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报考>高考新鲜事>2016高考 教育公平不能靠“打土豪分田地”

2016高考 教育公平不能靠“打土豪分田地”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5-17

这次东部省份高考协作支持中西部的事(如果要讳谈减招的话),似乎变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地域炮被减招3.8万人的江苏在抱怨;被减招4万人的湖北更在抱怨;上海也在抱怨;河南在诉说一亿多人,才有一个211啊;哪怕作为名额转入地的甘肃等省份,也表示不愿意背这个黑锅

似乎人人认为自己吃亏,人人都在拿教育公平说事,却表达着南辕北辙的诉求。这是一个分粥人困局,当人们对于分粥的公平性存疑时,都会觉得自己分少了。

那么全国高考招生的名额的粥该怎么分?是不是一些人指望的全国统一试卷或者全国统一招生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哪怕全国统一试卷了,还得分省录取。因为我们得承认各省再教育水平、考试能力上的高低之分。

其实,不必自我设限于全国统一试卷,因为这等于把高考视为一个静态模型,但高考招生是一个动态过程:输出的结果直接会反馈给输入端的供给。如果都真要在输出端公平吃大锅饭,势必影响到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静态公平的结果就是共同贫穷,就是公地悲剧。

近年来,中央层面屡屡从善如流,以教育公平之名调整地方高考名额的背后,却是中国近的九成高校属于地方的。1990年代,中央开始向省级政府转嫁高等教育负担。1994年到2001年间,中央部委属高校的总经费年均增长16.86%,中央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由84.80%下降至57.65%。

同时,中央与地方还对985、211等部属高校实施省部共建。地方投入的越多,当地得到的招生名额也就越多,形成了名校的地方化。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27%,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占40%,武汉大学在湖北的占50%

部属大学招生的地方化,引发民意强烈反弹。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逐渐减少当地的招生比例,水多了,放面;面多了,放水,一脚刹车,一脚油门。

教育公平背后,还是一个地方财政投入分享的问题。在承认城乡二元、地区差异不公平的大前提下,也要承认不同地方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同。既然是分灶烧饭,全国统一就餐就是无法实现的事。

所以,教育公平不仅是公民个体的公平,也是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的分配公平。国立大学就应该体现国字号,在全国范围内,按学校招录标准尽可能平均招生,不能占地方财政的便宜;地方院校就应该理直气壮地体现在地性,服务于当地。以美国来说,州立大学就是倾向于本州,甚至向外州学生征收翻倍学费的。

那么,有人可能认为分灶烧饭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中西部落后地区就不管了吗?不对!作为统一的国家,发达地区是欠发达地区有帮助责任的,但亲兄弟,明算账,还是得回归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的分配公平的治理架构中。东部该对口支援的,要对口支援;该向中央交钱,实施对西部转移支付的,要转移支付;但这个责任应该是明确、可以预期的。就像当年东西德统一时,西德为了帮助东德建设,西德公民是要在工资里扣统一税的。同理,分灶烧饭之外的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也应该是明确的,而不能像现在这样任由中央行政部门裁割。

第二,按分灶烧饭的思路,地方政府只能管理二流的地方大学,怎么办?

其实,地方大学不是注定要比部属大学差,而是因为中央通过行政管制不让地方大学的水平超过部属大学!1990年代初,上海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当时就用重金挖走了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教授,当时的国家教委立即发文件禁止了这种挖人行为。所以,改革的另一个发力点,应该取消对于地方大学、民营大学的种种行政限制,天高任鸟飞,有能力的地方大学、民营大学就应该发展成名校。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正义;地域平衡,扶持后进,也是一种正义;分灶烧饭,就不能全国统一就餐,同样是一种正义。前两者,之前很多人都谈过了,但对于直接关涉高教地方投入的分灶烧饭的正义谈得并不多。

这次自认为竞争激烈的江苏、湖北,仍不免遭到减招划转名额。这说明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分配公平不啻一个潘朵拉魔盒。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高考招生要做到公平,当然也应理顺各省的权责利:哪些是本份,哪些是友情,不能弄混了。

【2016高考 教育公平不能靠“打土豪分田地”】相关文章:

2009年高考人数减少30万 弃考留学成一大趋势

禁办复读班必须“硬手腕”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卓越计划133所高校

武汉西藏中学高考生今年全部上“—本”

2011年高考回顾:高考招生“众生相”

高考录取高校不理想不能退档 女生离家出走

教育部公布2011年45个中外合作办学获批项目

高考状元胸戴大红花乘车“高调游街”(图)

高考人数两年下降200万 高校扩张面临挑战

海南2012高考报名1月5日开始报名需书面申报

网友关注

高中学生如何利用暑期详细了解教材

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时间 应对高考复习

专家支招:选择高考复读班要看好五个标准

北大学生分享:高三文科生的三轮复习计划

清华大一新生分享: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名师指导:针对高中偏科现象的几点忠告

高三学生开学第一周必做的规划思考

新高三学生应该如何安排未来一年的时间

新高三生该怎么复习 出卷阅卷专家给建议

沉着应对高三复习 切忌盲目紧张

准高三生利用暑期“变身” 逐渐向高三靠拢

高三复习经验分享: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提升

写给新高三生的“懒人”攻略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暑假期间高中生应该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新高三理科生高考各科成功复习方法总结

把高考当做四模考试 考完一门丢一门

新高三学生应该如何科学有效的记笔记

看一位学生英语从90分到122分的变化轨迹

复读不是高考必胜路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复读

新高三学生应该注意预防和消除身体疲劳

立足现实 做好规划 提前进入高三状态

李开复向学生讲述如何攻克英语难关

新高三学生要了解自身需要 明白四大问题

高考落榜生:心理脆弱的考生不适合复读

详细解读高考复习备考的六大经典环节

2012年高考备考辅导:如何规划高三学习

新高三学生如何尽快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新高三生 需要完成由学生到考生的转变

新高三生利用暑期炼好“身”“心”迎高三

高三备考指导:学习过程中的“四要”“四不”

网友关注视频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武汉美术高考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看懂图片,你也会做高考地理题,解析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4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这!就是专业 第20集 长沙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专业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这!就是专业 第15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专业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