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备考策略>高三考生必须警惕的三大问题

高三考生必须警惕的三大问题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1-11-01

如果加上大学的四年,我为高考考生服务已经有7个年头了。不算长,也不算短。对高考的深彻感悟不仅仅是因为那段日子对自己刻骨铭心,还因为见证了太多考生的无奈与挣扎。我分明看到了那些因为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的学生每当走过大学校门时那恋恋不舍的眼神。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认为高三注定是一个抛弃自我的阶段,没有了网游、没有了过多的短信联系、甚至放弃了钟爱的体育运动和休闲方式。我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高三的大熔炉中,想要将自己锻造成适应高考的优秀材质。为了高三和更加光鲜的未来,我们甘愿放弃也舍得放弃,甚至抛弃了本应坚守的自我。

静下心来想想,为了目标暂时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法的确值得赞赏,毕竟高三这一年对我们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依然是成就自己的最佳方式。然而在学习上一味抛弃自我,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盲目学习惯性,这就大事不妙了。

每年我都会采访众多的高考状元,他们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位同学思考。下面就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些状元们认为在高考这个阶段大家该注意的问题吧。

警惕:难以忘怀的怀旧情结

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高三成为一个特别容易让人感到孤单的阶段,很多同学都因压力过大而变得越来越冷漠。他们自顾自地忙着学习,连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都变得那么小心翼翼。刚上高三,仅仅隔了一个暑假就与之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让很多同学都有些无所适从,于是纷纷想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团体,给自已一份踏实的归属感。这些同学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比的并不是学习,而是营造一种高二时代的生活状态,相互安慰着:反正高三是一年的时间,下半年再学也来得及。

分析:怀旧情结的确可以麻痹我们的神经,但要知道我们永远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过去的影子里。逃避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等到高考真正临近,发现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境轰然倒塌的时候,我们会被惊的瞠目结舌,但那个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高三还是需要清醒头脑,勇敢地面对孤单和学习上的一切问题,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警惕:挥之不去的吃苦精神

等到大家上了大学,问你那段日子你最怀念,十有八九你会选择高三生活。高三让很多同学变得懂事成熟起来: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自己为自己谋得一个美好的未来。为此,有不少同学拿出了大干一场的架势,时不时的宣扬着吃苦我不怕,对家长和老师表示:别的同学能学到多晚,自己就能学到多晚。不少家长也在旁边督促着孩子们的学习,高三不过一年的时间,学习是累不死人的。成为了众多家长安慰孩子的理由。于是,同学们熬夜苦读、题海战术,仿佛为了高考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然而这样拼了小命的学习,却换来了白天课堂上的昏昏欲睡,在校学习效率不高,怎么办?咖啡、浓茶顶下来!可是记忆力却在急剧衰退,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更可怕的是很多同学吃尽苦头,成绩却不升反降!

分析:敢于吃苦只能算是勇者,高考却需要我们以智取胜。于是,领会高考要旨、遵循自然规律变得越发重要起来。题海战术是否要坚持到底,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所谓题海就是让同学们通过做适量的题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快速找到做题的思路。而并非一些同学盲目地做大量的难题、偏题、怪题。每年高考的试题难易比例设置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难题:中档题:容易题介于2:6:2到2:5:3之间。当我们了解到中低档试题占到了整张试卷的80%,也就很明确究竟以何种难度的试题进行训练,才能迎合高考的要求。

熬夜牵扯出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的矛盾。很多同学都会困惑,熬夜学习可以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却会导致白天学习效率越发低下的恶性循环,如果不熬夜,睡眠充足大脑得到了充分休息,学习效率提高了,然而学习上的漏洞和缺失又没有时间弥补。想要协调好这个关系,就需要同学们寻求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平衡点,最终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警惕:害人不浅的盲目攀比

无论在高三的学习中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最终的落脚点却似乎只有两个字成绩。老师、家长以此评判学生的努力程度,同学们以此作为相互追赶的标尺。很多同学都不能忍受与自己学习相当的同学的超越,更忍受不了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一下子跑到了自己的前面。怎么办?赶超他!于是又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争夺战。挑灯夜战到凌晨,习题做了一本又一本。

分析:到了高三,学习上的进退是必然的事情。毕竟每位同学都在努力,班级中不可能出现所有同学都前进的大团圆。当同学超越了自己,不要盲目否定自己,而是要客观地分析得失的原因。考试中是否自己状态不佳,是否通过考试检测出某部分知识点存在较大的漏洞,是否能从超越自己的同学身上吸取一些可取之处?其实,在高三的所有考试中,唯有高考才真正与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而在此之前学习和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所有问题,都是值得庆幸的,毕竟我们又得到了一次提升的机会。

高三就是这样一个涅槃中重生的过程,不仅需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着走到最后,还需要我们懂高考、会学习,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要旨,用一种自发式的自我奋斗方式迎战高考,才能最有效地规避学习中的盲目地带,赢得高三战役中的显著进步。

【高三考生必须警惕的三大问题】相关文章:

2010北京高考策略:物理备考的四大看点

合理安排时间 高考英语考试临场几大技巧

语言运用常见的一些题型

高三的学习体会

高考一搏:“超级高效”学习方法大全

高考倒计时5天: 笑对高考10个没什么大不了

2009年高考三轮复习各个击破

专家总结:如何快速有效的记忆复习

教师谈高三学生心态调节:把三样东西抛脑后

写给中等生、后进生:做一匹耀眼的黑马

[标签:高三]

网友关注

无臂考生本色出演高考故事 聋哑演员惹哭观众(图)

女大学生做兼职刷单被骗万元

爸爸背儿子求学13年 儿子考上大学圆梦

按星座分宿舍:因为尊重 所以厚重

大学生帮同学飞车抢夺获刑 一年后高考再次考上名校

“比哭穷”的大学贫困生补助早该喊停了

屠呦呦母校“不补课”传统获网友点赞

大学里学习和人脉哪个更重要?

扬州一老师发微信红包治学生撬课

耶鲁毕业生回国当村官 曾当选最美大学生村官

大学运动会不能“买椟还珠”

早教学前专业遇男生荒 女生占9成多

教育部将监测排名全国各地学生课业负担

大学贫困生助学金窘况连连

和中国高考生家长讲道理有多难

七旬老人为帮落榜生上学被骗11万 苦寻行骗者十年

高中生出走可能真的是因为“穷”

体育特长生2016年高考仍加5分

清华北大开网上先修课选拨尖子生

中国首所管家学校学生毕业 收入9万英镑

媒体揭农村大学生贫二代:10人毕业3人失业

37岁男子为圆重点大学梦重读高中(图)

教育部:足球学习情况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参考

高职“高烧”是教育病也是社会病

“借读经济”火热掏的不止是家长的钱袋子

父亲15年背子求学:孩子没腿 我当他的腿(图)

中外大学校长批排行榜:并非一流大学标准

师范院校女生比例越来越高 文科院成女儿国

一位大学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中央民族大学新生体检被疑侵犯学生隐私

网友关注视频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这!就是专业 第15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专业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