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资讯>综合资讯>高考改革三大“新政”试水

高考改革三大“新政”试水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2-05

专业平行志愿 科目自选 一年两考

高考改革三大“新政”试水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2017年新高考招生录取方案。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之一,从今年开始,浙江将首次实行与之相配套的新招生录取办法。早在去年3月份,我省就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明确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高考科目“3+3”模式、外语一年两考、“专业+院校”录取方式等改革。

随着浙江新高考方案揭开神秘面纱,高考“新政”将带来怎样的变化?又能为我省高考改革提供怎样的借鉴?这些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

最多可填80个专业志愿,增大考生专业选择空间

我省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今后将实行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改革,在继续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院校”的录取方式,增加高等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浙江新高考方案规定,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可以为我省‘专业+院校’录取方式改革提供借鉴。”河北大学招生办主任刘卫萍表示,以专业为单位填报志愿,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降低了录取时专业调剂的掉档风险。

“一直以来,能否被心仪的专业录取是困扰考生志愿填报的难题之一。”衡水二中常务副校长王锦旭介绍,我省目前本科批次可填报5所高校共30个专业,可能会出现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差异很大的情况,有的考生即使进了心仪学校,也可能无法进入喜欢的专业。如果在未来高考改革中改为专业平行志愿,高校和考生都可以精确定位,也契合了考生“录其所愿”的需求。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学副校长沈建军在为浙江新政叫好的同时,担心更多选择会给考生带来困惑。“不少考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面对80个志愿可能会不知如何选择。”他表示,中学应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社团活动、职业生涯规划等,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方向。

“虽然我省还未制定详细方案,但从浙江刚刚发布的录取方案来看,可以预测‘专业+院校’录取方式将对高校带来较大冲击。”刘卫萍认为,高考改革初始阶段,将会让高校专业的两极分化更加凸显,强弱专业录取分数差距将拉大,热的专业将更热,而冷的专业将更冷。

“这将倒逼高校练好内功。”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罗葆青已经有了危机意识,他认为高考改革将促使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改变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

罗葆青建议,高校要建立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专业的相对优势。

推行科目自选,倒逼高中革新教学模式

我省规定,自2021年起,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其中3个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

“无论是我省即将推行的‘6选3’模式,还是浙江的‘7选3’模式,都是打破文理分科、试水多元选拔录取的有益尝试。”王锦旭认为,自选科目考试可以提升在某个学科有专长考生的录取机会。而且不分文理科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更能够考验学生的学习平衡能力。

“对于高校来说,也更有利于选拔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学生。”刘卫萍说,理科的学生不学史地政知识,会缺少文化底蕴,而文科生不懂理化生,在理性思维上也会有所欠缺。

“推行科目自选,最大的压力在于多种模式组合下如何充分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王锦旭坦言,以往传统行政班的班级结构难以应对新高考要求,分层、走班将是今后教学的趋势,这涉及到师资调整、课时安排和教室配备等多方面的变化。

“这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会给教学秩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大挑战,倒逼高中革新教学模式”,沈建军举例说,“比如,今年选择历史为选考科目的学生特别多,我们去招了一批新老师,那么如果明年选历史的学生特别少,不需要这么多老师了,怎么办?再比如,如果学生的选课组合类型比较多,学校师资和场地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会不会强制让学生选择‘固定套餐’,最终沦为变相分科?走班制打破了原先的固定班设置,学生步调不一致,又该如何优化教学管理?”

此外,沈建军还担心,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会缩小考生间的区分度,不利于顶尖院校选拔人才。“选考成绩按等级赋分,竞争顶尖院校的优秀考生基本都是满分或高分,很难拉开差距。三门统考科目中,语文和外语分差也不大,竞争将最终体现在数学的角逐上。这种情况下,高考会不会变成各学校之间的数学争斗赛?”

对此,沈建军建议,我省在高考改革中可以尝试分梯度分层次选拔人才。“比如985等顶尖院校实行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校综合自测占30%,学考成绩占10%。通过加大在沟通交流、合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力度,选拔出真正有创新意识的考生。”

外语和选考科目试水一年两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根据我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而浙江则在外语一年两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选考科目一年两考。这意味着,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

“外语或选考科目一年两考,这样的制度设计将提高学生、高校的双向选择权。”罗葆青认为,对学生而言多一次考试就多一次机会,使学生更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然而,实行一年两考最重要的障碍是如何保持两次考试试题的公平性。“这就对现有命题方式提出了挑战。”王锦旭认为,实行一年两考,可以借鉴托福、雅思等国际上一些大型考试的经验,在努力提升命题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同时,由考试机构通过统计方法在考后对每次考试得分进行调整,消除试题难度等因素对得分的影响。

还有高中老师建议,对两次或多次考试的命题,必须建设题库,通过优化组卷系统进行试题筛选和初步组卷,再通过专家人工干预,完成试卷命制。

“一年两考很可能意味着学生们会拼命复习、考试、争分,所有的学生都不会错过任何一次为自己加分的机会,不排除有些学生这次考了149分,还要争取下次向满分迈进的情况。”王锦旭坦言,考试太多、太频,可能使高中教育又会重回整天围着应试转的窠臼。

如果选考科目和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这意味着5月、6月、12月都会组织高考。沈建军则担心,高考组织方、学校和学生都会不堪其重,打破高中现有的教学节奏。

“应对一年多考,学校和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要花费大量时间追求某一学科极其微小的提高,以免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王锦旭建议。

【高考改革三大“新政”试水】相关文章:

辟谣:2017年海南高考改革方案目前还未公布

2016年各省高考文化课试卷使用情况

高考合批录取,高校要放下“偶像包袱”

明年高考6项测试时间确定

女生异地高考报名 被要求证明“你爹是你爹”

高考录取制度,弊端就在“细节”中

分类考试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北师大教育学教授解读高考改革新政策

高考改革倒逼高中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

2015年河南高考招生录取新生630822人

网友关注视频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这!就是专业 第36集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专业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高考英语作文分析2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高中信息技术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