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香港大学>港澳招生动态>语言障碍常有孤独感 内地学生称读港校压力大

语言障碍常有孤独感 内地学生称读港校压力大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8-03-25

3月21日,就读于澳门科技大学的济南女孩薛千里跳楼自杀。这一消息让不少家长、学生扼腕叹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赴港澳高校读书,面对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内地学生能否适应?他们会遇到哪些困惑?昨日,本报与几位正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取得联系,听他们讲述在香港高校的求学生活。

首要障碍是语言

内海是香港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攻读会计与金融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前年高考他还收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的通知书,权衡之后他选择了香港理工。内海是他的网名,回想初到香港的情形,他说,最大的障碍是语言。

香港高校采用全英文教学,而香港人多说粤语。课本、老师授课、与老师发邮件……一切都是英语,极其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过学校会给新生开设基础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课程,也有好多教学设施帮助新生提高英语水平。

内海所在专业的学习并不紧张,一周6门课,每门3小时,一周不过18个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挺多,没什么作业,但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少,“预习英文教材要花很大的力气”。

下课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出门购物,所处的就是粤语语境了。2007年夏天,济南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女生王海天,考入香港岭南大学。对她来说,粤语比英语更难适应。她的妈妈王宏昨天告诉记者,刚到香港时,王海天无法和老师同学交流,现在她已能听懂粤语,但仍说不流畅。

孤独是入港“初体验”

孤独感往往成为内地生在香港的“初体验”。由于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一开始,王海天甚至曾抱怨妈妈:“为什么要把我送到这里来?”

王奕皓是江苏溧阳人,去年考入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专业。他坦承,刚到香港时,确实有强烈的孤独感。“一切都是新的,不习惯,需要你尽快去适应,心绪上就比较焦躁低落。那里没有江苏老乡,没有人可以倾诉、交流,而且同学都很优秀,会有一种压抑感。”好在,他很快就和不少同学成了朋友,走出了孤独。

武汉籍男生梅寒,在南京大学读完大一后,作为交换生到香港浸会大学化学专业,现在已是大四。在香港近3年的求学经历,让他对孤独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香港人很热情,会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内地学生。但是“内地生在和他们交流时,会感觉到他们说话都很浅,很难建立深厚的友谊”。

女生的感觉更为强烈,因为她们往往更需要谈心,说一些“私房话”。梅寒说,刚到香港时,身边的内地女生每天都会往家里打2个小时的电话,因为在那里没有人跟她们说心里话。

香港学生的朋友圈并不大,多是三两结伴去逛街。这与内地大学的学生很不同,他们往往十几个人一起去爬山、打球。梅寒觉得,这也是内地生在香港感到孤独的一个原因。

学会在凌晨入睡

在内地高校,到了晚上11点左右,往往都会强制性关灯休息。而此时,香港的生活似乎才刚刚开始。每天午夜,校园里依然异常热闹,一点都感觉不到夜的气息。作息习惯的碰撞,每一个赴港内地生都有体验。

现在的梅寒经常会凌晨一两点睡觉,次日没课时还会偶尔玩个通宵,他最初可不是这样。刚来香港时,他仍然保持在内地早睡早起的习惯,但是这里的同学,往往到了夜里十一二点了,还相约出去吃夜宵,玩到凌晨两三点更是家常便饭,第二天没课时会一口气睡到下午。他笑言,现在自己已被同化了。

王奕皓把作息习惯排在了入港读书需适应问题的首位。他身边的很多内地生现在也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不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是玩”。内地生很要强,学习方面的压力往往比香港学生大,但这只是相对的,与自我要求有关。那里的老师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学生的生活。

为省钱想自己做饭

王奕皓每个月的开销大约要1800-1900港币,主要用于吃饭。他给记者算了一下,一顿饭没有20港币肯定吃不饱(20港币能在小吃店里吃一碗面或者买一份三个菜的快餐),早餐稍便宜点。算下来,一天光吃就要花掉50到60港币。

港校的宿舍里有厨房,有一些内地同学自己做饭,听说那样可以省钱。王奕皓准备到学期末也试着自己做,以缓解一下经济压力。

据了解,在香港,多数内地生一个月的花费在2000港币左右,多的则要3500港币。港澳地区较高的花费,往往给内地生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学会融入香港

由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喜欢上香港,梅寒把这归因于这个城市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能让你见识到新奇的人和事。但也正是因为太繁华太丰富多彩,也会有一些人不能适应,所以来到这里,“既要经得住诱惑,还要学会慢慢融入这个社会,产生归属感”。

与内地相比,港澳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比如,香港人在乘扶手电梯时要靠右站,走人行天桥的时候要靠左行,这些都已成为港人文化的一部分。对此,内海提醒有意去香港读书的学弟学妹,要重新学习,不妨先低调一点,看港人是怎么做的,再慢慢转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

王宏曾去香港看望过女儿王海天,她说,是女儿随和的性格,让她得以较快地适应港校生活,“孤傲的孩子、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在港校生活会很困难”。

【语言障碍常有孤独感 内地学生称读港校压力大】相关文章:

教育部:港澳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收费标准

内地生眼中的港科大:美丽校园大家分享

香港各大学争相赴内地招收尖子学生

重庆400多名考生面试港澳高校

港校成尖子生新去处 内地高考招生格局改变

澳门大学招收内地十七省市及自治区学生

07年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考生要性格主动善思考

香港高校2007年抬高内地招生门槛

香港浸会大学2007年本科专业招收内地学生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2007年内地生招生计划

[标签:大学,高校,教师,英语,高中生活,]

网友关注

走班制迟早会演变成轰轰烈烈的应试游戏

高考改革新政为体育成选考科目创造空间

专家:实现高考改革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改革:高校招生,应该控制

北京2013体检统计报告:高三生近九成视力不良

教育时评:打工大学生不可欺

北大图书馆男神走红是高考状元 网友求交往

为高考加分“瘦身”点个赞

国务院支持有条件高校开设应急产业相关专业

高考改革背景:要公平也要发展

教育部发两文件规范高考加分 招生改革再出实招

大三男生自制“神器” 航拍校园美景

高考改革关键词解读

高考改革:农村考生无艺术课无实践担心会吃亏

高校展示奇葩考试题:用英语翻译《桃花源记》

高三女生自学网络公开课被耶鲁大学录取

2015年高考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

2015年中国进入高考改革元年

浙江两高中生教室内接吻被开除? 校方称吓唬

规范高考加分 对教育不公说NO

高考改革进行“理性选科”是把双刃剑

教育部公布高考改革配套方案:全科考察 文理不分

校园神兽排行榜出炉:北大学术猫居首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难点与模糊点

四川16年起高考外语恢复考听力 此前停考8年

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仅考语文和数学

中国各省份高考难度排行榜

女孩卖一份快餐捐一毛钱 为创业吃两千鸡腿

熊丙奇:高考加分不是取消那么简单

网络杂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考?

网友关注视频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武汉美术高考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中信息技术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体育大杂烩 第2217集 太厉害!马龙登上全国高考作文题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