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家长必读>真实案例解读:新高三家长小心好心办坏事

真实案例解读:新高三家长小心好心办坏事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5-13

       为让高三学子们全力以赴地迎接考试,大部分家长都自觉揽下了全部家务,并尽己所能地给孩子帮忙。可是,有时候好心会办坏事,帮忙结果成了帮倒忙。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家长们该如何引以为戒,高考前不给孩子帮倒忙呢?

1.家长不要期望过高

案例:尤先生是慈父,对女儿的高考非常重视。眼看高考在即,他每次见到女儿,都语重心长地给女儿做一番思想工作。其中,“激励”是他常用的手段。于是,女儿常听爸爸这样说:“你看你表哥,当年高考时天天学习到深夜,没有一天是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的,现在他已经在北大校园了。再看看你表姐,高考前把那些试卷做了十来遍,也如愿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如此激励,效果如何?尤先生的女儿在心理咨询室说出了心里话:“我爸是个好人,从不正面批评我,却老拿姑姑家的几个孩子说事,表哥、表姐都上了什么名牌高校。我知道,他是想激励我好好学习,也考上一所好大学。可是我一听他说起表哥表姐来,就感觉压力山大,同时心里也很不舒服,表哥表姐是不错,但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干吗总拿他们做榜样来压我呢?”

解析:工作中,我知道很多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家长的期望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孩子在重负之下,患得患失,考场上反而不易发挥正常水平,结果考试失利,事与愿违。这不能不说,父母的过高期望是导致孩子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面临高考,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不要赤裸裸地表现为盼望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名牌大学的羡慕。孩子的成绩本来在一本与二本之间,家长不断给孩子加码:努力一下,再努力一下,一定会考上名牌大学的。有的家长硬让孩子冲清华冲北大,结果孩子压力太大,连二本也没考上。

期望过高,就容易造成评价过低。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就对孩子彻底失望,大泼冷水。其实,这也是期望过高的一种变相表现。

支招:家长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群星虽然没有太阳耀眼,但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然没有珠峰高大,但同样挺拔向上。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孩子时,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评价,会给孩子注入更多的自信。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面临高考,内心无疑是非常紧张的。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尤为重要。其实,到了高考冲刺阶段,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质的飞跃。这时,家长不妨把对孩子的期望降一降,让孩子的压力小一点,轻装上阵,才有利于孩子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

2.家长不要关注过度

案例:高考前一个月,刘女士向单位请了假,全天候为即将应考的儿子服务。这一个月里,孩子每天学到多晚,她就陪到多晚。有时,孩子撑不住了,说小睡一会儿,让她一小时后叫他起来看书。孩子睡了,可刘女士不敢睡,生怕睡过了头,误了孩子的大事。有时,她看到孩子疲惫地趴在桌子上,想叫他直起腰来继续学习,又觉得孩子辛苦。可又想,现在的时间这么紧,他休息的工夫,别人不知道又学了多少,一时之间,左右为难。她感觉,自从孩子上了高三之后,她比孩子还紧张。晚上睡不好,早上老早就醒了,满脑子都是孩子高考的事。

刘女士如此操心,自然动不动就会去儿子房间转转。谁知,这引起了孩子的强烈反感。孩子说:“妈,你就是个特务!”刘女士很委屈,我全心全意为你服务,怎么成了特务呢?

解析:每到高考前,来我这里咨询的家长都特别多。通常情况是,这边孩子还没怎么样呢,那边家长就先焦虑得受不了了,有的甚至还为孩子去寺庙求签算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太把考试当回事了。孩子考前复习,紧张是自然的。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高考过度关注引发的种种紧张,必然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更加紧张,反而容易考砸。另外,有些家长考前一反常态故作轻松,也会让孩子更紧张,更有压力。

支招:家长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如果真爱孩子,就别太拿孩子的考试当回事,对孩子的高考,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故作轻松,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常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该上班上班,该说笑说笑,便是最好。家长这样的心态,会感染孩子,尽人事,听天命,面对高考,泰然处之。孩子在考场上多一分泰然,就多一分胜算。

3.家长不要管束过严

案例:一个女孩说:我到了高三,进家就像进监狱,完全失去了自由,除学习之外的一切活动都被禁止,上网、看电视、看课外书、和异性来往……想都不要想。快高考了,父母对我管得更严了。每天只要我一进家门,还没来得及把书包放下,我妈就发话了:“先把书桌上的模拟题做了,我刚搞到的,做完我们再吃饭。”吃饭时,我想对父母讲讲学校里的趣事,刚开个头,就被我爸打断:“管那些有啥用?学习好才是硬道理。离高考没多长时间了,你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现在,我感觉每天过得都很压抑,心里虽然想着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是根本专心不起来,经常坐在书桌前对着书本发呆。

解析:面对高考,的确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束过多,干涉过多:忙着给孩子请家教,盲目给孩子买资料,甚至帮孩子制订复习计划,反正什么事情都要干涉和过问。放学回家就学习,每次考试,必问成绩和排名,成绩下降逼问原因;同学打来电话,像查户口一样彻底盘问,要是异性同学来电更是如临大敌。

管束过严,会使孩子在家学习难有平静心态,家成了学校紧张学习生活的延续,孩子感觉没有自由,不能自主地安排时间,同时也束缚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立起来。

支招:家长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孩子才是考试的主角,你只能当配角。要相信孩子,面对大考,该怎么学他心里有数。即使有的家长当年也参加过高考,但那都是老皇历了。目前的现实做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对孩子考前不要管束过多,干涉过多。至于复习资料之类的事情,自有老师安排,家长不必操这个心。

4.家长不要唠叨过多

案例:一个女孩给我看了她妈妈考前写给她的信,题目就是:《临考前,妈妈的唠叨——写给女儿的第三封信》。你看,妈妈不仅知道自己在唠叨,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

信的开头说:亲爱的孩子,过几天你就要上战场了,常言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妈妈想趁你复习的时候给你唠叨唠叨,你不要嫌烦。

接下来,妈妈唠叨出了哪些锦囊妙计或者肺腑之言呢?其实,并无新意,不过是老生常谈:考试时,要认真读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这样的唠叨,是不是让您感到好笑?可那个女孩却笑不出来,她说,妈妈整天唠叨个没完,让人烦透了!有时,她看到妈妈走来,就想把妈妈捆住,用毛巾塞住嘴。这样,妈妈就没办法唠叨了。

解析:家长们的唠叨一般分两种:一种唠叨反映了家长的攀比心理。比如,某某的成绩跟你差不多,你可不能输给他。一种唠叨反映了家长的焦虑心态。比如,上面那个母亲,生怕孩子出一点差错,嘱咐个不停。

不管是哪种唠叨,其结果都是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甚至会对家长产生反感和厌恶,有的还会因此大发脾气。

支招:家长要练就一种功夫: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即便是想表达关心,也要看时机。有些必要的嘱咐,最好“说一不二”,说了一遍之后,不重复第二遍。

考前和孩子相处,家长不妨变唠叨为倾听,抽空带孩子散散步,聊聊天。听孩子说说困难或压力,孩子不一定要你帮他解决什么,可能只是情绪的宣泄,家长要做的只是贡献一下耳朵,当个好听众。如果你想说点什么,不妨给孩子讲个笑话,彼此都放松一下心情。

5.家长不要过分关爱

案例:章女士的女儿即将参加高考。孩子没怎样,该吃吃该睡睡,作为教师的章女士却坐不住了,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呢,她就开始操心给女儿安排高考餐了。为给女儿增加营养,除了肉蛋奶、蔬菜水果大量往家搬外,还买了好几种补品。这还不够,临考前几天居然给女儿在家里吊氨基酸,说这样能够“补充能量”。

章女士也不知从哪里打探来的消息,说考前要好好调节孩子的睡眠。她给女儿定下调整睡眠的方案:晚上几点一定要睡觉,早晨几点一定要起床,中午几点午休。最后,章女士问我:“您看这样的作息安排,对孩子的大脑是不是有好处?”由于比较熟悉,我笑着表态:“如果不怕把孩子脑子调乱,你尽管调。”

解析:孩子要大考,饮食睡眠,父母自然牵肠挂肚。但是过度的关爱和保护,会弄得家里气氛紧张。而紧张的家庭气氛,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给孩子帮倒忙。

先说睡吧。有些家长怕孩子考前睡不好误事,于是老早就让孩子上床睡觉,还刻意给孩子规定睡眠时间。孩子呢,不想睡却硬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结果翻来覆去睡不着。像章女士这样调整孩子的睡眠,只会调乱考生的心。再说吃各种营养品。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听哪位营养学家说,吃了营养品就能提高考试成绩的。倒是有考生为难地说:“父母买了很多补品给我,如果我考不好,就对不起他们。”

支招:家长怎样照顾孩子的考前生活才科学?

关于睡。家长应该这样指导孩子:困了就睡,不困就学,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翻翻书,只是别看小说。这样,入睡反倒容易。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也无所谓。孩子考前如果没休息好,家长也要鼓励他挺起胸膛,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关于吃。我的建议是:比日常生活水平略微高一点就行。孩子在静心复习时,父母不要一会儿送补品,一会儿送水果,这些做法只会扰乱孩子。

孩子要大考了,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平常的生活氛围,平常的临场心态。这样,孩子才会镇定自若地走上考场,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真实案例解读:新高三家长小心好心办坏事】相关文章:

期中之后,高三学生该注意些什么?

专家解答:2010高考家长考试前后最关心的问题

给现代家长的七大经典忠告

2010家有高考生:家长应注意的八大忌语

高三家长的五大经典行为准则

高三家长:如何帮孩子选择一辈子不后悔的职业

专家解读:引发高中生不良情绪四大成因

家长必读:高三家长究竟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习

给2011届高三学生的家长十点建议

名师解读:2010广东高考地理物理备考攻略

网友关注

为何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

2017高考语文“阅读量”加大 考生如何“快”“准”?

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三大专项计划有哪些具体差别

“右脑开发”竟是场乌龙!最新研究颠覆我们的认知!

加拿大各大学对于高考成绩的要求

教育部2016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的通知

美国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详细解读

高考在即 考生心态解析及调整建议

北大师姐:我所犯过的错 也许你也正在错

大学教师带学生KTV包房上课 奇葩教学引争议

校园贷 大学生的禁区!!

全球最盛产亿万富翁的20所大学 美国占16所

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高校专项“励志计划”招生简章

大学误区:211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

高三这一年,你做了无数张试卷!

教育部关于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结果通知

多少优秀的检察官和法官 都毕业于这些政法高校!

高考志愿:就业率最低的竟然是这个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清华北大学霸都开始相亲了 单身就这么可耻吗?

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高考填报志愿再不决定 等成绩出来就晚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通过做志愿预案为知分后定方案做准备

中国内地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10强大学排名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高三考生 没有时间让你拖延了

湖南大学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大学报考专业有技巧 毕业之后将成为社会精英

高考在即,考生心态解析及调整建议

网友关注视频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姜浩张超画室】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这!就是专业 第36集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专业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2019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16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