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报考>专业解读>文史哲专业供大于求 复合型人才“星途”坦荡

文史哲专业供大于求 复合型人才“星途”坦荡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8-12-24

近两年,在一些人才招聘会上,理工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比例多在70%左右,用人单位提供的60% 以上的职位都是工程技术类,而对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则很少,文史哲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可谓惨淡。再加上如今的经济寒流,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应如何打开求职大门呢?

文史哲供大于求

目前,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等专业的报考一直处于低温状态,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多,第一志愿报考文史哲类专业的考生亦不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报考热度有所上升的情况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而用人单位对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似乎也不是特别“感冒”。

在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03-2006年度上海市普通高校本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科类一览表”中,历史学、哲学类专业均榜上有名。福建省几所高校反映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从人才市场来看,政府机关、科研院所、资讯出版单位曾是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而目前这些单位的人才需求量也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精简的力度加大,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正面临就业新挑战。

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在整个才市的供求状况是供大于求,其学历需求结构也不平衡。从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0%,民族学专业在40%左右。2002-2006年,文学类和历史学类专业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供大于求的现象已在2004年显现,但2007年后供给有所回调,今后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有所缓解。历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将呈逐年缓降趋势,需求变化不大,到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呈上升趋势,需求未增,未来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年凸显。

复合型人才“星途”坦荡

文史哲类专业就业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产生了错位。很多毕业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从事何种职业,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认为专业不适合就放弃,结果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很多同学认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一定要与自己学的专业相关。其实,做非所学并不意味着学非所用。目前就业市场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学历史的完全可在旅游公司做旅游线路开发等工作,没必要追求专业完全对口。

文史哲类专业虽然学科跨度较大,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就业弹性亦较大,但此类专业由于替代性较强,因此缺乏独有的专业技能壁垒,毕业生能做的工作对于其他专业人才可能更加适合。用人单位对文史哲类毕业生的考核往往比理工类毕业生复杂,除学习成绩外,还要看其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此外,文史哲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也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一是人文素养不高,缺乏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二是专业面略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不够。

考虑到上述问题,让“丛林法则”带给我们一些启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环境淘汰。考入文史哲类专业的同学应在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文理兼学,在综合素质上下工夫。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有辅修、选修课程,同学们可辅修第二学位,广泛接触各类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如果在大学期间能及早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补充各种证书,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那么就会避免出现“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像复旦大学文史哲类专业的很多毕业生都辅修了金融、保险等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学得也很棒,在就业市场中给用人单位留下的是专业基本功扎实、知识全面的印象,颇受欢迎。

相关链接 师范生2009年还挺好找工作

师范专业受到追捧,这是记者在上周举行的广东高校师范生专场招聘会上的最大感受。招聘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137家教育类用人单位进场,推出2000多个就业岗位,约1.5万名应届毕业生入场求职。

2010年高考改革后设文科综合,师范类地理专业成为就业大热门。但目前广东省内只有华南师大、广州大学、嘉应学院等高校能够培养该专业的师范生。现在,东莞、汕头、高州等地的中学教师缺口都比较大。与此同时,语文、外语等所谓“大科”就有些遭受冷遇了。主办方提供的资料显示,90余家招聘学校中,招收地理教师的有57家,而招收语文教师只有52家,抛却各种因素不谈,大小科之别竟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作为华南师范教育的重要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今年基本上没有受到就业形势紧张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胡庭胜副部长介绍说,该校学生师范类专业学生本科、硕士共3200人,目前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就业观念逐步转变,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考虑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工作岗位,本地生源回流的比例加大。“生源地回流”的说法得到了揭阳市榕城区人事局黄长锦的赞同,他举例说:去年该区仅教育系统就招录本地生源的大专毕业生147人,本科生46人。招聘会现场,许多应聘学生也往往选择自己家乡的学校去攀攀关系,学校也乐于吸纳本地生源。

【文史哲专业供大于求 复合型人才“星途”坦荡】相关文章:

指点迷津--最容易被人误解的三类专业揭秘

关于“免费生”的众说纷纭

生机盎然香饽饽:编辑出版专业大揭秘

最受状元青睐专业:经管法学物理排前三

高校“特色专业”层出不穷 考生应谨慎对待

视点:看看哪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找工作

快讯:北京08年12个专业被纳入人才紧缺之列

高考专业选择标准 看好新兴、综合、非主干专业

换角度大学英语专业:热门专业榜上遥遥领先

IT业榜首职位敲门砖:软件工程专业大揭秘

[标签:历史,高校,师范,就业,大学]

网友关注

2012高考备战:选择题的抢分指导

学习心理辅导:现在学习,为时不晚

高一年级(非海淀)数学期末考前复习指导

高三期中考试应该如何做总结

名师支招:高三生学好高中物理的十大妙招

高三期末考试备考:英语各类题型解题方法

2011年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分析

高二数学选修2-1期末备考复习指导

高考求助:为什么努力了却得不到好成绩

如何取得好成绩之期末考试复习五步指导

期末考试复习之语文复习方法

备战2012年高考:名师支招高考考试四大技巧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备考策略——态度决定一切

高一生寒假时间规划必读攻略

期末考试复习之英语复习方法

北京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解析

2011年北京高三期中考试试题分析——数学卷

期末复习指导:如何准备高三期末数学考试

2011年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备考建议

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辅导:电学与力学知识精讲

高考求助:如何处理老师授课与个人计划的关系

高二期末复习指导:物理寻找变化中的不变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指导:重基础 善思考

2011年北京高三期中考试试题分析——英语卷

高三化学期末考试备考建议

高三期末考试数学辅导:“三视”复习方法

高一期末复习指导: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方法

高三期中考试备考之英语语法学习很重要

备战2012年高考:如何合理制定目标院校

网友关注视频

【姜浩张超画室】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2019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16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这!就是专业 第31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这!就是专业 第15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专业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