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报考>专业与就业>揭秘:毕业生失业人数最高的11个专业

揭秘:毕业生失业人数最高的11个专业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12-28

麦可思发布调查报告,法学英语等11个专业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专家建议采取减招措施

核心提示

第三方调查公司、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提供方麦可思公司日前发布报告,对11个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的专业亮起了红牌,并建议政府和高校应对这些专业进行减招。

让公众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专业大部分都是目前报考火热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专家认为,在报考火热的光环下,这些专业却潜伏着供大于求的危机。就此,我省教育厅高教处表示,目前我省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将通过课题奖励来激发高校在专业以及教学上进行探索。

红牌调控专业

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黄牌警告专业

临床医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绿牌发展专业

石油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工程力学、地理科学

调查报告:

麦可思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会计、音乐表演、中医等11个热门专业连续3年就业难

专家建议:

梳理热门和冷门专业,建立预警机制,对红牌专业进行限制,对黄牌专业给予警示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将通过课题奖励来激发高校在专业以及教学上进行探索

1数据

失业量前10名专业报考普遍火热

这一报告的数据源于麦可思连续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针对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该调查选取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为调查起点,失业率数据中扣除了考研、留学的比例,其失业率调查数据被认为是国内目前最科学的就业率、失业率调查数据。

综合2年的数据,以及2009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调查方得到了令人咋舌的结果。

2008 届毕业生与2007届毕业生相比,失业最多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绝大部分是重合的:本科重合的专业有8个,高职高专重合的有7个。连续两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其中中医学和运动训练连续两年都是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

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例如哲学专业,其就业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但其本来招生数量就少,对失业问题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调查组还对各专业的失业人数,即失业量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失业量最多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普遍是招生人数多、近年来报考火热的一些专业。其中,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

供大于求是导致失业人数高升的主要原因。据记者了解,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这类专业在行内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国内高校都必设了类似的专业。记者查询了省内各大高校类似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一所普通的万人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400~600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本科、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的招生结构基本固定;在此前提下,专业的就业和失业状况具有一定的惯性,如果不对其做出强制性调控,出现根本性扭转的可能性较小。

2分析

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 而是专业供大于求

失业量大的专业影响有多大?专家发现,失业量排在前10名的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的比例偏大,而且最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本科专业及方向在700个以上,而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学生占了2008届毕业生失业量的36%左右。这意味着,毕业半年后每100个失业大学生中,就有36位是来自这些专业。

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在2007届毕业生失业量中占33%左右。高职高专也存在同样问题。

这说明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较为严重,极少数专业造成了大学生失业主要部分。麦可思专家、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把原因归结为招生结构,并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而是这些专业供大于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解决极少数专业造成严重失业的问题。

从各个省的情况来看,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的省份在云南(52.0%),四川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相比北京(42.7%)、上海(41.7%)等省市都要低,为38.6%。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虽在国内不是最突出的,但问题仍然存在。

3建议

建立预警机制 限制红牌专业 警示黄牌专业

如何解决结构性失业,王伯庆认为建立国家、省级、校级三级专业预警机制是有效的办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危险专业进行监控和调整来实现。

王伯庆按专业的失业情况把专业分为3类:红牌、黄牌、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是连续两年落在全国失业率排前10名或失业量排前10名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同时落在全国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和失业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中的专业;绿牌专业是就业率高、排位居全国专业前50名并且就业率或薪资增长最快(或金融危机时下降最慢)的前10名中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王伯庆建议三级管理体制应通过专业失业情况来分析和调整,对红牌专业进行限制,对黄牌专业给予警示,对绿牌专业给予发展。

对于红牌专业限制,可通过转专业和二学位等办法分流在读学生。另外,其新一年的招生量也要削减。削减不搞一刀切,而是按各学校的培养能力来判定,削掉一些培养能力不足的高校的红牌专业。以法学专业为例,其失业率多年走高,失业量在近3年内属最多的10个专业之内。但各个学校间仍然存在差异。据麦可思调查,在2008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最高的院校可以达到充分就业,最低的院校则为56%,法学专业的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7%。法学就业率最低的省和部分院校将削减招生量或暂停招生。

除此之外,王伯庆还认为,政府可考虑打破本科、高职高专批次限制,让一些就业好的高职院校也能获得好的生源。他认为,通过这些调整将逐步优化高等教育的招生专业结构,较好地吻合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

层次 本科 高职高专

届次 2008届 2007届 2008届 2007届

失业人数 法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 35.9% 32.9% 34.2% 28.6%

2007、2008届本科、高职高专失业量最多的前10个专业及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

2008届 失业率 2007届 失业率

中西医结合 43 侦查 30

中医学 35 法律事务 29

临床医学 32 治安管理 26

动漫设计与制作 29 小学教育 25

口腔医学 28 计算机教育 24

装饰艺术设计 28 临床医学 24

社会工作 26 体育教育 23

应用日语 26 化学教育 23

法律事务 26 初等教育 22

室内设计技术 25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20

2007、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前10名专业

2008届 失业率(%) 2007届 失业率(%)

民族传统体育 30 音乐表演 28

中医学 30 运动训练 26

口腔医学 29 中医学 23

绘画 29 美术学 20

音乐表演 28 音乐学 16

动画 25 生物技术 16

临床医学 24 体育教育 16

法学 23 生物工程 16

运动训练 23 农学 15

环境科学 20 应用心理学 15

省教育厅回应:

四川省已着手激励高校探索专业设置

对于王伯庆的观点,省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的招生指标是由学校根据就业和报考情况申报计划再由教育部审批后确定的,教育部核准的标准恰恰就是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和整体报考情况。但是,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计划不对称或部分专业人数超标的现象。这和统计数据有一定关系,同时也跟高校的专业调整相对滞后有一定关系。高校培养学生的周期多为4年,等这一届出现过剩时,下两届已经在培养中了,不可能立即调整。为此,强化教学质量,提高本科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解决的根本办法之一。

记者从省教育厅高教处了解到,目前四川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将通过课题奖励来激发高校在专业设置以及教学上进行探索。

一种争议

判定失业率谁的数据说了算?

判定失业率,谁的数据说了算?对此,记者采访了省内部分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对于数据反映的情况,大家都普遍认同,但认为,在操作层面上还有一定难度。

西华大学一招生负责人表示,首先,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复杂,用什么标准来判定相关专业应归入红牌还是个问题,例如在经济危机时,制造类专业就业就相对难一些,但危机影响结束,这些专业又开始就业火热了。因此,简单的对比还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其次,电子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在数据的选择上也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就业率统计数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部门公布的,一种是第三方提供的,社会对二者都存有质疑,靠哪一种数据来判定哪些专业该亮红牌都会引来争议。

同步播报

在川大学生对学校满意度居前列

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近日对今年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跟踪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并每月发布调查情况。从最新月度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在不断降低。

从各省的调查情况来看,四川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一直排在前列,前3月一直居于前5名。这个月冲入了第一名。成为大学生们满意度最高的省份。在四川就读的新生对学校满意度最高(33%),其次为上海(31%)、天津(31%);最低为山西,新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12%。

相关文章

揭秘:高考报考大热就业却最困难的15个专业

最难就业的20大热门专业排行榜

从就业看专业:中国未来几年急需的八类人才

揭秘四大偏理科重点大学的强势文科专业

揭秘:现在大学女生最好找工作的五大专业

揭秘中国35所最牛大学特色专业

【揭秘:毕业生失业人数最高的11个专业】相关文章:

机械化工就业率高 揭秘非名牌高校招牌专业

08届经济学毕业生就业最好 法学就业最难

盘点:中国大学现今十大最悲哀的学科

解读2010年就业最吃香的五大专业

网友总结:大学里最华而不实的20个专业

07十大就业率最高专业出炉 物管就业率100%

中国2008最难就业的10大专业排行

5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粤求职 历史学科就业率最高

毕业生吐露就业亲历:7类热门专业将来热不热

法学毕业生就业率倒数第二 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标签:高校,就业,大学,启蒙教育,]

网友关注

专家教你巧妙搭配高考餐早餐一定要吃好

大考将至保健品热销鱼龙混杂专家建议小心

“保健品当饭吃”专家教你走出营养补脑误区

高考饮食指南怎样安排好迎考阶段饮食营养?

高考温馨提示:考前一日多餐可减轻紧张疲劳

高考前的饮食调理要科学早餐一定要吃好

别天天大鱼大肉高考一日三餐走出三大误区

权威专家指导高考营养黄金早餐蓄积饱满精力

专家指导:高考期间盲目用药提神会适得其反

营养专家:高考前要遵循的饮食原则

营养师对高考生饮食的建议考生一定要吃早餐

高考前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高考生预防和消除身体疲劳

专家指导高考饮食巧安排黄金早餐蓄积精力

高三考生快速入睡有高招调整心态减轻压力

专家提醒:高考生饮食的忌宜家长做好助手

温胆汤可有效缓解高考生紧张性头痛等症状

小心产生副作用高考前不要改变考生饮食结构

高考女生家长进补过度饮食过量患上胃肠炎

轻松环境刺激食欲高考饮食均衡还要注意什么

高考食谱备齐五大类保证富含碳水化合物供给

高考饮食需注意摄入均衡营养保证消耗需要

“山珍海味唱主角”专家指出高考补脑误区

多吃粗粮减压高考饮食要保证三大“平衡”

高三考生提前矫正作息有助驱赶疲劳

高考冲刺阶段抓住最佳记忆时间不再做难题

高三家长学会平行交谈与孩子沟通的8个要诀

高考阶段饮食食谱巧搭配切忌食谱变化大

专家指点高考:相信水到渠成别再废寝忘食

高考生挑灯夜战频失眠专家建议多运动多休息

网友关注视频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体育大杂烩 第2217集 太厉害!马龙登上全国高考作文题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