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备考策略>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1-04

要想在高考中取胜,我们不仅要当好一个学生,还要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学习面面观

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但是现实情况以及学业压力迫使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还要做一名会考试的考生!那么如何做到会考试呢?

虽然很多同学因为考试,因为课业负担抹杀了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同学对高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停留在以“被迫吸收”的方式学习为主,往往“主动出击”的很少。高考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得不面对题海战术,因此,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为主动参与考试的“考生”。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尖子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喜欢主动钻研学科(非知识,而是试题),并把钻研上升为一种兴趣,他们这种主动钻研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学生”转变为“考生”的过程。

多做题≠会考试

但是,会考试还不等于多做题!真正的考试,即在临场压力状态下,在无参考的前提下做题。我来列举一下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方式,你自然就会想到该怎样考试了。

例如,大家做错题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把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得出A才是对的,B怎么错,C怎么错,D怎么错;或者有的同学看原文怎么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而B、C、D在哪儿犯的错误。

再举个例子。大家做错或者不会做的时候,多半会研究答案。大多数同学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能清晰地了解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解题思想”,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回头来看试题,怎么想都对,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看完过程就大体了解情节了。

大家都知道,高分同学比例非常低,如果都按照以上所说的解题思路答题,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才是,但现实却是,即使在很好的学校,一班50个人,也只有5~10个人是高分生,为什么不能达到30~40人以上呢?显然,决定分数的关键不是同学们的“研究”。

比如前面的例子: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最终知道为什么A是對的,B、C、D是不對的,至此好像学会了全部知识。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你掌握某道题對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吗?用是肯定有一点用,因为有的同学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有的确实能“画”出来,并且做得多了,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但我们并不能确保高考时碰上的都是熟练的题,不能确保都能照猫画虎“画”出来?

善于关联与思考

很简单,我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关注问题本身。

作为“考生”的思考步骤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哪条路能通到结果。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这是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善于关联与思考。

可是大家总是依赖题海过程中的参考答案、老师讲解,然后强记,没有做总结,没有提炼里面解题共性,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每次拿到新题的时候,依旧在想以前怎么做的?该用什么方法?该从哪里入手?做得多了,简单的题自然可以做出来,但是违背了考试是从试题出发的角度。要在题目中寻找解题方法,把任何题都当做第一次做,去验证你的思维,形成一种解法,解决大多数题,这才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做對,并给下面做铺垫。

学习没有捷径,考试是有捷径的,当大家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看到考题,自然而然地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道理很简单,当大家每次都能够从题目题干和设问中寻求解题方法时,哪怕临场压力造成不清醒状态,也能做對。即使题目不熟悉,平时没练习过,反正做任何题都一样,都是跟着题目走,到最后也能做出来,即使不能全對,也能拿下许多步骤分。

科学做“考生”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考生?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尤其是理科、英语和各科的选择题。

什么是客观性?就是假设别人没说,你就不知道。尤其是英语阅读,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反而是正确的。比如说我出道题:一天没吃饭了,我要大吃一顿。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A选项:一天没吃饭,我饿了:B选项:我正在大吃一顿;C选项:我一天至少吃一顿。问这三选项选哪个?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但并不表示我饿了,题目字面上没有,就没饿了这回事,所以不對;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还没吃吧,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c答案不合理吧,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这就是客观,因此选C。还有语文选择题,只要本着客观审题原则,题目字面给的啥意思就照着这个意思做就没错,这才是符合命题者考查你的意思。很多人做选择题时题目完全看得懂,但是一主观联想,就错了。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这么几种:顺着题干的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维):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必要性思维);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客观思维,考好理科和英语的基础思维)。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目前同学们的能力水平并不差,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这就是能力。而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那些考高分的同学,之所以会取得高分是他们的思维對路了。

当然,前面提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只想表达一个概念:科学做“考生”。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考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单纯地认为是“检测知识点”。作为一个“准考生”,我们怕的是不敢想、不敢写,凡事都“事后分析”“事后明白”“恍然大悟”。一道题做错10次不要紧,至少你每次做的时候是完全凭的自己思考。最怕错了一次后听了讲解、看了答案忽然“会了、明白了”。作为一个考生,我们要奉行“无知无畏”的精神,要养成给自己找碴的习惯。将“我这么去想怎样怎样,我这么去理解如何如何”作为主体思想,其余“标准答案”与老师讲解,一律作为参考或验证自己的思路,这才是一个考生该干的事。

【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相关文章:

北京高考生必读:看考试说明 做参考样题

决战高三:不同类型学生要掌好自己的“舵”

如何对付高考前头脑发“木”的现象

如何做高三数学笔记的一点体会

2010广东考生如何摸准文理综“复习脉络”

在高三的“调色板”上用心调色

上外附中一考生获美“高考”满分

如何在高考前调节心理

2010北京高考一模考试数学解析

期末考试后 高三的我们要学什么?

网友关注

2015年江西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平实最真实自在最实在 台湾教授解读高考作文

浙江新高考学考、选考今起网上报名

2015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理综 化学试题(新课标1)

2015年河北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美国SAT高考成绩创10年来新低 高中教育堪忧

甘肃高校新生报到 “零零后”成风景线

2015年山东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2015年贵州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2015年上海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上海高考高分考生分享学习心得

201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丝瓜与肉豆,形式与内涵

凤凰涅槃:差生到高考状元之路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录取率看涨 岳阳高考复读生10年间减少了一半

2015年江苏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高考:答题技巧

大学新生自选寝室:公示个人信息征室友

滨医45岁大一新生报到 此新生儿子明年高考

广东考试院紧急澄清“广东成人高考网”非官网

2015年新疆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高考报志愿首次“大平行”:高考录取率明显高于往年

备战2016年全国卷高考 教师研究考题变化

浙江新高考首场考试报名 如何选科目成了难题

深圳成人高考新生入学要先注册

提前一年上清华 成合肥2016年高考录取第一人

2015年贵州高考专科录取人数:15.57万人

福建省盲人家庭大学生可获5000元助学金

应对明年高考全国卷 高三教学侧重点有调整

网友关注视频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这!就是专业 第15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专业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高中信息技术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