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备考策略>新高三生 需要完成由学生到考生的转变

新高三生 需要完成由学生到考生的转变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1-08-05

学生,学生,应该是以学为主。但是残酷的高考(因为人多好学校少)制度,以及学业压力的驱使下(深层次是就业压力),教育也渐渐的扭曲成为为应试服务的模式这就要求了,我们不仅是一个学生,还要是一个会考试的考生!虽然很多学生因为考试、因为课业负担抹杀了学习的兴趣。但是无可否认,绝大多数学生对高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停留在以被迫吸收的方式学习为主,往往主动出击的人很少。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主动钻研学科(非知识,而是试题),并成为一种兴趣,他们这种以题为主的学习方法,就已经慢慢的向考生转化。并且这些人大多数就是我们口中的尖子生。高三复习为何随着时间慢慢的以题为主?为何题海这种让人深恶痛绝的战术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就是高考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为主动参与考试的考生。

学生以学为主,考生以考为主,大多数同学天天都在做题、模拟考试,就以为是考生了,这是大错特错的,什么时候变成考生呢?就是真正考试的时候,即有临场压力状态下,题目答案无从参考的前提下做题。如半期考、期末考、模考的时候,算是半个考生了,到高考的时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考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可以想想看,平时所干的一切事情究竟是在学呢还是在考?毋庸置疑,当然是在学,哪怕做题的时候也是在学题,而不是做题。大家做题或者考试的时候,通常做错了题,比如说一道阅读题(语文、英语)大家想一下,当做完后,一对答案,发现答案选A,而你选了B,我相信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考生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再把这个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终于明白了,A才是对的,B怎么错、C怎么错、D怎么错,尤其是选B犯了什么错误,至此研究明白全部考题之后就算研究完了。或者有的学生看原文怎么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选项是什么意思,而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而B、C、D在哪儿犯的错误,学生就明白了。

再举个例子,数学题。假设做道题,要么做错了,要么不会做的时候,可能自己会研究或者看着解答。大多数学生自己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就能清晰地了解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解题思想,就认为自己懂了。并且大家总以为这么学习才是合理,弄懂每一道题不就可以拿下分数吗?而且很多人就是这么获得高分的。

这么做根本就是停留在学生阶段,看着正确答案做题,怎么想都是对了,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看完过程就明白了什么情节,但是到考试时真正有用吗?用是肯定有用一点,因为有的学生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有的确实能画出来了。并且做得多了,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遇到这类题时,也许能发挥出来,但是能够确高考时保碰上的都是熟练得题吗?都能发挥出来吗?

大家都知道,每个班上获得高分的学生比例非常之低,如果这么研究真的正确的话,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但为什么比例会如此之低呢?即使在很好的学校,非常高分的比例,一般50个人一个班的也就是510个人,为什么不能达到3040以上呢?比如前面提到的做阅读例子: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最终他把这道题完完全全拿下了,知道为什么A是对的,B、C、D是不对的,至此好象学会了全部知识。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你掌握完这道题对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吗?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去学习,对考试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为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咱们自己看参考书或者听老师讲课,有人告诉我答案是A怎么对的,B、C、D怎么错的,是从原文第几段、第几行验证。但是换一篇文章后,还能从第几段第几行去验证吗?考数学的时候,题目会给你明确的思路让你填空吗?

那如何向考生转变呢?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必太花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研究第一次拿到这个题的时候如何把正确的答案做出来。也就是去研究凭什么我要这么做,凭什么我选出A这个正确答案,这样去研究题目,才是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考试要站在对方角度去看问题,就是学会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要关注问题本身。比如说数学解答题,给你一些条件,让你求出个看是无关的结果,那么就要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找出哪条路子能通到结果,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要求什么,其中差异点在哪?或者说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如前面提到的英语阅读,我们要找出如何选出A的做法,才是作为一个考生要做的事,研究为什么并非没有用,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做对这道题的做题方向、对题目的理解、怎么样找上下文来验证,这些方法才能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因此,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是:善于关联与思考。

【新高三生 需要完成由学生到考生的转变】相关文章:

高考阅卷老师提醒考生:答卷十大失分误区

高三期初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

高三学生睡觉休息不好怎么办?

期末考试后 高三的我们要学什么?

2010高三生如何利用寒假成功“追分”

高三数学复习最有效的方法

决战高三:不同类型学生要掌好自己的“舵”

高三学生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过来人经验谈:制胜法宝 高三生要紧跟老师走

新高三中等生暑期规划 做得好迈进一大步

[标签:高三]

网友关注

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招生计划

郑州大学公布2013招生计划:本科生12930人

上海津桥学院2013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延安大学2013年招生计划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计划

上海电力学院2013在沪招生计划

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在京本科招生计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分省市招生计划

上海大学2013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在北京本科招生计划

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招生计划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上海市招生计划

上海政法学院2013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京沪招生计划

郑州大学2013年在北京本科招生计划

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招生计划

复旦大学2013高考在京招生计划预计40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高考计划招生4505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本科专业在京招生计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高考在京招生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2013高考在京计划招生55人 

河南大学公布2013本科招生计划为10150人

国际关系学院2013高考在京招生计划为90人

2013高考部分高校在京招生计划汇总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年在京招生计划保持稳定

南京医科大学20123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一览表

临沂大学2013年121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9830人

长安大学2013年在北京招生计划

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计划为6320名

网友关注视频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姜浩张超画室】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