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4-12-30
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新政终于揭开面纱。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两项重要配套政策,12月17日上午,教育部对外正式发布了《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
到底哪些分该加?哪些分不该加?删减是出于合理还是迫于压力?对于大学选才来说,加分到底是帮助识别人才的依据还是干扰?加分与裸考哪个更有利于公平?被取消的加分项目,将对招考乃至基础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厘清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加分在高考招生政策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早在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就规定,高考招生中,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国家加大了人才选拔的力度,开始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对于三好生、优秀干部、国家二级运动员等加分,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学科竞赛、科技类竞赛陆续纳入加分之列。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调整后的高考加分政策,涉及十多个条目数十个类别。
从实际层面看,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考生、家长和高校又是怎么看待这项政策的呢?
可以说,加分政策的改变,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享受加分的人数明显减少。对加分项目的清理,对裸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为避免注水的加分给录取带来的干扰,一些高校在录取中只看裸分。在各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中,都有对加分的专门说明。例如,清华大学在调档时,原则上承认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加明确表示,录取专业时以实际考分为准,高考成绩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有政策加分考生。
除了招生考试的公平,近年来围绕各项学科竞赛、体育和艺术特长进行的辅导、培训也是令学生和家长深感负担的原因。作为具有指挥棒效力的高考加分政策,能否起到减负、降温作用呢?实际情况得到了证实。目前,不少课外辅导机构已经见不到竞赛的宣传内容了。
与加分脱钩后的体育、艺术、学科特长,从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功利色彩。继续选择参加竞赛的学生,发展兴趣和提高能力的因素开始增加。
【为高考加分“瘦身”点个赞】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加分]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