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8-05-14
症状:
“五一假日一结束,我就感觉高考转眼就会到面前。每天白天在单位上班我的心也揪着。天气一有点小变化我就紧张,总感觉早上出门孩子穿少了,怕他冻感冒。”“我发现自己最近都快不会说话了,想和儿子开个玩笑活跃一下家里沉闷的气氛,谁知自己表情语气都挺古怪,全家人谁也笑不出来”,“我每天都会为买什么菜、做什么饭发愁,既要保证营养丰富,还得创新不能让我家那挑食的女儿吃腻”……
-分析:
其实,上述“症状”都属于当下最典型的考生家长恐“高”症。对这个高考后将不治而愈的问题不必过分紧张,但适度的调整减轻家长症状的同时,也是对孩子的帮助与支持。因为,在离高考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机制影响孩子的心态。因此,高考前不仅孩子要调整好心态,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高三一线教师和心理专家,并将大家提出的建议总结为现阶段家长行为的“五不要”和“五要”。
-支招:
不要———全家进入“准戒严”状态
一位考生给记者发来邮件,其信件主题是“SOS”,他在信中说,五一过后,为了使他精力充沛迎接高考,全家人对他从伙食、起居到健身娱乐都进入“戒严”状态,尤其是妈妈,每天只围着他一个人转。每当这时候,他就烦躁得很,但看着辛苦忙碌的家人,他又把想要爆发的脾气忍了又忍。
心理咨询师马宏伟表示,这种做法,无异于加剧紧张气氛,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融洽的亲子关系才是考生成功的关键,考前家庭氛围一定要自然、和谐、轻松,拒绝“戒严”。
不要———向孩子传播小道消息
在高考前,家长要尽量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益的。高考前,家长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有些家长更是不甘心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勇担“情报员”的角色,四处搜罗各种信息。对此,李林敬老师表示,要冷静对待,要有分析地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
不要———小题大做制造紧张空气
临近高考前,或因为紧张或因为天气炎热,考生在家复习期间或许身体上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不适等。其实,只要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服点药可以解决的就没有必要有一点点头疼脑热就往医院里跑。当然,也不能过分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贻误了治疗,更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不要———成为考生的另一个影子
有些家长尤其是母亲,随着高考临近,越来越像孩子的影子。让孩子觉得无论做什么背后都有关切的目光。与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同到来的是压力。
舒缓压力首先从家长做起。这段时间,家长要使自己完全放松下来,保持和平时一样的心情,这样孩子也会随之轻松起来。即便紧张,也要尽量掩饰,绝不能让孩子看出父母心神不宁。不上班在家陪孩子;向孩子的同学和朋友打听情况;孩子复习时频频进去送牛奶水果、半夜到孩子的房间帮忙掖被角等都是不可取的。
不要———电话“轰炸”加频繁探班
一位住校的高三女生告诉记者,她所在学校规定,每天中午、晚上各有一个时段寝室的电话是开通的。最近,一到通话时间,寝室的电话都快成热线电话了。妈妈要拨好多遍才有可能把电话挤进来,但每次电话说的内容差不多,除了吃好就是睡好,还要全身心投入学习,最后一搏等,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还有一些父母不但打电话还频繁到学校“探班”。这些行为产生的效果有时会和父母的初衷适得其反。
要———保持愉悦心情和睦关系
高考前,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好,就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在高考前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其实,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紧张,父母害怕,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其实,在高考前最应告诉孩子的话是:“只要尽力就行了”。在这个时候,孩子不会不尽力的,这句话会减少孩子不少心理压力,有助于从容应对高考。
要———创造安静温馨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专家特别提醒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
应给孩子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尤其是晚上,更要好好休息。
要———督促孩子运动、娱乐助放松
高考前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整个上午、整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确保孩子健康。专家建议家长在高考前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帮助孩子调节心理。
要———安抚孩子情绪必要时可请外援
对有些过分焦虑的考生来说,家长的信任是最好的良方。同时家长应让孩子在这个阶段轻松一下,让学习速度放慢。如果家长实在放心不下,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复习的方法和重点,检查一下他们复习的方向是否正确,共同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适当让孩子做做家务也未尝不可。还可以安排孩子和“过来人”聊聊天,交流经验,或者找有经验的高三老师、心理医生来对孩子进行点拨,既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安抚、稳定考生的情绪。
要———积极看待模拟考试成绩
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无论考的怎样,不管是前几次差不多或者万一没考好都不要紧张。李林敬老师表示,家长最忌怀疑试卷的难度,并用怀疑的态度审视孩子;考好了,家长要给孩子鼓励和表扬,与前几次大考保持一致是正常现象,此时应全面系统地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如果失利,家长则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鼓励孩子树立信心。考生则要清楚缺漏知识点在哪里,引起重视,努力复习。总之,每次的考试都是一次历练。经验比结果更重要。错题不怕,此时暴露出知识漏洞,还有时间弥补,总比高考后才发现要强百倍。
【五要五不要助力高考好 家长要改善考前恐高症】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家长,]
人教版高三英语 16 Social and personal
人教版高三英语 11 The Merchant of Venice
人教版高三英语 23 The find of the century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