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8-05-20
计算机似乎很有前途但分数太高;很想考体院但怕被人说没有文化;有化学天赋却担心难以找工作……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让家长和考生举棋难定。
因此有人说,填报志愿就像手动照相,你要么选择光圈优先,要么快门优先或者对焦优先;同样,在特定高考分数的前提下,专业、学校、就业……众多的考虑因素中,你只能圈定优选项,再权衡利弊轻重,填报出恰当的志愿。
优选项一:热门专业
理想总想零距离接触“大师”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能读上一所学校的重点专业或热门专业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这样的专业当中,即使不是顶尖的学校也会对这些“拳头产品”眷顾有加,投入最强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等。身处这些专业,学生可以接触到学术的前沿,哪怕不是名牌学校,也能有机会接触到专业领域内令人敬仰的前辈。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在所有批次的志愿栏中填写不同学校的同一类专业,总想零距离接触心目中的“大师”。
现实无可避免的末位淘汰
但残酷的现实是,由于社会价值观趋同,甲学生的秤砣,同样也存在于乙学生的心中;丙家长打的算盘,丁家长也会敲得辟里啪啦响……这就形成了有的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
由于考录比过高,哪怕考生分数再高也必须服从“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的原则,接受残酷的末位淘汰现实。
对策不要让兴趣游离于专业之外
高考选择专业时,若一味追求热门,而不考虑考生自身的兴趣能力,即使上了热门专业,也有可能因为缺乏兴趣或是不具备能力而灰心丧气,甚至会被激烈的竞争淘汰出局。而且,热门专业往往随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今天的热门专业4年之后就可能成了冷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所以,选择专业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热门,更重要的是考虑将来的发展。
因此,热衷报读热门专业的学生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不妨考虑两个因素:
1、几年以后,这个专业的市场需求形势如何?
2、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并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
考生宜带着这样的考虑了解相关专业的不同院校,如果真的确定大众眼内的“热门”也是自己的“心头之好”,就要当机立断作出选择,并根据这一兴趣有梯度地选择第二、第三志愿,确保在第一志愿不能如愿录取时,仍有机会读上心仪的专业。
优选项二:名牌院校
理想虚荣的“名校情结”总是难以抗拒
谁都有名校情结,戴着闪亮的校徽似乎“尽显身份的尊贵”,甚至从某一个角度看,名校成了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由于“万千宠爱在一身”,名校们的软、硬件设施都是其他普通高校难以望其项背的。名校情结,可能带着某种虚荣心理,但确实难以抗拒。
现实免不了的“高分门槛”、“专业陷阱”
先不论名校的竞争程度有多大,单看名校中良莠不齐的专业分布,就会有了担心:万一进了名校但去了一个不被看好的专业,自己没有兴趣,师资力量一般,屈就四年,书没有读好,好的用人单位看不上你,你又不肯掉价去“低就”,成为了“半天吊”,你还对名校有所迷恋吗?
再看竞争程度,尽管名校的冷门专业一般要“分”不高,但如果多人抢挤,名校的最低出档分数自然水涨船高,这也是为什么北大、清华在广东的出档线鲜有低于770分的道理,哪怕是再冷门的“核物理”。在这样的竞争中,你能保证第一志愿落败后,仍能顺利跻身其他重点院校吗?
对策老掉牙的宝典——志愿要有梯度
名牌大学不仅代表着一种荣誉,一个人究竟能否成才,关键还在自己,学校的牌子只是外在因素。但如果一定要上名校,除了在该学校找一个冷门专业为自己打底或填写“服从分配”外,一定要科学地填报志愿。其中,考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政策填报法”,比如哪些院校明确表明不会招收第二志愿学生;哪些院校可以接受第二或其他志愿的考生;而有的院校为了提高生源,也会考虑第一志愿报考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院校的“落榜生”。
其次,还有地域梯度的考虑因素,如果非要读名校,可选择非沿海发达地区的传统老牌学校,同样的分数,只能在发达地区高校读取非主流专业,但也许能在华中、华北、西部地区的名校读上名牌专业。
优选项三:就业前景
理想一人毕业,可能改变全家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志愿就是选择就业,就是选择未来。对于经济状况不大好的家庭来说,全家人未来的希望可能都寄托在孩子的前途上,节衣缩食地供书求学,为的就是孩子能一朝走上良好的就业岗位,融入社会的上流,直至改善全家生活状况。
现实现行就业率未必能坚持四年
中国高校有多少注册会计师专业?有多少毕业生?而这些学生中每年能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又有多少?答案很坦白——比例不会高于1:10。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有的专业现在热,被看好;但等你毕业那年就可能发生变化,变冷了。像过去曾经一度热门的国际贸易,近几年的就业“吃香度”已大不如前;相反,曾经名不经传的“科学管理”却大热,这样的例子很多,因为行业的动态是随着波动的市场而变化,每个行业都随着供求关系而出现饱和或短缺用工的可能。因此,今天的“热门”未必能保证将来的“抢手”,单以就业因素来衡量,难免要“赌”一把。
对策个人潜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在人生第一次重大决策时往往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外在的现实因素,也可以认为是短线因素;二是内在的个人潜能发展因素,也可以认为是长线因素。对以就业为最终目标的高考考生而言,前者就是“热门职业”的考虑;后者就是往往被忽略的因素。
但当面对变化较快的职业特点时,考生和家长不应把就业放在填报志愿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是应该把“个人潜能”和“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考虑。首先,要研究市场近几年的短缺空间,多听取老师以及一线工作者的业界意见;其次,考虑“个人潜能”的最佳发挥领域在哪里,因为无论是哪个行业,如果能做得出色,成为行业的能手,同样不愁就业问题,同样会“吃香”。相反如果不考虑“个人潜能”,哪怕进入热门行业,也会因不适合或不开心而被淘汰。
【志愿填报:热门专业名牌院校 哪个更重要?】相关文章:
[标签:志愿填报,高考,高校,就业,家长,]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