“平衡”

“保健品当饭吃”专家教你走出营养补脑误区

家长扎堆营养门诊求补脑食谱专家称不可取

高考饮食需注意摄入均衡营养保证消耗需要

多吃粗粮减压高考饮食要保证三大“平衡”

高考生需了解应急措施警惕小病找麻烦

适量坚果为高考补脑恰当“吃”出高分

高考饮食需丰富多吃些缓解紧张情绪的食物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高考生预防和消除身体疲劳

小心产生副作用高考前不要改变考生饮食结构

营养教室:高考前饮食方案应“以喜为补”

高考温馨提示:考前一日多餐可减轻紧张疲劳

高考考生早餐的注意事项早上不要吃生水果

权威专家指导高考营养黄金早餐蓄积饱满精力

专家指导高考饮食巧安排黄金早餐蓄积精力

咖啡导致尿频零食忌选坚果高考饮食四忌两宜

专家为高考生煲上心灵鸡汤调整最佳状态

别天天大鱼大肉高考一日三餐走出三大误区

网友关注视频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2019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看懂图片,你也会做高考地理题,解析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4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