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报考>高考新鲜事>多次考试的高考改革看上去很美

多次考试的高考改革看上去很美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09-02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目前正在紧张起草《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据参与该专题小组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对于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个方案,主要是要解决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一次考试定终身的问题。(8月9日《扬子晚报》)

从媒体报道的、某专业人士透露的高考改革3个初步方案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重复出现的字眼:多次考试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

早在几年前,就有教育专家提出了多次考试的高考改革建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曾经表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

毫无疑问,如果多次考试能够推行,等于是给学生创造了多次机会,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僵硬格局,有利于构建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价值,在笔者看来,切入教育现实和社会大背景来加以研判,不难发现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的高考改革只是看上去很美。

按照多次考试的改革思路,将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在参加统一高考之前,增加了多次类似于高考的小高考,规模或许会小一点,但因为成绩同样会纳入升学录取依据,学校与学生同样不敢怠慢,依旧会将之当成一场重头戏来对待。于是乎高考提前多次预演,学生的压力不仅不会减轻,反而会有所增强,学生及其家庭将因此付出更多的成本。

必须厘清的是,既然高考改革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强调综合素质,我们又何必非要推行多次考试呢?如果在高考之前推出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是停留在旧有的教育评价圈子里,这样的高考改革带给学生和社会的,很可能是一场更大的负担。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多次考试的高考改革看上去很美】相关文章:

“最牛满分作文”录取被拒 破格录取坚冰难破

升本扩招让地方院校陷窘境 报考数不足10%

物理研究生做不出的高考数学题

2009年高考雷人错句

“后高考期”释放压抑 一些学生放松无节制

温州最“牛”高三寝室 3人上清华2人上复旦

世界各国高考大观:五花八门的高考和录取方式

“最牛高考作文”周海洋牵手武汉大学1+N(图)

孩子“移民”新疆无法高考 17名家长损失百万

高考改革,为何总拿英语说事

[标签:高考,小高考,综合素质,录取,启蒙教育,]

网友关注视频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体育大杂烩 第2217集 太厉害!马龙登上全国高考作文题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2019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16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