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7-12-05
“老师嫌弃‘差生’,动员孩子不参加明年高考。”近日,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中学一些家长向媒体投诉老师对待学生不公平,而学校表示这是正常的“高三分流”,实际对学生有好处。
动员“差生”不要参加高考,从表面看仅仅是校方的“劝说”,与剥夺考试权似乎没有关系,“分流”甚至可能适合少数学生。虽然高校一再扩招,但容纳力仍是十分有限,高等教育仍只能是针对部分人的精英教育。如果所有高中生硬要去挤高考这道独木桥,那么注定会有一部分竞争力不强的高考生会失足落水。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与其落水,不如绕道而行。
的确,高考并不是我国惟一的人才上升渠道。放弃高考,还可以参加函授培训、自考、成人高考等,一样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梦想的学历、学位,何况学历并不是衡量素质的惟一标准。没有机会读大学可以读职业院校,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级技工更是备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屡屡有“技工荒”的消息从各媒体传出,导致有些大学毕业生重回技校进行“深造”就是证明。
然而在这些看似合理理由的掩盖下,劝“差生”弃考,其实是“惟分数是举”观念下的学校“竞考”,是一种利益博弈的“畸变”。说服“差生”不考,意味着校方扫除了参与利益竞赛时的障碍,获得了与其他学校竞争的筹码。一所学校这么做,其他的学校当然难以做到无动于衷,否则就可能会在学校之间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在考场中,是学生之间的竞考,在考场外,则是老师之间或学校之间的博弈。
今年6月,媒体披露深圳某中学劝阻差生参加中考,不听劝者将不发毕业证。结果记者在学校采访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几个不参加考试的女孩子抽着香烟,打着扑克,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这样的情形相信在每所学校被“动员”的差生中都存在,此情此景不能不让学校和老师们警惕。事实上,“动员”行动也表明,老师们正式决定放弃一部分学生,这对所有“差生”都构成了歧视,使那些本打算背水一战的差生蒙上了心理阴影,同时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也是有害无益。
【教师“劝”差生放弃高考 背后隐藏利益博弈】相关文章:
[标签:教师,高考]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