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中频道>各地资讯动态>高考作文要让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

高考作文要让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8-04-15

时下,中学作文为获取中高考阅卷老师的青睐,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生写“靓丽文章”,追求文采,在文章的各段落安排几句优美语言,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从而获得“高分”。这样的教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教学者在突出作文的文采时,往往忽略了写作最重要的东西: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结果不少考生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去掉一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肤浅而单薄,成了名副其实的“空话文”。

其实这种作文得分的偶然性很大,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类作文无病呻吟的本质。在此要提醒考生:当我们对“技巧”孜孜以求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作文一定要凸显思想的深度,力求“文质兼美”。

第一,让作文的立意彰显“思想之美”

一般拿到一个作文题,考生们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当我们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时,需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是构思立意的基础。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时常看报看电视资讯,多读一些时文,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思想。另外,作文要善于以小见大。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不是调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见微知著,才是深刻的作文。

第二,让材料和思想紧紧地“胶合在一起”

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少考生存在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缺少对材料的分析和评论,材料只是孤立地存在,成了多余的罗列。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叙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顾后,在材料之前、之后加上与主旨关联紧密的感悟语或点评文字,让思想和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思想”这根红线串联相关的材料,让材料洋溢着理性的光辉,文章才有深度。

第三,让语言“跟着思想走”,渗透文化的特质。

语言之美首先依赖于思想之美,有文采的语言必须是体现思想内核的,才富有表现力。一是对几个不同事例逐个进行一句话高度概括,使之构成排比句,这样既充实了内容,又体现了文采。例如:“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二是让文字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避免枯燥干瘪、孤陋浅薄,使文章飘逸出浓浓的醇香,耐人寻味。

第四,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点亮思想的光芒

不少考生喜欢用“题记”,如果与中心意义风马牛不相及,题记便成了多余。不少考生喜欢在文中写景,如果不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写景便成了摆设。无论运用哪种表达方式,都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都要表现思想性。要旗帜鲜明地突出自己的思想。考场作文的主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突出中心语、关键词,使文章“处处指向中心”,便于把道理说透。

第五,让思想凝聚思辨的色彩

中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受主观情感的支配,容易产生片面、夸大、过激的思想情绪,暴露出思想的幼稚。而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就会有思想的深度。

第六,让“真善美”成为考生的思想主流

很多考生一听“立意要深刻”,就以为要把作文的思想感情升华到很高的高度,把它神圣化。还有的考生捏造事实,虚假为文,骗取高分,如有的考生作文时一边编造“父母双亡”之后自己如何坚强面对世事,一边在心里对健在的父母说一百个对不起。这样作文,危害极大,此风不可长。其实,中学生应该强调写“自我感受”:表现积极向上的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

【高考作文要让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评判新规各方关注 何不改改思路?

高考改革改变考试形式不如改变考试内容

高考作文“的”、“地”、“得”到底要分不?

高考生物复习全攻略:不要因“眼熟”而轻敌

2008年高考英语复习:不可忽视说“介词”

学生举报高考乱收费 反被校长骂成“疯子”

高考作文错字扣分不封顶 名师建议多研究考纲

高考成绩的“隐私”不公布是一个进步

2008高考作文备考方略:正确应对三大题型

高考文科状元:用心让高三的每天开出一朵花

[标签:作文,高考]

网友关注视频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高考英语作文分析2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高中信息技术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武汉美术高考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