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香港大学>香港大学报考指南>经验分享:准备赴港校读书的九大注意事项

经验分享:准备赴港校读书的九大注意事项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2-11-13

叮嘱一: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彻底研究选择的优劣利弊

你为什么来香港?从毕业后的角度看选项:

A. 以香港为跳板,毕业以后出国深造,为了那张引以为傲的绿卡而来。

B. 为所谓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而来(这点即留指在香港工作生活)。

C. 只是为了比内地大学更好的教育而来,不在乎今后在香港还是在内地工作。

D. 阴差阳错来到香港。(今年选D项的新生应该不会很多)

请先摸清自己的愿望,因为不同的选项,在大学中奋斗方向就会相差很大。

一些同学明确告诉我想要出国,但却对美好的国外生活了解不深。

我只想说:请你们多查些资料,多向知情人问问,最重要的是在大学中有机会多出去走走,例如参加Work and travel in USA,或选择到北美上一上暑期课程,或争取交换生机会,将优劣利弊研究清楚,对绿卡意味着什么有个真正预期,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在大学中一定要抓紧练好英语(听说读写),增加词汇量,不然,今后在外国的生活很可能举步维艰。商科同学毕业后马上出国读MBA不太现实。

有句非常俗的话,要想读好MBA,一要工作经验,二要钱。学费高自不必说,至于工作经验,史玉柱说过,如果没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是学不到MBA的真谛的。而且,在MBA的竞争中,我们不占太大优势。

也许更多同学会选B项。内地学生如能掌握好两文三语,有较强综合素质,找工作相对容易。如不能较本港学生突出很多,由于工作签证需要4~6周的时间,雇主更乐意雇佣本港学生。

生活方面,内地毕业生无法租廉租房,无法购买居屋(经济适用房),刚毕业那几年生活可能会痛苦一些,生活水平总体不如内地大城市。如果要领取香港永久性居民就必须注销内地居民身份。

至于C项和D项,就要在大学阶段,多接收来自各方面的讯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归宿。

转一位学姐的话:对学习方向要提早规划,尤其是副修方面,如果想副修,就早点做好准备,否则会发现自己修了太多一时兴起感兴趣但没用的课程。

说了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来港前要明白自己希望什么,对未来有充分了解和准备,做一个informed decision。

叮嘱二:千万不要抱着来港后自然学好英语和粤语的想法,也不要担心英文教学不适应

香港不像想像中有良好英文环境。生活中用中文更多。即使工作,同事间口头交流仍然是混合中英文(整句话大意用中文,但个别词语用英文)。如果你不会粤语,生活中本地人更愿意用蹩脚普通话与你交流。在学校,除了上课用英文(小组讨论时,仍然基本上用混合中英文)。有些学长感叹,好像英文只在专业词汇上有些进步,其他反而可能倒退。

英文教学不容易适应?如果适应能力较弱,建议在开学前或学期前期,用大量英语材料(包括听力和阅读)轰炸,坚持每天听多一些,看多一些,就会慢慢适应。坚持学习和练习是在大学中胜利的法宝。

那是不是利于学好粤语?也不一定。有些同学四年后仍无法用粤语交流,很大原因是在香港会说普通话基本上能保证生活,虽然可能不方便。

来港后英语和粤语并不是自然学成,更要靠努力。可以多修一些英语口语交流课程(虽然有可能拉低总成绩),或多光顾语言自学中心,利用资源,或参加他们举办的免费英语培训班。多听CNN、BBC(一般可通过宿舍有线电视看到)。粤语问题,北方同学问题严重,应该多向香港朋友或同房、广东等以粤语为母语的朋友请教。

还是用那句老话作为这部分总结:Practice makes perfect.

叮嘱三:成绩重要,但不是惟一;成绩虽不是惟一,但还是非常重要

在香港的大学生中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成绩非常好,但社会活动空白;另一种是社会活动超级丰富,但成绩却少得可怜之人(前任中大学生会的一个会长就因为成绩过低而遭学校开除)。真正受雇主欢迎的是双方面都强的学生。

对叮嘱的前一半在叮嘱四中还会进一步说明。这里主要阐述后一半内容。在学校,GPA无疑对于报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有很大影响。如前面提到的Work and Study in USA,还有各种实习机会,报名参加某些高级进修班,甚至转系转专业,GPA都可能成为拦住你美好前程的一道屏障。一般最低要求是3,一些是3.3,如果报名人多,GPA相应就会水涨船高。毕业找工作同样如此。毕业时,学院学系会根据你主修成绩GPA拉正态分布曲线,评给你相应的毕业学位等级,一些大企业只有看到乙等一级以上的荣誉学位等级才给面试机会。

用一位学姐的话作为这部分总结:只要成绩能保持在学系前10%之内就可以了,不用死命想争第一,多花一些时间丰富自己的人生。

叮嘱四:不要整天窝在宿舍颓,多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要只顾着娱乐休闲

来到一个陌生世界,想躲在比较安全的宿舍,不想出去,这种心理很正常。在宿舍打游戏、写博客,睡觉、看书,完全可以打发空余时间。这是你想要的大学生活吗?大多数同学回答不!。可照前几年经验看,到了大学两星期没出校门的人还挺多。

毕业后终究要走入社会。大学作为走入社会前的演练阶段,要起到过渡和缓冲作用。香港社会总体不算复杂,但由在学校享受各种支援的状态,马上走入孤身一人奋斗的情境,会有冲击。

现在回到第三条叮嘱中留下来的问题。在学习之外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上庄是一个手段。在香港的大学中,学生社团被称为庄,成为管理层的一员,叫上庄,管理层叫庄员。注意,并不是仅仅加入社团,而要成为管理层之一。上庄决非只有学生会一个选择。各种兴趣团体,如天文学会、棋牌学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不是加入一个颓庄(即一年到头不举办活动的庄),那你一定会在其中有所收获。学会全面考虑活动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学会与外界打交道(如拉赞助,或是为活动进行营销宣传时与大众的交流),与其他庄员成为好朋友,粤语提升...

或者可以加入义工组织。不仅校内有,校外也有。我们享受了香港纳税人提供的资源,自然要回馈香港(不要认为每年缴纳的学费是被香港政府、学校侵吞了,香港大学生每人每年的培养成本高达20万,香港政府每年仅因一个大学生就要动用10万左右税款)。对了解香港社会现实也很有帮助。本博客圈圈主黑色了望就为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详情请看http://blog.sina.com.cn/u/3e4504dc01000ada。

其他方面,短途旅行,出field trip(香港的大学常用语,中文译为实地考察旅行)都是很好的课外生活。不过如果仅是为了sightseeing,旅行未免有些对不起花的钱。对于商科同学,也可以看看本地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商铺的营销技术(包括陈设、广告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归结一句话,时时 keep an eye on what you are learning and concerned about。

不过,要注意这些活动与学业间的平衡。请你再读一遍第三条结尾的那句话。

第四条总结,让自己走出宿舍,走出校门,走入社会。

转一位毕业学姐给大家的人生规划建议:

第一年:以适应环境为主,广泛接触不同事物,结交朋友。尽量把自己沉浸到校园及社会文化中;

第二年:专心读书,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一方面多阅读,多思考,多与教授和同学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兴趣参加一两项有意义活动。校园里有许多选择:义工队、天文学会、投资管理学会等,各适其适,从中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年:初步确定毕业后的方向。想往欧美升学的同学,应该着手准备GRE、IELTS、GMAT、TOEFL等考试,也可以找教授寻求意见;希望工作的同学争取多些实习培训经验,世界500强公司是很好的选择。

第四年:勇往直前,全力冲刺。找工作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喜好、强项及限制,在面试中累积经验。要到外地升学的同学更要稳扎稳打地把重要的考试都把握住。

叮嘱五:不要忽视了人脉资源。

与内地比较,香港处理公事关系不太重要,不管是谁,只要他负责掌管,就要平等对待。这里的人脉资源并不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为你开后门。举例说明我想表达的意思。

第一例:有个学长,上学期修了本校财务学著名教授郎咸平的一门课,他的课要求做一个大型project(研究计划),这位学长和郎教授反复商讨,被发回重审五六次后,终于做出让郎教授满意的出来。最新消息说郎教授已将他的最后论文推荐到某知名杂志发表(这一举动用处多大,大家应该了解)。

第二例:一个已毕业的学长,到某家公司应聘时,以某种方式提到与郎咸平交情不错(对不起,又是郎咸平,本人还是对中大商学院比较熟悉一些);应聘公司说,如果你能请郎教授出来和我们共进晚餐,这份工作一定给你。结果郎教授答应了这个请求。后来故事发展就顺理成章了。(这个例子是听学姐说的,她说是郎教授亲口说的)

第三例,今年4月底,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在内地的短期工,要求会说普通话的商科学生,她问我愿不愿意做。这份工是一个为内地某公司做的全体员工培训计划,而我只要做一下助教就可以。全程的食宿交通费不用自己出钱,还得到了12天5,500元的报酬。

人脉资源通过正常渠道也能发挥作用。教授或长者的经验是我们无穷的财富(这也是香港大学一般都开设学长计划的原因),而他们对我们的赏识,一封推荐信,就为我们铺平今后的道路。对朋友来说(恋人除外),一定要培养好感情,是那种真诚、纯洁的感情,不仅有求必应(当然是正常要求),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不求,他就会在背后默默助你一臂之力(我自己就遇到,就不向外公布了)。

港校专业优势排名 | 港校招生特点及要求 | 香港高校报名须知 | 港校2012内地招生情况

【经验分享:准备赴港校读书的九大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高考过来人分享:香港高校报名须知及注意事项

高考专家指导:香港高校英语面试注意事项

报考指南:2009年香港高校报考全流程详解

考试快讯:香港大学内地招生新增两专业

细数07年报考港澳高校的利与弊

部分港校自主招生报名5月底截止 考生切勿错过

内地学子传授真经:来香港读书要过五道关

考爸考妈分享:2011年孩子考入港校的一些经验

金融与会计成内地生报考港校最受欢迎的专业

高考生口述:在香港上大学的真实感触

[标签:家长,港校,招生]

网友关注

翻一页书都很难的高二男生 成了同龄人眼里的男神

2016年乌鲁木齐市高考报名人数2.48万人

上海:发布未来15年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高校盘点: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8所211大学

山东:高考美术统考查出11例替考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疑出台: 英语2016年退出高考

2016年高考“全国一张卷”,这意味着什么?

甘肃2016年高考音乐学类统考1月1日报名

青海海东市高考上线率达99.56%

中国一流大学排行发布 北大清华国科大居前三

浙江16年4月新高考学考选考1月10日起报名

清华北大保送生招生启动 录取程序更加严格

2015教育大事件:安徽等26省使用高考全国卷

盘点2015年与你息息相关的高考大事件

学霸亲述:我怎样从高三统考中挖掘出无限能量

高考对一个人影响到底有多大

改用全国卷 录取不影响

北京:2016年美术统考准考证12月25日起打印

高考对口招生方案公布:退役士兵农民工等可圆大学梦

高考填报哪些专业不注意,会贻误终生

考生看卷 应成高考查分标配

入学后复查“不过关” 鲁迅美术学院4名新生被除名

高考状元的高三每日学习计划

最容易被人误会的五个专业

三本院校就是民办院校吗 专家为你解读

吉林:2016年艺术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公布

华裔姐妹高考成绩相同 接连入读牛津大学

竞争压力最大!在广东高考最难上的是一本

教育部发布2016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

高考生必看 降分录取的国家照顾专业有哪些?

网友关注视频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这!就是专业 第15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专业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外国数学老师挑战中国高考题,一顿“凶猛操作”下来,被虐惨!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知道班里的高考成绩后,山东班主任气吐血了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