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高分经验>题海战术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战术?

题海战术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战术?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8-17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追我的男生突然就放弃了”。其中有一个回答大概是戳中了不少人的心“你特么倒是给个进度条啊”。从这个角度来讲,考大学,尤其是考名校就像是追妹子,不知道多少同学都想咆哮“你特么倒是给进度条啊”,谁知道自己离理想大学还有多远呢?

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煎熬中,同学们逐渐找到了一种可以慰藉自己内心的方式——刷题。高考嘛,不就是考试做题。如果做遍天下题目,高考考场之上自然能横扫一方,屹立不倒。这种思维指导下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题海战术。

关于题海战术的讨论实在太多,它备受一些人的追捧,又被另一些人贬低到尘埃里。有人说它是高考致胜的不二法门,有人说它是最笨的学习方法,只有善于总结,举一反三才是王道。在这里,我就聊一聊自己对于做题和总结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高考就像个游泳池,玩的就是小学生的游戏。”

小学时常做的应用题中,有道“游泳池多个管道进水又放水”的题目不知“忧伤”了多少人的青春。其实高考就跟这游泳池一模一样,什么时候水满了,什么时候理想大学也就能考上了。

不同人的游泳池不尽相同,我们从来不否认天赋与智商的差异。有的学生领悟力高,有的学生过目不忘,他们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填充了整个游泳池。但大部分的同学,泳池大小差异不会很明显,关键比拼的就是进水的速度。而进水的水管有两个,一个叫做题,一个叫总结。

我想说明的事情很简单,做题和总结从来都不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会单纯地采用某一种方法,在填满泳池这件事情上,它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换言之,少总结,就要多做题;少做题,就要善总结。

那么,关键就在于不同的学生如何把握两种方法之间的比例呢?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捷径,看似简单的方法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难度。”

很多学生对于题海战术不屑一顾,总试图追求最省时省力的法子。常见的说辞是:我善于总结,做一道题,这同一类型的题目就都会了,哪里需要做那么多呢?乍一听没什么不对,可细想之下还是有漏洞:就你做的那一只手都能数过来的几道题,你知道什么叫“同一类型的题目”吗?

举个例子,有些学生见到“解析几何”这四个字时就有一种“生无可恋”之感,觉得完全摸不到其中的脉络。其实应对方法也简单,先做200道题目。做完50题时,你就可以微微感觉出这些题目之间的关联;做完100题时,你就可以通透地抓住题目背后的知识网络;做完200题时,你就是西天的如来佛祖,那些题目翻个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你的手掌心,总结还不是手到擒来?

关于总结,这就是我想对大家说的第一句话:做题是种低阶技能,总结是种高阶技能,做题的技能点点不够,总结这个技能压根就不会解锁。

那有人就要问了:我要是已经做了足够多的题目呢?一个从业三十多年的顶尖数学老师曾经说过,即使是在一个相当优秀的班级中,能有20%的学生达到善于总结的标准,就已经是很可观的了。悲剧在于,另外80%的学生中,有人自以为善于总结,也减少了做题量,至此,总结的水管是锈蚀的,做题的水管是断流的,两个水管都不进水,泳池这辈子都填不满。

这里就又有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善于总结。总结其实是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转化,也就是由题目到知识点,再由知识点回到题目的过程,期间还要花点精力把知识点连成线,串成网。很明显,这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思考,多次推翻重塑,多次增删修改。最终,你的大脑里面深深扎根了一棵树,题目只是树上生生不息的枝叶,惹人眼球的果实罢了。

说了这么多看似玄而又玄的话,中心思想,也就是关于总结的第二句话:你,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善于总结。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我一刷题,万事大吉。——做梦。”

有同学就会说了,我不整那难的,我就踏踏实实,照着全中国的高考教辅,从五三到王后雄,从三十八套到薛金星,只要你敢出,我就敢做,历年高考题的答案我都能倒背如流,大海小海,我都游了一遍,高考我还能考不好?

还真能!做题这事是比总结难度小,但做题的漫漫征程上也可谓荆棘满布。需要同学们擦亮眼睛,把流经泳池的废水、污水排出去。比如:

1、同质化题目:现在市场上“流窜”的教辅书中,有一部分热衷于相互“借鉴”。这也就导致了同学刷来刷去就那么几道题。曾经听说有个学校,每隔几天就把当年的高考题拿出来让学生做一下,且不加任何修改,不做任何变形,学生反抗无果,就只能每次机械地写着标准答案。

2、偏题、怪题:有些学生以“见多识广”为出发点,偏要找出些千奇百怪的题目来做,以期在高考时达到“见怪不怪”的水平。对此,我只能奉劝,功力不够深厚者,小心走火入魔。那些偏题、怪题不一定完全没有价值,但是我们还需要权衡其弊端,是不是原有的正确思维方式被打散了。专注于高考中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题目,而放弃了最常见的题目,不就是在舍本逐末吗?

3、与你无关的题: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构建情况不一致,水平参差不齐,需要的题目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加选择地做题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学校教学进度和市场上现有教辅书的练习题不完全匹配;另一方面,可能练习一百道题,都没有砸中自己真正不懂的知识点。这时,题目就变成了与你无关。

总而言之,做题不是一个独立的任务,还需要前期的筛选和后期的反馈。

“我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基于真实案例改编而成。”

出身于一个永远站在风口浪尖的高中,我其实一点也不想现身说法。不过担心你们“听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不会做题”。我还是把我的经历拿出来讲一讲,尽量以客观描述的方式地来讲。

先把时间线推回到我高考前的某天,大家都在静静地做着最后的复习。然而再训练有素的士兵,上战场之前也难免内心惴惴。真正对我起到安慰作用的是班主任的两句话,主题所限,今天就先告诉大家一句:你们不用害怕其他学校的学生,他们做过的题,咱们一定做过,他们没做过的题,咱们也很可能做过。

怎么做到的呢?首先,老师将所有市面上的题目汇集在自己的脑子里,精选再造后把题目拿给学生。这个去粗取精的比例大概是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老师做的题目至少十倍于学生。之后,循环修改,我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前一次考试中错误率高的题目,改头换面出现在了之后的一次作业或考试中。最后,非常规的题目会出现,但次数一定少得可怜,并且学生会被告知,不要太在意这些题目。

总结一句,做题这事儿,一个人,很难完成。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看到这里,很多同学,尤其平时学习成绩不是“万年年级第一”的同学也许会有点失望。说来说去,我是既不能刷题,又不会总结呗,我就揣着手坐等和理想大学说再见呗。

当然不是!这还要取决于你的高中母校是个什么情况。有的学校负担轻,做题少,却任学生“自生自灭”,“有多大碗吃多少饭”,总结什么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有的学校全员下海,教辅书是买给你了,剩下的就是学生痛哭哀嚎,刷题刷到天荒地老,至于刷了什么题,质量怎么样,学校可没有那么多老师来管这种事。这两种情况下,你大抵还是要另寻出路的。

但如果你的高中母校,或者你赖以生存的教辅书、教学团队在教研层面极为出色,那你是不必担忧的。什么是出色呢?例如知识体系健全,框架清晰,学科思维完善,还能带领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再例如有大量的题目来源,还有大量的人力投入到对这些题目进行审核,消化及再生产的工作中。二点之中,可以帮你做到任何一点,你都可以“坐享其成”。

善用外部助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大概就是最省时最聪明的学习方法了。

结束语

从战略层面来讲,题海战术究竟是不是好战术呢?——你管哪个水管呢,只要有水哗哗地进来,把泳池填满不就可以了!

既然刷题与总结同样重要,那你最应该总结什么呢?下面小数老师给出最最最应该总结的两类题目:

一、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

对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错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是把公式给弄混淆了?还是把公式给用错了?是理解错了?还是记忆错了?

1、概念模糊类:这类问题往往是一点就通,容易被人忽视。比如巧妙设置在题中的隐含条件、限制条件和关键词语等等这类问题,往往一点就破,一般会认为自己是弄懂了的,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实际上是概念模糊。有的则是自身知识结构体系脉络不清,以致给出错误答案。加强概念和基础知 识的训练和巩固,多做典型题型是解决这类错误的方法之一。

2、记忆模糊类:这类问题主要是对概念和原理等的理解过于浅显,或记得不牢,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问题交织在一起时,便分辨不清,导致答题时似是而非。当问题成堆时,面对题海便会显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于无精打彩,以至于懈怠下去。攻克这类问题主要就是解决理解和记忆, 并要拓展知识的运用。

二、会做的却做错了的题

这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这类问题最容易被人忽视,常常会自以为是地认为下次注意就行了,自己是不会再犯这个错误的,然而,往往却事与愿违,不会发生的事竟然又一次发生了。所以,别对自己的错误太温柔,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消灭这类问题。

1、顾此失彼类:考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稍多一点,过程稍复杂一些,大脑就运转不过来,顾头不顾尾。这主要缘于典型题做得不够,做得不精,做题的难度系数也较低,并对教材中的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理解得不深不透。

2、审题错误类:还没看清条件就急忙解题,可能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判断得不够准确,也可能是考试策略不当,或是心理心态不稳,还可能是缘于外界的干扰刺激,更有可能是平时练习不到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或做题缺乏针对性,成天盲目做题,忽略了做完题后的反思环节,以 及平时就缺乏慢审题快解题的训练。要养成“袖手于前疾书在后”的答题风格,以及做完题后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习惯,这对增强自己的审题能力极有好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查字典高考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题海战术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战术?】相关文章:

2016高考复习常犯错误归纳

2016高考冲刺:高三家长考前一个月忠告警示录

苏州女孩成美国高考“状元” 差八分即满分

高考落榜决定不了你的命运

2016高考当天需注意的16个细节

2016高考冲刺如何最大化提高成绩

高考调整到最佳状态的10个技巧

2016高考冲刺阶段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取得好成绩呢?

做个幸福的赶路人——感悟高三

高考期间注意事项:准备一个小药箱

网友关注视频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