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中会考>高中会考动态>高中禁办复读班调查:存在90亿元市场禁令难行

高中禁办复读班调查:存在90亿元市场禁令难行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7-08-16

今年8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提出,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他指出,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短短几句话,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在江西临川,有两所声名显赫的高考传奇中学――今年高考,当地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分别有38名、12名考生成功考上了北大、清华,占这两所高校在江西省录取总数的三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临川一中考上清华的38名考生中,20名为复读生;让人惊叹的则是其超常的招生量,临川一中今年高三计划招收52个班,其中20个是复读班。

一旦明年禁令正式实施,对于以复读创造“高考神话”的公办中学意味着什么?对无数“复读经济”已成形的地区又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展开了实地调查。

今年高考,抚州的理科生林翔考了600多分,这超过了江西省理科一本571分的分数线。如果他愿意,有机会被省内的一所重点高校录取,并可以任选专业。但经过认真考虑,林翔最终选择了复读。“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很困难。”林翔这样向记者解释。

“复读名校”战绩彪炳

他的家在抚州市南城县,距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林翔原本就读于南城的一所中学。在复读前,老师希望他能留在母校复读,但上顿渡镇对他的吸引力实在难以抗拒。

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上顿渡这个小镇因其不断创造的“高考神话”闻名于世,重点中学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同处于此,两校相距不过数百米。

最为吸引林翔的,是近年来这两所学校的一连串高考“战绩”:在今年高考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分别有38名、12名考生成功考上了北大清华,这几乎占了这两所大学在江西省录取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过去三年里,临川一中分别有24人、14人、12人考取北大清华。临川二中也不甘示弱,2005年有5人被北大清华录取,2006年有10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高考分数高复读全免费

由于高考分数较高,到临川一中复读的林翔享有其他复读生不具有的优厚待遇: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材。他希望在这里即将开始的“高四”训练,能成为实现人生梦想的跳板,目标是北京大学。

林翔喜欢到校门口走一走,“希望来这里激励自己”。在学校的大门上方,醒目的条幅上写着:“热烈祝贺我校2007年高考38人录取清华、北大,3人录取香港、新加坡院校。”几块近两米高的宣传板,被立在刚进校门口的地方,上面写满了考上大学学生的名字。

在红色宣传板前,林翔用手指了指“刘梦羽”“刘思羽”的名字,告诉记者:“她们是我的老乡。”

同样来自南城县的刘梦羽和刘思羽是一对孪生姐妹,同为应届毕业生的两姐妹分别以672分和668分的高分双双被北京大学录取。这个消息,在当地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

一位三轮车夫告诉记者,因为登过报纸,这件事情他“觉得很传奇”。

传奇般的考试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临川一中不仅仅在本校宣传,还以广告的形式把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名字登在了《抚州日报》、《江西日报》上,甚至还配发了每个人的照片。

“一个学校38人上清华、北大,这刷新了江西高考的新纪录。在北京之外,可能只有个别中学能破这个纪录了。”临川一中校办副主任饶礼喜感叹说。

在饶礼喜的办公室里,放满了用红色快件袋装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原本就狭小的办公室显得有些拥挤。

复读生是冲北大清华王牌

传奇每年都在上演,演绎者是一批批复读生。在采访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的老师都对记者表示:“一些复读生很厉害。”无论是一中还是二中,都在应届生和复读生设立了“0班”――这些“0班”的学生,被当地人视为两校冲击北大清华的王牌。

一位名叫朱文奇的考生让饶礼喜印象深刻。饶礼喜介绍说,2006年,在临川一中复读的文科考生朱文奇以640分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相中,并获得50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

此前,朱文奇就读于江西九江一所中学。但由于临场经验不足,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结果只考了565分。她觉得离自己理想的大学目标仍远,于是到临川一中走上了艰辛的复读之路。在学校的宣传板上,记者找到了朱文奇的名字。

饶礼喜告诉记者,在今年考取北大清华的38名学生中,有20人是复读生。对于该校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临川一中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

为了吸引优秀的生源,两所学校对前来复读的高分考生都不收取学杂费,并且免费提供教材。“对今年高考上了二本线的复读生,我们不收学费。”饶礼喜说。

此外,两校还在各自的网站上列出了部分复读学生两次高考成绩的对照表,以说明他们进步之大。

在临川一中校门口和校园内,张贴着一些招收复读生的小广告,上面注明对分数的要求,以及班主任老师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在临川一中校门口,有老师摆着一张小桌子,接受复读生的咨询和报名。

对此,饶礼喜认为,老师们是希望能多招到一些好学生。

全国“留学”高三开50个班

临川的高考神话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学子,北至哈尔滨、北京,南到珠海、深圳,而省内各地学生更是络绎不绝。据估算,目前,在上顿渡这个小镇“留学”的外地学生已近一万名。

临川二中副校长熊福生说,“高中部的外地学生尤其多,比例接近三分之二。”而根据临川一中校办的说法,该校外地学生大约有5000人。

在临川一中学生林翔认识的高三学生中,有北京的,有新疆的,来自江西省内其他地区的学生更多。“现在跟同学交流,临川方言行不通了,要用普通话才行。”

在临川二中副校长办公室,短短20分钟内,就有近10位家长前来帮他们的孩子办理复读手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手上还拿着各路领导批字的纸条。

“虽然复读班就快开课了,但拿领导条子来要求就读的学生家长还是很多。再晚一点来,就没位子了。”饶礼喜说。

据其介绍,临川一中今年计划开设20个复读班,而应届班有32个。同样,临川二中也有着庞大的招生计划,高三年级共50个班。“现在担子很大,付出的精力很多。”饶礼喜说。

供不应求挤占当地资源?

由于不断扩招,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的在读学生数量都已经超过1万人。“每天放学后,校门口都是黑压压的人群,我真担心马路被压坏了。”当地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形容放学时“盛况”。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两所学校的老校区都已经满足不了扩招的需要。在距离老校区1公里的临川大道一侧,占地588亩,投资1.5亿元的临川一中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我们计划明年迁入高一年级。”饶礼喜表示。

在临川二中老校区南侧,一个用地面积293亩、投资1.263亿的临川二中新校区也在建设之中。

尽管留学潮对当地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围绕外地考生“留学”临川的现象,当地人也存在两种观点的碰撞:一种观点认为,外来的学生挤占了临川几所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损害了当地学生的利益;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临川的学校对外开放了优质的应试资源,而外地的家长和学生则需要这种资源。

有的家长还跟记者抱怨,与中学“学生苦读、教师苦教、家长苦育、领导苦抓”相比,当地小学的一些老师则显得有些随意。虽然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设立了英语课,但一年来英语老师经常换,有的英语老师经常不来上课,“可能他去忙自己的培训班了”。“期末考试时,英语70分满分的卷子,班里80多名学生,考埂几分、二十几分的学生一大把。”

复读经济火 烧水卖也旺

伴随着“留学潮”,一支浩浩荡荡的陪读大军涌现在小小的上顿渡镇。望子成龙心情迫切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到临川上学,甚至不惜迁居。在临川一中学校附近和校园内,房屋出租广告四处可见。

房价随着日益增多的外来需求直线上升。校门口一位招租的房东说,三四年前带一个学生包吃包住包洗衣服,每个月两三百元,如今已涨到了六七百元。而校外一套两房两厅的房子,几年前每月租金只要五六百元,如今已经翻倍了。与外面的房子相比,校内教师住房的租金贵上更多。

上涨的不仅是租金,还有房价。在临川一中在建的新校区附近,一家房地产商打起了“学府”的招牌,他们认为最吸引人的广告是:“与名校为邻”。

一位售楼小姐告诉记者,不愁这房子不好卖,现在每平方米已经卖到2400元,“涨到2800元/平方米肯定没问题,因为临川一中很快就搬过来”。

市场背后是90亿元诱惑

和房价一样上涨的,还有周边商铺店面的租金,经常供不应求。上顿渡镇上的饭馆、网吧等设施在几年间迅速增加。三轮车夫的生意更好,农贸市场卖菜的小贩也盼望着暑假尽快结束,因为每当学校放假,菜市场就冷清得多。

在临川一中这些名校的周围,烧开水卖也成了一个供需兴旺的产业。

当地一位居民如此评价:“如果没有这两所学校,上顿渡镇就完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这样分析复读市场背后的诱惑:以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中约30%为复读生计,2007年全国1010万名考生中约有复读生300万人,由于各校依据复读生上年高考成绩收费,标准不一。以平均每人3000元计算,这一市场总额大约为90亿元。如果再考虑到生活及教学资料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总额将会更大。

拟复读考生家长更紧张

记者了解到,在临川区,绝大部分优秀的教师资源都集中在公办高中。一旦公办高中被禁止开办复读班,这意味着有着相当大数量的复读生群体无法享受这部分资源。

因此,在禁令被又一次重申之后,对此感到紧张的,不是那些开办复读班的公办高中,而是那些打算复读的学生及其家长。

在临川一中采访时,高二学生范波告诉记者:“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资源不能只分配给应届学生,它不是应届生的福利。”范波表示,如果以后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大学,他也会考虑复读一年。

而学生家长则对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忧心忡忡。当地只有少数几家民办中学,其实力与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不可同日而语。在采访中,一位来自江西吉安的家长毫不掩饰他对民办学校的不信任:“公办的信誉度更高,质量更有保障。而民办机构说倒闭就倒闭了,风险太大。我可不敢让孩子冒这个险。”

“复读潮”暗增高中学制

对于复读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位在中学任教多年的教师认为:“如今的复读生制度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应届生不能在当年被高校录取,只能沦为下一届的复读生,并形成恶性循环。这无形中增加了我国高中的学制,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禁令发布之后,刚来临川复读的赣州考生邓和林感到左右为难。去年,他在赣州读高三时还是一位应届生。在过去一年中,邓和林深切感受到了复读生对他造成的冲击:“用公办中学的师资来办复读班,是对应届生的不公平,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应届生成了受害者。复读生每年要抢掉近一半二本以上的录取指标。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复读班,很多应届生当年就可以考上二本。”

在邓和林看来,复读生与应届生一同参加高考,录取标准又一样,这对应届生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然而,如果今年就开始实施禁令,需要复读的邓和林就只能选择民办中学了,而对于民办中学,邓和林实在不敢将自己的大学梦想轻易托付给它们。鉴于自己如此尴尬的身份,对于这道又一次重申的禁令,邓和林不知道该叫好还是反对。

禁令难以真正推行?

有人则对禁令的推行效果提出怀疑。“自2002年教育部就下了禁办的通知,又有几所学校禁办呢?各地公办学校高考复读班照旧办得如火如荼。而今教育部又重申此禁令,也是干吆喝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中学教师章文权表示。

章文权认为,问题关键在于,复读生不应进入公办高中的评价体系。复读生的高考成绩不算入学校的升学率,此外,复读生单独报名,不参加公办中学的报名。

在章文权看来,取消公立中学办复读班,私立中学的复读班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复读费用会大幅度的提高,那样是否就公平了?公立中学明着不办暗着办,公立中学的复读班实际上就取消不了。”

章文权的忧虑并非没有依据。据报道,在全国很多地方,更多的公办高中是以分校、挂靠等名义举办复读班的。以北京为例,几乎所有公办高中开办的复读班,均挂在学校的培训中心名下,复读班本身是民办性质,但一般都带有公办学校的名称。校址设在本校外,师资主要是本校教师、外聘教师,以及本校和外校的退休教师。这些学校自称教师、校舍都是租用,因此办复读“没占国家资源”。

民校实力不够或“借壳”

对于教育部部长周济发布、可能于明年实施的禁令,临川一中校办副主任饶礼喜表示,“我们会等等看,静观其变。”在他看来,临川的民办学校很少,而且也不具备和公办学校竞争的实力。

他说,一旦复读生只能到民办学校就读,学生的开销肯定会增加,花费更多,“因为民办学校是以赢利为目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师表示,其实,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禁令早在2002年就已存在。在当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为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但事实上,很多地方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很多家长和学生只信赖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比公办学校相差一大截。”这位教师表示。即使禁令必须实施,复读班也能够以“借壳”的形式出现。

他分析说,复读生数量不断膨胀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在这些复读生中,虽然那些高分学生可免收学杂费,但一些低分的复读考生要交纳少则数百、多则上万元的补习费用。

在储朝晖看来,行政措施作为手段之一可以采用,但仅靠行政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从用人机制上解决问题,高考复读就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

还有专家指出,在复读现象背后,是更为拥挤的高考独木桥和愈显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毫无疑问,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

一成考生“回炉”

因对自身实力和录取形势估计不准 今年高考落榜人数增致复读火爆

高考录取还没结束,各所复读学校招生已经热火朝天。去年因为受高考新政策影响而陷入“低谷”的复读市场今年出现“井喷”,多所知名复读学校招生人数增长30%以上。

日前,盈速教育网对广州高考复读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截至8月10日,2007年已经报名或明确参加复读的考生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而去年同一时间的统计数字是1500人左右。

井喷:广州一成考生回炉复读

高考录取还没结束,广州一些复读班就已经开班上课了。盈速教育网的调查显示,广东每年参加高考复读的学生占全部高考考生总量的15%左右,总数接近8万人。预计今年广州地区参加高考的复读生总量为5000多人,占本地区高考考生总量的10%左右,比例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广州本地生源录取率相对较高。

去年,广州60%以上的复读学校生源减少,遭遇巨大“寒流”,今年却出现“井喷”趋势。广州地区公开招生的高考复读办学机构总数超过20家,多家复读学校纷纷扩招30%以上:华兴文化培训学校去年开4个班,学生共186人,今年学校准备开6个班,每个班大概收50名学生,扩招人数将超过60%;广州卓越高四学校去年开设4个班,今年准备扩招到6个班,人数预计扩招50%;高山文化培训学校去年6个班共有331名学生,今年准备开8个班,扩招人数超过33%。

广州卓越高四学校的唐校长告诉记者,今年学生报名普遍来得比较早,“一得知分数就过来报名了”;而去年的学生则多等到8月中下旬、招生接近尾声才确定要复读。

缩水:民办高校新生“蒸发”两成

今年,B类院校招生遇冷,因此,民办高校出现生源不足的困境,公办高校却被挤破了头。

记者了解到,高校开学以后,真正入学注册的学生数却与录取数有不小的差距。盈速教育网调查显示,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注册率,普遍占招生人数的比例不足80%,有的甚至不足60% !而这些被录取而缺席的学生,相当比例的人进入复读的大军中。这其中不乏被本科院校录取,或专科A类院校录取而放弃入学的中、高层次的高分考生。

卓越高四的唐校长分析,今年高考采用原始分计分,很多考生失去参照的标准,因此对自身实力和录取形势判断失误,导致不少人落榜。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上对复读的认同度增加,不再觉得复读是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把它当成追求理想的另一种选择。这两方面的因素也导致了近年复读人数的增加。

高山复读学校张校长告诉记者,今年复读的学生中,选考政治、历史、生物的考生要相对多一些,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到明年。她分析,文科录取计划少但考生多,落榜人数相对也就较多。而200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在高一进入高二(2006年)选择X科时,现行高考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今年他们知道现行政策时,已经进入高二末期。因此,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临时更改科目已经来不及。但到2009年,文理科考生数就会变得相对均匀;到2010年,她甚至预测,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条件下,理科考生比文科考生要多一些,这和高校招生计划息息相关。

混乱:复读经济紧盯考生钱包

然而,部分不规范的学校通过夸张宣传手法浑水摸鱼,企图在复读市场分一杯羹,严重扰乱了市场。“最高可提高200多分”、“多少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

一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弄虚作假,还有的学校趁机乱收费。由于复读的费用相对于应届学习要高一些,粗算下来供考生复读一年,家庭要支出两到三万元左右。广州的高考复读学校,收费参差不齐,学费从10000元~15000元不等。有一些学校会以“收费低廉”作为吸引学生和家长报名的“亮点”,入校只需一两千元,等学生入读后,借资料费、生活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收取学生的钱。曾有家长和学生投诉,称报名时说好交3000多元的学杂费,可还没上课,又要补交教材费用,想退钱又不行;有些则要求家长交“订位费”,如果家长反悔了,这笔费用自然就收不回来了。这种行为在一些规模小、地点不固定的培训学校尤为严重。

还有部分学校在宣传时亮出了“名师”招牌,称全是名师任教,虽然是把“名师”请来了,但 “名师”只上几次课就走人,学生想找老师辅导的时候找不到,或者只是挂名,根本没有上课,这显然无法保证学习质量。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学校开支,省掉课时费用,没有按计划承诺课时上课,令课时大大缩水。

支招:考生莫盲目选择复读

那么,是不是所有参加复读的考生,下一年高考成绩都可以获得大幅提升,从而进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高校呢?

记者采访了多所复读学校和教育机构发现,那些本来基础较好,平时成绩相对较好,志在进入一流高校,由于考试出现意外失误的考生,再搏一年,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原来基础较差的考生,复读的结果普遍并不乐观。

在盈速教育网调查的1000多名的复读生中,近半数模拟考成绩原始分总分提高不到50分,而按照今年高考录取线划分,能够比去年提高一个录取批次的人数,则不到30%的比例(今年高考实行原始分,往年是标准分,无法比较高考分数提高幅度)。

然而,有些复读学校,宣传学员本科上线率、同比提高100分的学生比例高达80%、90%,但这其中存在不少“猫腻”。因为,有些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作业制度和模拟考成绩过滤制度,不达标者,则“名义上开除”。这样,列入“黑名单”的成员就不会拖累上线率。

有些热门复读学校,还搞起了“划线招生”,要求高考分数线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报读,有的分数线甚至高于今年高考第二批本科招生的全省统一分数线。这批“高分生源”自然能保证学校的升本率。

教育咨询专家邱健仕提醒考生:并非所有复读学校都能真正让学生大幅度提高成绩,所宣传的高分考生,其实原来基础并不差,只是去年因为发挥不好而已。因此教育部门从来都不提倡考生轻易复读,除非是那些平时成绩很好而高考意外失手的考生,对于考上大学还放弃学位的情况,考生一定要慎重。

【高中禁办复读班调查:存在90亿元市场禁令难行】相关文章:

2007年高考新大纲解读:可自选高考科目和试题

07年高考历史:落实课本知识 学会捕捉热点

福建高中会考改革 06级高中生实施新会考方案

青海省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会考1月8日开考

北京绿卡持有者子女不能在京报名参加高考

北京高考报名确认月底截止 不确认者报名将无效

教育部长周济昨:高考不会取消但肯定要改革

弃港大56万奖学金 理科状元林茜选定北大

北京高中会考成绩 20日可以查询

教育部:免费师范生将建立淘汰机制

[标签:教师,大学,高考,高校,启蒙教育,]

网友关注视频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知道班里的高考成绩后,山东班主任气吐血了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这!就是专业 第31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体育大杂烩 第2217集 太厉害!马龙登上全国高考作文题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