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高分经验>怎样能成为学霸?成绩好坏与行为习惯紧密相连?

怎样能成为学霸?成绩好坏与行为习惯紧密相连?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5-05

目前,川内各所大学即将开学。对于新入校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活该怎样合理安排?如何才能在大学里炼成一个学霸?

别担心,有大数据来告诉你!这不,由国内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等人共同研发的学生画像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预测出学生的挂科危险以及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这个系统已经覆盖电子科大两万余名本科生。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电子科大教育大数据研究所了解到了学生画像所统计出来的一些数据,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下,在大学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学霸。

怎样能成为学霸?成绩好坏与行为习惯紧密相连?1

排名均值越小,成绩越好。

1新奇的发现

打水次数减少35次学生成绩相应降低了26名

电子科大教育大数据研究所成立于去年,数十名师生共同承担着我国多项教育研究课题。周涛曾介绍研究所说,数据中心集中了学校上万名学子的行为、消费等匿名信息,研究所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运用。

据介绍,目前学生的数据包括出入寝室的时间、进出图书馆的次数、借阅书籍的种类、在教学楼打水的次数、去澡堂洗澡的时间等。学生画像的研究团队首先会根据这些数据与实际行为的关联性,计算出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从而预测学生是否有挂科的可能,甚至还有辅导学生更好规划自己学业的可能。

通过这一年时间的大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电子科技大学:总体上,女生平均成绩好于男生;大二上学期,成绩两极化最为明显。

同时,还总结出一个规律,学生成绩波动之前,生活模式会先发生变化。比如,一名学生第一学期在教室打水的次数为53,他的成绩在565位同学中排名200;第二学期,这名学生的打水次数减少了35次,他的成绩也相应降低了26名。

2如何成为学霸?

生活有规律多与成绩好的学生做朋友

通过大数据研究,其实可以发现,学霸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不,教育大数据研究所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了学霸和学渣的学习生活轨迹。来,一起看下,想要成为学霸,你要做些什么?

一、去图书馆和教学楼次数越多,成绩越好

在大数据研究所提供的图表一上,记者可以看到,第一学期,成绩最好的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为55次,成绩最差的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为35次;到了第四学期,成绩最好的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为61次,成绩最差的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为18次。

正如图表所显示的,学生画像的研究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出入图书馆次数比较多的学生,成绩要优于出入图书馆次数比较少的学生。而同一名学生,随着出入图书馆次数的增多或减少,成绩排名在上下浮动。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教学楼,学生去教学楼饮水机上打水次数越多,就说明学生长期在教学楼里活动。第三学期的数据显示(图二),成绩最好的学生在教学楼打水近80次,成绩最差的学生在教学楼打水不到10次。这也说明,经常在教学楼活动的学生,成绩就越好。

二、生活、学习有规律的学生,成绩更好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全校本科生进出宿舍、在食堂吃饭、去澡堂洗澡等记录,发现成绩好的学生除了在教学楼打水次数比较多之外,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比成绩差的更有规律。

以吃早饭的次数为例(图三),第二学期,成绩最好的学生吃早餐次数在110次,成绩最差的学生吃早餐次数仅为60次。也就是说,9点前出现在食堂吃早餐的同学,成绩也相对更好。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在固定时间进出宿舍,在宿舍的平均时长少的学生,成绩远远高于经常宅在宿舍的学生。

三、身边朋友成绩较好,自身成绩也相对较好

大数据显示,学霸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学霸,身边朋友成绩较好,自身成绩也相对较好。

电子科大教育大数据研究所有专门分析朋友圈的模块,主要分析同校的朋友。两个朋友关系越亲密,共同行动的概率就越大,而陌生人之间则不然,这是已经经过仔细验证的结论。基于此,研究所的专家们对学生们的共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凡是两两间较短间隔内在同一场所,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记录,以此获取两人的关系亲密程度,超过某一亲密程度的则为朋友,以此获取每个人的朋友圈信息。此后,研究人员再结合学生基本信息,获取学生与朋友之间的标识,如室友、同班、同学院等,进而进一步分析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偏好。

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学生和朋友们之间的成绩之后,得出一个研究结果:学生自身成绩与身边朋友的成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3科研人员建议

大学新生们这样做你也能成为学霸

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教育大数据研究所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生活习惯很重要,请注意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早上6点起床跑步读书吃早餐而不是8点起床飞奔去上课,你这一天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一定要抽时间锻炼身体,不要天天宅,睡懒觉和打游戏不如出去跑跑步,打打球;

不要迷恋网络游戏;入学就打好学习基础;多去教室图书馆学习。

4挂科预警

推送给辅导员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除了教你如何成为学霸之外,学生画像还可以帮学生预测成绩,发出挂科预警。

据介绍,挂科预警就是通过学生学习基础以及由日常行为特征体现出的努力程度,综合分析提前预测学生挂科可能性,并将挂科可能性较高的群体发送给辅导员,帮助他们提前引导,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挂科预警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刻画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规律性。比如,如果某学生最近几个月作息极不规律,那么他的成绩就会有下滑的可能;二是分析课程相关性,先导课程的掌握程度对后续课程的成绩有大的影响。比如,如果某学生微积分I分数在及格边缘,那么后续课程微积分II就有较高的挂科可能性。三是计算学生在该课程上付出的精力。比如,如果发现该生在图书馆从未借阅与微积分课程相关的图书,那么他在该课上挂科的可能性会进一步提高。

依据这些分析,系统便可计算出学生的挂科可能性,类似于电磁场与波有87.5%的可能性挂科这样的信息就会推送给辅导员,由辅导员介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5如何保护隐私?

不强调个人情况对异常状况提供人文关怀

通过数据挖掘获知学生在校行为记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行踪被监控,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其实不然。教育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连德富强调,如今,大数据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做数据收集,不会去强调每个人的情况,而是察看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预测预警学生异常状况,为学校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比如,根据学生就业能力情况,学校及时开展个性化引导,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消费情况,找出隐性困难学生,提升学校人文关怀等。

【怎样能成为学霸?成绩好坏与行为习惯紧密相连?】相关文章:

考后如何进行试卷分析策略

清华姐妹花分享: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审视月考 提升自我——写给高三同学的第9封信

2016高考备考:五方面总结高考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学霸总结的几点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学会这“五看”就不怕老出错了!

建立并用好自己的错题本——写给高三同学的第4封信

高考牛人经验分享:我的数学之旅

给高三生的建议:如何提高期末考试成绩

高考答题十项注意 按序作答先易后难

网友关注视频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高中信息技术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高考英语作文分析2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这!就是专业 第15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专业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招办面对面 第76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