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备考策略>如何提升议论文的思维品质,专家告诉你基本方法:追问

如何提升议论文的思维品质,专家告诉你基本方法:追问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9-08-01

高中阶段,写作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因为作文是体现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好载体:学生的语言建构与使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传承与理解都可以从一篇作文的审题、立意、表达上体现出来。

从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看,议论文是首选文体。但是许多所谓的“议论文”,都是乏味的,往往概念不清,论证不明,看起来有很多论据,却没有独立的见解和逻辑严密的论证。这种乏味的背后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低下,或者说我们的写作训练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生长。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写作的发展等级仍然保留了“深刻”。“深刻”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如何达到这一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追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所谓追问,即追根究底的问,多次的问。强调提问的深度和频次。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两方面的追问:对立意的追问和对论证的追问,以提升议论文的思维品质。

一、对立意的追问

作文的审题立意首先要准确,然后需要从准确走向深刻。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追问,达到上述目的。

其一:追问试题。为什么命卷人会命这道题?这道题与现实生活,与我们学生有何关联?试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如何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我倾向于哪一种?哪一种我掌握的材料多,有话可说,可以扬己所长?

其二:追问中心论点。我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与我中心论点相近、相反的观点是什么?有没有可取之处?如果没有,错在何处?

我们以天津卷作文题“我的青春阅读”为例进行说明: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追问一:为什么命卷人会命这道题?这道题与现实生活,与我们学生有何关联?

阅读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话题,同时学生们正值青春年华,对于自己的青春岁月的阅读时光具有感性的认识和体会。

同时,这个文题所针对的青少年阅读乃至全体国民的阅读问题,又是我们当下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在当下这个全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早已迫使我们思考传统阅读方式的优点与局限,反思现在越来越多的快餐式阅读、碎片式阅读的长处与缺点;再联想到时时见诸报端的中国人年均读书量是其他国家十数分之一的报道,这些无一不刺激着国民的神经,让我们把阅读问题提到一个新高度。

所以经过第一步追问,学生的立意范围应该是清晰而宏大的:能回忆并思考自己青春岁月里阅读方式的变化、阅读内容带给自己的学习启迪和人生感悟。

追问二:试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如何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我倾向于哪一种?哪一种我掌握的材料多,有话可说,可以扬己所长?

材料中第一段的关键词是“阅读方式多元化”,具体来说是“电子设备、汲取知识、多媒体技术,悦读、纸质书本、墨海书香”。

第二段的关键词是“我的青春阅读”,具体来说就是“个性鲜明、阅读方式选择不拘一格”。因而,可以从两方面立意:青年学生借助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技术获取知识和具象的阅读体验。青年学生需要坚持传统的纸质阅读。

追问三:与我中心论点相近、相反的观点是什么?有没有可取之处?

选择以上两个立意任何一个都会发现,另一个立意也有可取之处。在追问之下,就会出现第三个具有辩证性的立意:纸质阅读和电子设备、多媒体阅读各有优缺点,青年学生应该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阅读方式,或者阐发自己对上述两种阅读方式的思考。可以表述为:在电子阅读时代,我更赞成纸质阅读等。

经过三层追问,保证了立意符合命题者的本意,确立了准确性;同时也开掘了思考深度,注意了辩证思考,避免了简单二分法,有利于学生们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二、对论证的追问

写议论文,要注重论证,减少叙述。论证是有理有据的展开论点的过程。可是,好多同学都觉得论证很困难。所以,取巧之道是多举例,以论据的列举代替论证。这种做法让我们变得懒惰,减少了思考。而论证上有层次的追问能够让同学们打开思维,不断发现写作对象的本质。

其一:追问“为什么我坚持这个论点?”运用溯因法发掘原因深入论证。

其二:追问“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比较原因,选择更深刻的原因去论证。

其三:追问“我的论证和论点是否统一?”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正调整。

以学生写作天津卷作文题的语段为例:

借助电子设备阅读成为我们推崇的方式,因为它具有高度的自由。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职业,它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而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掏出手机,找到信息,几个简便的步骤即可。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加速了人类的生活节奏。

这个语段运用的是溯因法,论证“为什么借助电子设备阅读成为我们推崇的方式”,给出的理由是“它具有高度的自由”。

追问一:“借助电子设备阅读成为我们推崇的方式”的原因有哪些?可以进行列举:方便快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有设备的人就能了解信息,具有平等性等等。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溯因:内因(职业、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和外因(社会环境、制度规定、社会文化心理等)、物质原因和精神原因等。

有了如上原因后,学生们就可以选择自己熟知的、占有材料多的原因信笔直书了。回到语段,我们会发现,这位同学选择的应该是“方便快捷”,却用“高度自由”来表达,没有表述清楚。

追问二:以上原因之间有没有层次差别?哪些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发现方便快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这些原因是从电子阅读本身的特征出发找到的原因,我们称之为事实归因。而“电子阅读具有平等性”是从电子阅读对阅读者和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的意义出发找到的原因,我们称之为意义归因。二者比较起来,意义归因比事实归因更加深刻,因为它不仅看到了电子阅读的特征,还看到了它对于社会的意义,以及它作为一个新的阅读模式对于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它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这一归因跳出事实本身,把事实放到社会的广度上和历史的深度上去看,就深刻多了。

追问三:在上述追问的基础上,写好论证段落后,我们还需保证自己的段落是不是统一的,能不能论证论点。如以上语段中,“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职业,它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一句,其实和“方便快捷”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去论证“我们选择电子阅读是因为方便快捷”。

这一层的追问意义在于检查与校正,防止出现论据叙述与论点无关、论证语句与论点无关的常见问题。

经过三层追问后,学生的语段可以升格如下:

借助电子设备阅读成为我们推崇的方式,因为它具有平等性。这种平等性体现在拥有电子设备的人们可以平等的查看信息,享受阅读。回溯阅读的历史,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舞者阅读编舞者的记号法,所有的信息因职业因阶层而区隔,但有了电子设备,天文、生物、艺术的知识大门向所有人打开,只要你愿意了解。正因为这一平等性,它可能会造就更多元的知识结构、它可能会提供更丰富的知识生长点,它可能会改变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

对于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的问题,我们可以参看各大报刊的评论文章,评论员们的文字老道精炼,反映出深刻的思考: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没有超越性的阅读。阅读是对现实生存处境的一种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阅读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极端有限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阅读计划的前提下,人们更愿意抱着休闲消遣的态度,以“娱乐时尚”为目的,选择那些轻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战性的烧脑文章。有人说,碎片化阅读让某些不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在某种层面这确乎是事实,尤其是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使得很多原来从不读书甚至从不看报的人都开始一种“阅读”,但是这是怎样的一种阅读呢?众多庸俗化的心灵鸡汤、无数反科学乃至伪科学的“健康知识”,大量多年前就已经被揭露的谣言……这样的阅读不但不会提升人生境界,反倒恰恰固化了原有的偏见和谬误;它不但没有让琐碎卑微的人生得到丝毫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获得了一种“知识”“观念”层面的肯定——这样的阅读不是醒酒汤,而是麻醉剂。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阅读只有碎片化阅读,那么与真正的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就成为一种“反阅读”——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陷入了一种更体面、更坦然的浪费时间的方式;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在阅读,其实是在做着一件与真正的阅读应该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摘自麦小迈《“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反阅读” 》

该文段针对“为什么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反阅读”这一问题提出原因“因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没有超越性的阅读”,该原因的提出是从阅读的本质——“阅读能够提升人”生发出来的,换句话说,是从阅读对人的意义中生发而来的,也是一种“意义归因”。

第一段用事实说明碎片化阅读与真正阅读相悖的表现,第二段点明碎片化阅读的实质。从表面到实质,论点论证统一。

通过追问,磨练发展学生思维,提升作文的思维品质。从作文的本质而言,写作是寻求真理的方式;从考场作文来说,真正打动阅卷者的文章是自主的,言之有物的,既有坚强的逻辑之“骨”,又有强烈情感之“风”的“风清骨峻”之作。追问,是靠近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

【如何提升议论文的思维品质,专家告诉你基本方法:追问】相关文章:

2010英语答题技巧:完型填空忌“边读边选”

如何做高三数学笔记的一点体会

不熬夜学习 同宿舍“五朵金花”保送进名校

高考一模学生遭遇“高原现象” 8成考生郁闷

名师指导:二模后高考各科高效复习建议

备战201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方法大全

2010高考生做好第一步规划 为自己把脉不放弃课本

高考阅卷老师提醒考生:答卷十大失分误区

人大附中高三数学随堂笔记—第三章 导数

情绪要愉快

网友关注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管理的意见

20位清华北大新生自曝高考成功秘诀

新一轮高校合并开启的利与弊

教你抓住5个信息点轻松突破高考诗歌情感题

家庭教育不能靠老师,只能靠父母

盘点大学里最委屈的专业

2017高考专业解读案例展示:电子竞技专业

2016届河海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几点

2016届兰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6年全国民办学校17.1万所 在校生超4825万人

2017年清华大学将控制本科生规模 扩大博士生规模

2017年民办学校将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分类管理

2017年清华大学将扩大博士生规模 控制本科生规模

专家指导填报志愿:先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

2017年广东高考加分政策及加分项目盘点

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如何对症下药?

设计学类各专业方向报考、就业、院校全解读

中传本科电竞专业前三届毕业生包就业

人民大学公布中国发展指数 30个省市区已达到富裕标准

2017年黑龙江省外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课考试报考须知

毕业生最满意行业居然是采矿业

2017年北京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减少及加分范围缩小

梁挺福:考生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寒假增分

高校合并开启,是强强联合还是背水一战?

民办学校按营利与非营利分类管理

超三成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大师们的家教

从浙江的高考改革看全国高考改革的大趋势

网友关注视频

这!就是专业 第31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姜浩张超画室】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