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12-23
多年以来,不少教育专家一直提议,中学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必然导致学文科的学生,在选择文科之后不关注一些理科科目,而选择理科的学生不关注文科科目,从而造成学生的素质缺陷。前不久,还有专家发言称,中学不应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也是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文理结合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趋势。一些传统的文科专业向理科高考生开放,以及一些传统的只招理科生的专业也向文科生开放,在培养过程中,开展通识教育,就体现了这种趋势。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目前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不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但一到现实之中,可行性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早在2002年,江苏省就积极着手此项改革试点。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之弊,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六门课出在一张卷子上。这套改革方案仅实施一年,就因学生要同时抓九门课,负担太重,且高校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接着继续推行的3+1+1模式,是在语数外三门之外,考生可以在物、化、生、历、地、政六门中任选两门,一共15种组合方式。这套模式在现实中遭遇学校组织教学困难及高校录取时选考科目的公平性问题,维持了五年,在2008年又被另一套将高考成绩与学业水平测试和中学综合素质测评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替代。这一模式从公布到执行一年多来,据说还没有人真正搞懂。
上述改革试点表明,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中学文理不分科,必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更多的学生被繁重的学业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令不少考生和家长深感不安。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文理不分科并不能解决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等问题。
事实上,正是将卷面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校集中录取制度,才是造成民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等问题的本源(注意,还谈不上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今天读理科的学生并不就有科学精神,读文科的学生并不就有人文情怀)。在这样的升学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突出记忆与背诵,哪怕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文科和理科,在学生看来,都是需要考出好成绩的科目,谁会真正关心,学习这样的科目能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要知道,就是在今天的大学里,考察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是通过试卷。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教育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教育,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注重人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的基础上。离开了这一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中学的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其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都将止于空谈。而且这样的改革,由于无法起到促进素质教育的效果,留下的唯一成效就是劳民伤财。
就中学取消文理分科而言,要令这一改革产生具体效果,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改革为配套。首先,中学应建立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这对中学提出的要求是更广泛开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因为中学生真正的负担,不是来自所学知识多,而是强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其次,应改革现在的高考学科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使考试成绩能更具通用性,比如TOEFL、GRE,一次考试可以管多年,具有与其他考试同等的效力。再次,高校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也面临新的调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文理结合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趋势。一些传统的文科专业向理科高考生开放,以及一些传统的只招理科生的专业也向文科生开放,在培养过程中,开展通识教育,就体现了这种趋势。
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文理结合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趋势。一些传统的文科专业向理科高考生开放,以及一些传统的只招理科生的专业也向文科生开放,在培养过程中,开展通识教育,就体现了这种趋势。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目前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不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
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目前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不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
相关文章:
对话教育专家:取消文理分科须有配套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引热议 北京尚无取消分科计划
评论:取消文理分科当谨慎 不宜近期仓促进行
山东2011年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分科不是祸首
高中文理分科该不该取消 多方热议争论大
文理分科酝酿取消 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成实验品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争议又起赞弹不一
专家建议 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没有配套改革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可行】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高校,自主招生,文科,理科]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