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4-08-04
两则涉嫌违规招生的资讯,让已进入尾声的2014高考招生季变得不那么平静。
一则是沈阳音乐学院公然违反规定,将省外剩余招生计划调整到省内使用,最终导致近百名考生落榜;一则是山西省平遥县和诚教育学校的一名考生在不服从调剂的前提下,被未曾填报志愿的学校录取,疑似高考志愿遭篡改。
多年来,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但违规招生仍如附骨之疽。近几年,西安、山东、北京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招生违规事件。高压之下,为何违规招生不仅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
显然,违规招生中的巨大利益、制度执行不够严谨是关键所在。
曾有媒体报道过个别高等职业院校串通高中私自篡改考生志愿,由于生源不足,这些学校便许以重金,与一些高中老师串通,篡改考生志愿。也曾有一些民办高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因为每招来一个学生,就意味着不菲的学费,与之相比,高校诚信与学生未来就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高校招生形式多样,环节复杂,涉及主体多元。不仅有普通本专科和高职招生,同时还有省级专业统考、特殊类型招生、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等多种招生方式。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利用。所以,面对名目繁多的虚假、违规招生,考生和家长总是显得无助与无奈。
7月8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可才过去20天,沈阳音乐学院的违规招生现象就被曝光,潜规则甚至已操作多年。这不仅让重典蒙羞,也不禁令人心生怀疑:往年有多少违规招生明目张胆地存在?
有一则寓言叫《钉子与木头》,讲的是钉子被钉到木头里,留下一个洞,尽管钉子被拔了出来,但留在木头上的洞却始终存在,再也无法消失。每一起违规招生的发生,都意味着以孩子的青春作为代价。而不管如何追责惩处,青春的代价都无法补偿。
更重要的是,违规招生的反复发生,损伤的是我们教育的公信力。或许事后通报、追责是解决之道,但无法打消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怀疑,也难抚平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
【高考违规招生屡禁不止 考生家长无奈】相关文章:
★ 高考户籍:“流二代”2012高考受限成 取消期待时间表(图)
[标签:高考,招生]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