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08-27
我们判断一个人,思考一件事,大多是在第一次眨眼的两秒种之内就由无意识决定了。
一个人爱不爱另一个人,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7秒之内就注定了。但这并不能把人类引向反智主义。有关人类思维方式的一个新发现,会让我们相当悲观,因为它的结论是:我们可能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更笨一些。证据相当有说服力,人类在面对简单选择时比如甜点是要广式脆皮奶还是葡式蛋挞无意识作用只占到40%,这时候他们看起来像是有思维器官与思维效率的人,虽然结局如何无关痛痒。
但是人类面对复杂选择时比如我是要辞职当个甜点师?抑或在公务员这个乏味的职业里混下去?时,无意识作用反而起到关键作用,达到60%;而且无论多么慎重考虑,结局都不会趋于理性。
这理论是MalcOlm Gdwell的畅销书《眨眼之间》(blink)的主题,无论你判断一个人,还是挑选本书,其实最后的主意在你第一次眨眼的两秒种之内就已经在无意识当中决定了,其后以思想者的姿态苦思冥想,本质上来讲都是多余的。我几年前看到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说是一个人爱不爱另一个人,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7秒之内就注定了c我当时挺失望的,现在看来,人类对待爱情比什么都慎重,他们甚至花了7秒种。
这似乎把人类引向了反智主义知识的多少并不重要,反正都是一眨眼之间的事情,无论爱情还是人类的未来,都交给动物的本能决定吧。
这样可能误读了。我想,科学新发现的本意,可能更着力在提醒我们,人类在面临复杂情境之下的决定,是何等的危险。
海涅关于法国革命,有段精妙的评论你们这些骄傲的人,你们做了些什么呢?你们不过是一群无意识的盲从者,你们的所有行径,都由那个谦卑而孤单的人设计好了。
这个法国革命的总设计师就是卢梭。只有卢梭的观点被民众普遍接受,沉入他们大脑里的无意识区域,他们才会在眨眼之间作出攻占巴士底狱的决定,以这个姿态释放出心里所有的激情。事实上,攻占这座著名的监狱,在史书上被描写成波澜壮阔的事件,而当时其中关押的人不超过20个派三五个人去接收即可,不必枪炮齐发。可是民众却一定要做出革命的悲壮与牺牲感这种无意识正是卢梭给他门的。
这样,就把反智主义彻底清除出人类的价值体系了。一个越想在眨眼之间的无意识决定中作出正确选择的人,他/她要做的是把那些正确的信条融化于自己的无意识区域。这样,你随口而出的话,也能倒溯到某个大师身上。
【两秒钟的巴士底狱】相关文章:
★ 生命的一刻
★ 天神的宴会
★ 肥皂泡里的人生
★ 团圆日中的孤独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