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0-05-14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13日为华师大二附中和上海中学学生带来一场精彩演讲,主题是如何培养20年后的中国精英。
杨玉良在演讲中提出,大学教育应有未来眼光,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地位愈加举足轻重的情况下,培养出拥有全球化视野、人文关怀、专业素养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力的精英人才。
杨玉良说,海内外70%的经济学家认为,只要中国政治上、社会不出现问题,以中国目前的发展规律,可维持8%以上的GDP增长二十年,这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大国地位。
他指出,中国的崛起让很多人感到不安,是因为西方人按照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来揣度中国,认为中国崛起必然导致亨廷顿所谓的文明冲突。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和与合,像唐代中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证明不同的文化并不一定导致冲突,也可能是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
杨玉良认为,中国需要让世界理解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消除误会的根本手段。这个重任必将落在未来中国的人才肩上。温总理说大学是仰望星空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考虑未来。中国大学需要培养与20年后中国大国形象相匹配的人才。
近年来,复旦大学始终致力于通识教育培养。杨玉良援引哈佛大学校长的话说,通识教育不是要培养什么都懂一点,茶余饭后能够夸夸其谈的人,而是培养一种眼光,一种思维能力。复旦希望学生在具备坚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能置于更深厚的背景下加以融会贯通,让学生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
他表示,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拥有人文关怀、全球化视野和批判眼光的人,在对自己专业知识有深入研究的同时,具有精细而有效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据悉,杨玉良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复旦名师团团长。复旦大学为了体现高校的社会责任感,推出复旦名师中学校园行活动,由100多位正教授组成的复旦名师团,将陆续前往全国各地中学作人文、社会和科普讲座,以推广通识教育理念,帮助广大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今天是这一系列的首场讲座的活动。
杨玉良表示,自己非常关注这次活动。他认为,一流大学对社会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还应体现在对世界和民族未来的责任感。
【复旦校长:大学要培养与未来中国地位相称的人才】相关文章:
[标签:大学,名师,诊断活动,启蒙教育,]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