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4-09-24
上海、浙江两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后,选择一词成为了热点:外语可考两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从史、地、政、物、化、生、技7门课中自选3门。而后者的选择,几乎决定了选择人今后所学习的专业乃至从事的职业。然而,一份来自浙江杭二中和杭十一中的入班调查,以及通过微信升学宝对400多位学生网友进行的网上问答却并不让人乐观。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高一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如此兴趣迷失必然导致选择迷失无从自主选择。(9月23日《浙江在线》)
一项旨在给考生更多选择权的新政,本来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没想到却遭遇80%学生选择迷失的尴尬,这恐怕是我们的政策设计者们所始料不及的。
其实,选择迷失的并不只是高中生,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了一项针对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填报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71.2%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麦可思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年度报告也显示,那些就业半年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最容易出现违约现象,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没选对专业。可见,选择迷失在我们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普遍程度。
那么,是谁让我们的学生患上选择迷失这种病的呢?
一位资深的重点中学校长感叹,在应试教育模式和以往的考试制度下,很多学生以总分最大化为目标,考前死记硬背,或许高考得了高分,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专业,甚至到了大学,许多学生还不知道如何选择课程、如何探究性学习。
一位大学招生老师感慨,每年招生咨询,主力军大都是家长,自己来咨询的学生反而很少见。这位老师也总是一遍遍建议家长,专业无好坏之分,选择无对错之别,关键是学生要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放手让孩子真正自己选择一次。
当然,除了社会和家长的因素外,现实中,我们的学校又有多少不奉行分数值上,而是关注过学生的兴趣、特长,并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呢?当学生个人兴趣和家长期望相冲突时,又有多少学校能说服家长让学生自己决定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的选择迷失并非是他们从小缺少选择的能力,而多数是家庭和学校中那些功利化的教育观联手把它扼杀了。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的意识深处,很少把培养学生自我认同、自主选择的能力看成是教育中很要紧的一部分。这样的调查结果,正是在警醒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能不反思。
如今,新高考改革提供了一次契机,作为一个现实的必选题,学会选择又摆在了大多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面前。而要回答好这道命题,不只是学校和家长为学生提供认识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机会那么简单,也不像让学校开出生涯规划发展职业体验课那么容易,它实际上真正要面对的是教育观的转变和育人模式的转型。这无疑是高考之外更重要的考题。
【80%学生“选择迷失”:新高考之外的考题】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改革,高考]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