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高考理综复习方法>理科差的学生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

理科差的学生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0-08-12

大家都知道,高考不可能简单考查课本知识点的简单回忆,那样达不到区分、选拔的目的。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能力要求,加大考查思维比例。高考题显得更加综合、灵活多变,从以往考查单一知识点的应用渐渐转变为多个知识点的融合,回顾2010年高考的新课标命题特点,导致习惯于往年依赖题海战术狂做模拟题的考生们,在考场上由于试题的不适应,吃了一记闷亏。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呢?就必须从题目入手,牢牢抓住做题知识点。

1、养成中间步骤的良好习惯

所谓考试知识点,是命题老头们考查学生用的。一道题之所以称之为考题,必然有题设、条件,然后让我们求得结论。这帮老头坏就坏在省略了大家熟知或者容易推导的知识点,还美名其曰给大家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纵观考题,都是在大家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或多推出几个东西之后,用这些东西来考查我们。由于我们提前不知道,临场时要么不会做,要么花费很多时间去推导构建。然而,大家平时做题训练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题目的中间过程。所谓的中间过程很简单,我们做理科大题的时候,往往能看见命题上有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等,很多中档题就是由于有了第一问而导致难度降低,而一些难题直接省略了第一问。同样一道题,有3问是高考题,直接只有最后一问的,是数学竞赛题。而绝大多数题,尤其是理科题,往往都需要我们做一个过渡的中间过程。这个过渡就是大题里的小问题。我们平时若在做任何题的时候,养成把题目拆分,通过第一步简化求的中间步骤,然后继续求解,用此来研究消化全部的试题,在考试时将会得心应手,将题目的难度分化降低,以利于提高准确率,并节约大量时间,即使碰到超难的题(相对个人而言),也能因为中间过程的解析,获取不少分数。而这些中间过程所展现出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我们平时从课本所学的知识点,这样通过自我设中间步骤小问题的模式,不仅能帮助大家做题,还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知识点的定性理解思维

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考试应用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定量计算,二是定性理解。纯定量计算的命题比例,在新课改体系中已经逐渐降低;而要求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判断去做题的比例加强。当然,很多题无可避免的要进行定量计算。但是我们凭什么这么去想 就落在了定性思维上。还有一些知识点,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我们也称之为定量。我们大家都有这么个经历,在背英语词组的时候,去背某某动词后面 + doing 是什么意思,+ to do 又是什么意思,背得天昏地暗,但是考试的时候并排着出现,往往懵了。这就是定量的去记忆,而不是定量的理解。若通过这么理解:这个动词能够同时发生或能够持续的,+ doing,不能够同时发生的,有先后顺序的,+ to do。如stop这个词,表示停止,即能停止一个状态,也能表示前面一个事终止下来。因此即能+doing, 又能+to do。如allow,允许的事情一定是在允许之后发生的,因此只能+ to do。通过这么去定性理解,就能更加方便的记忆已经应用。再如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理综部分,抓住公式定理的本质,研究对象,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就能够通过原理的分析、图像的表达来做题,省去了许多定量计算。语文、文综无疑是定量记忆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定性思维必不可少。很多文综考题都是从一个现象分析起,让我们答题,这种分析过程就是定性分析。在平时记背的时候,文综课本上我们常常背诵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关键词等,其实都是课本本身就做了定性提炼的体现。

3、思维体系的建立

大家学习知识都是为了应用。思维体系的应用我们完全可以参照课本。我们研究试题的时候就和课本推导公式定理的过程是一样的。课本中的公式或定理都有一个起点,然后有推导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即公式定理(即起点、过程、终点)。大家在学习课本的时候,要参考其中的思维。如常见的数学公式中,我们要参考为什么要走这一步转化,目的是为了消去哪些未知数或元素,这个思想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立的,他的方向在哪。我们做题的时候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维,很多同学做题的时候往往凭借印象做题,根本没有思考或回顾我这么做事为了什么,凭什么要我这么写,是哪些条件引导或限定了我做题的方向。如果本着研究事物起点、过程、终点的思维去研究我们的试题,那么在考试博弈中获胜,是属于必然。然而看看大家目前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属于被动做题,始终缺乏自己思维锻炼的过程,基本上以参看标准答案,听老师讲解为主,硬是凭着题海累积出的记忆来套用题目,许许多多的学生愣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并且惊人的表现一致,在学习上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独立思维效率无疑是低下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并不是特别认真的执行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也不是特别注重老师灌输的理念,他们只认同参考答案与他们思想中产生的差异性和共鸣性,他们只认同老师的思路是否和他的思路是否一致而已。这类学生往往学的比较轻松,并且成绩多半优秀。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具备这种思维,但是由于不是很重视基础,导致成绩起伏较大,或平时思路大开大合,导致马虎等,成绩也是处于中上,这类学生只需注意基础和集中精神,成绩达到优秀是十分容易的。

【理科差的学生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相关文章:

高考经验分享:理科生如何合理规划制定复习计划

2010年高考考前押题预测密卷:理科综合

理科综合:关注社会、科技热点与焦点

紧抓基础知识理解 高考理综三科冲刺复习指导

备战2010:物理 化学 生物学习方法大放送

高考化学首轮复习力抓五个方面

2010物理抢分策略四步走

过来人经验谈:高三生要紧跟老师节奏

高考理综经典选择题汇编10:弹簧秤

高考大纲专家点评 历史、语文变化大于理科

[标签:复习,理科]

网友关注

家长必读:高三家长要帮孩子时刻关注报考时间

家长必读:十个不良习惯导致孩子成为后进生

家长必读:您的孩子是否适合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过来人考妈分享:我陪孩子走过的艺考之路

当好一名现代家长要做到五个“做好”

心理专家提醒:高三家长要给孩子自主空间

饮食专家:高考饮食如何安排最合理

专家支招:2012高考高三家长应做好自己事

心理专家指导:高三家长过分唠叨会适得其反

专家指导:高三父母应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家长必读:高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不高不低

家长必读:听诺贝尔奖得主谈家庭教育

2012届高三家长必读:12月高考热点关注

高考志愿早准备有哪些优势

家长课堂:高三家长面对孩子成绩不要太焦急

家长必读:关于2012年高考报名的注意事项

心理专家指导:高三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

高三考生父母要理性对待艺术特长生统测

专家指导:“偏科”会给高三考生带来哪些危害

家长必读:父母可根据学段为孩子进行寒假规划

家长必读:“成绩”与“成长”更重要

家长必读:聪明学生与愚昧学生的心思对比

考爸分享:做家长中的有心人 为孩子高考助力

家长必读:家长要牢记学习方法比知识点重要

考爸分享:关于高校自主招生的体会与感受

高三班主任写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

高考前必读:家长要做十件事帮孩子调整心态

2012届高三家长必读:高三家长助考全攻略

家长必读:情商高低决定学生竞争力

报考必读:2012年报考香港高校 家长和考生都要理性选择

网友关注视频

这!就是专业 第36集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专业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2019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16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姜浩张超画室】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看懂图片,你也会做高考地理题,解析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4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