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成人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文言文想要高分,你要用这六个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想要高分,你要用这六个复习方法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4-17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是文言词句的理解翻译、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命题都有一定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再有重点有侧重的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要掌握文言文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下面谈谈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1、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对炀帝和对太宗的态度)。

2、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有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比如“是以”“孰与”(和……相比,哪个更……)“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莫非……吧,恐怕……吧。)等。

3、特定语言环境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因此,多掌握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对我们进行有效的复习是会有很大帮助的。另外,还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高考题“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成语有“恪守不渝”。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常见成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4、区分文言虚词常见用法

复习虚词,要注意近几年考了哪些虚词,考的什么义项和用法,同时注意本年度要求掌握的虚词有哪些。近年的《考试说明》只要求掌握18个虚词,但虚词的范围虽小,变化很多。因此在复习中,要掌握这些虚词的词性和常见的用法,以及当它具有某种词性时可以翻译成什么。有了这种基础再去做题,一般题目都能解决。首先应明确虚词在不同词性时的特点。比如经常考试的、用法也比较复杂的虚词“以”,词性主要有介词和连词等。作为介词后面往往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如“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以”后跟名词性短语“一璧之故”作谓语“逆”的状语。而当它作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或主谓短语,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以”后是“其无礼于晋”,是一个主谓短语,所以“以”只能是表原因的连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两个例句中,“以”都译为“因为”,但因为所连缀的词性不同,用法也明显不同。所以“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就须对它所连带的词语作具体分析。文言文除了考实词、虚词用法外,还考查句子翻译、信息把握、文义概括等内容。但相对而言,实词虚词是基础,是根本。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5、分析归纳概括题解题思路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做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归纳概括”题常见出题方法。一是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二是采用对某一问题提问的方式出现。对第一种,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大致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但不论是什么类型,只要认真读懂原文,理清脉络,深入思考,仔细辨析,从句间关系,条件限制,原文有无表述、表述是否恰当以及词语解释等方面人手,对照选项逐一筛选,最终就会做到去伪存真。第二种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要有全面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这中间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题干的提问点,吃透选择项的内容含义,紧紧抓住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合理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6、归纳概括题常见错误选项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一)误用因果。这类错误是指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二)事件杂糅。这类错误是指把两件事或三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状语、定语或其他条件。(三)无中生有。这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虚添了内容。如高考题第19题C项中说“(狄仁杰在劝谏时)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狄仁杰的谏劝。”这里又有两处不符合原文,即“为难”和“不得不”,高宗“为难”原文并无表述,而“高宗意乃解”一句充分说明高宗在接受谏劝时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题的错误就属于无中生有。(四)颠倒是非。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五)词语误解。这类错误很细小,因为往往仅是一个词解错了,而其他表述完全无误。

【高考语文:文言文想要高分,你要用这六个复习方法】相关文章:

2012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起点)

2008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专升本)高等数学一

201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答题技巧

2014年成人高考汉语文考试大纲(高起点)

2009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专升本)英语

201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

高考语文:作文经常离题怎么办?

2014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修辞手法复习

2014年成人高考临考必读:应考九大策略

2014成人高考五大题型答题方法

网友关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讲 基础知识(二)

高考英语定语从句讲座课件

(苏教版)选修2-3概率部分专题讲座

安徽肥西中学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设计专题讲座

2009鲁子问讲座-人教

2009年河南省高考备考讲座(数学)

开学在即家长染上“开学恐惧症” 比学生还紧张

高考语文讲座---答题意识概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讲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与标准解析

高中数学竞赛讲座20讲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专题讲座研讨会--地理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专题讲座研讨会--政治

浙江省温州市历史与社会复习方法指导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讲 现代文阅读(二)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高考语文讲座--语言使用的水平层级

《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讲座 第十三讲 努力提高理解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一讲 基础知识(一)

高考专题讲座--形容词、副词考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十讲 写作(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四讲 文言文阅读

2009年4月份师大高考讲座江西省高考英语模拟卷

《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讲座 第十二讲 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高考作文讲座: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江西师大2009年4月高考讲座模拟卷文科数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八讲 语言表达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

《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讲座 第十三讲 附录 如何理解概念与规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讲 现代文阅读(一)

网友关注视频

知道班里的高考成绩后,山东班主任气吐血了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这!就是专业 第36集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专业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看懂图片,你也会做高考地理题,解析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4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