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2-05-17
答题时,有的考生面面俱到,卷子写得密密麻麻,却不得分。
有的考生,寥寥数语,却总能拿高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面面俱到,如战场上没瞄准目标,盲目射击。
军师提醒考生,考场答题不能拖泥带水,要争取弹无虚发,一语中的。
考场答题有策略
高考中,地理试题类型分五类:特征描述(或简述)、成因分析、区位分析、意义罗列、建议罗列。
在答特征描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问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与状态特征,或者是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试题设问形式通常为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等。
在答此类题时,学生首先要明确区域位置和图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并运用地理术语表述出来。
根据变化要素,预测未知
区位分析既要说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说明其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联系即是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答区位分析坚持四个原则:一要点全,如分析影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对比分析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
二是主导因素突出,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三是回答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
四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区位因素。注意根据变化的要素,推知变化的方向。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在何处(即经纬度位置或相对邻位置)有什么(即有哪些地理事物)为什么(即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 怎么样(即怎么变,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把握因与果的联系
成因分析类试题,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指出形成的影响因素,简述理由,说明原因等。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位置)为什么形成结果。即第一步说明位置,以明确讲述的是哪里,第二步根据要回答的内容解释原因,第三步得出结果。
在回答原因类试题时,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相关阅读:
高考冲刺:高三生文科综合答题注意事项
复习指导:关于高中自然地理中几个难点的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之分界线
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汇总
【名师支招:高考地理答题有策略 把握因果联系】相关文章:
[标签:地理,高考]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