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9-09
导语:政府说要做到上学不愁,可是从一些媒体报道来看,现在还有很多家庭困难学生为上学发愁。这是为什么呢?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昨日在访谈时表示,造成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个别地方媒体的片面报道。
马建斌表示,这种现象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为了做到这一点,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十年来,我们的投入力度每年以平均26%的速度增长。从制度上、投入上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针对社会关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马建斌表示,我们对高校学生做到三不愁,第一个不愁是入学前不用愁;第二个不愁是入学时不用愁;第三个不愁是入学后不用愁。
据马建斌介绍,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小册子,就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把学生在学校能享受的各种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所要具备的条件和申请的程序都写在里面了。学生拿到这个小册子以后,就知道自己能够享受什么样的政策。我们还建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要求所有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都必须设立绿色通道,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直接注册入学,入学以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资助: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勤工助学、社会捐助、学费减免这些措施,能保证大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都不愁。
政策力度这么大,可在一些媒体上还是会经常看到有上不起学的准大学生。对此,马建斌表示,一个原因是个别地方媒体明知道有国家政策,为了增强资讯效果而片面地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第二个原因,个别地方媒体在报道前功课没有做足,没有去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没有到相关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去咨询,导致了报道的片面性。第三个原因,个别地方宣传部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方媒体在报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时,为了给学生争取更多社会捐助,可能有意无意地很少提及政府的资助政策。对此,马建斌认为,政府也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但是动员社会捐助,应该让捐助者客观全面地了解捐助对象的家庭情况,也要客观了解他能够享受什么政策或者已经享受什么政策,从而决定自己的捐助程度。这是为社会负责,为舆论负责,也为捐助者负责。
【教育部官员:希望媒体能全面报道学生资助政策】相关文章: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