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09-07
认知地理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
地理学科的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象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是感性知识的抽象与概括。学好理性知识,也有助于记忆感性知识。
(1)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形成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中心环节。形成地理概念要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范围,例如河流是指陆地上循一定路线经常流动的水体,反映的是河流的本质属性(不同于湖泊与海洋),是河流的内涵;其外延包括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根据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可以把概念分为以下三类。
①一般地理概念,它的外延很广,不是专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事物,而是泛指一类地理事物。如平原这一概念,不是指某个平原,而是指世界上一切平原。在自然地理中出现的高原盆地、气温、气压、季风等,在经济地理中如重工业、消费城市、民族经济等都是一般地理概念。
②单独地理概念,是专指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独有的特性,它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较小。如长江、黄河、北京、大行山等都属于单独地理概念。
③集合地理概念,是指某一地理要素区域的特征,它的特性以地区类集而成。如中国气候、华南气候、中国少数民族、吉林农业等。
在学习概念时,应注意善于利用逻辑推理缩小地理概念的外延,增加其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缩小其内涵,完成从一般地理概念到单独地理概念的过渡,或由单独地理概念到一般地理概念的过渡,掌握地理概念的从属关系的演变联系。例如,从河流的一般概念出发,增加其内涵,河水能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属性就构成了外流河的概念,这样外延就缩小了,不包括内流区域的河流;若进一步增加其内涵,加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属性,其外延就又缩小了;若再加入入源地、流经路线。河口地点等具体属性,就可限定到长江等单独概念。相反,经过概括,由长江等减少其内涵,扩大外延,就可推移到秦岭一一淮河以南的河流外流河河流的有关概念。
【认知地理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关文章:
★ 归类记忆法
★ 字头记忆法
[标签:地理,少数民族,集合,逻辑推理]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