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3-07-04
6月22日晚上9点半,来自崇州农村的复读生杨媛,和其他54万参加2013年高考的四川考生一样,等待着分数公布的那一刻。分数结果公布,杨媛考了454分,比三本线还差6分,她选择了自杀。(据7月3日《中国青年报》)
人常说,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最美好的人生历程。但对杨媛来说,如此诗意地生与死显得过于奢侈与残酷:她是养女,家庭贫困,命运被高考两度捆绑,并两度失败。最终,第二次落榜,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年轻的生命,脆弱的心灵,终于支撑不下去了。
对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孩子而言,高考制度纵有千般恶,它还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上大学可能是他们唯一可资利用的上升资源。就像笔者,一个同样来自沂蒙山区的农二代,家境甚至比杨媛贫寒得多。笔者从小便意识到,只有高考,才能让我走出大山,摆脱世代为农的命运。于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便成了中小学[微博]时代的主旋律你别无选择。
过来人都知道,在备战高考的压抑氛围下,每个备考生的精神都高度紧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之类的励志口号,虽说雷人,又何尝不是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备考生之心声?尤其是对杨媛这样的复读生,没有青春再来一年,已经无路可退了。这是他们实现逆袭的最后机会,怎能不战战兢兢?
高考之后,便是漫长等待。等待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儿。考生会幻想自己鱼跃龙门,踏进名校;也会从噩梦中惊醒,梦到自己名落孙山。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复杂情绪中等来自己的成绩。比如杨媛,打工期间,本来挺懂事儿挺热情的,但到了临近出成绩的那几天,却突然变得不热情了,不主动跟客人打招呼,也不再和厨房的师傅说笑。显然,那时候杨媛备受煎熬。她内心是忐忑的,甚至带着点恐惧。她怕自己考不好。
她果然没考好。454分,对一个梦想着要凭自己能力考出去有志青年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当希望换来失望,当梦想化为泡影,这对杨媛而言注定是个不能承受之重。笔者感同身受。只不过,杨媛以自杀的方式来祭告失败的高考,的确是有点极端了。
感慨落榜复读生之死,我们更要质问教育制度。为何杨媛不甘心上专科?杨媛考出去无非是想找个好工作,有个高收入。但现实是,在劳动市场中,专科生往往囿于学历因素,而被招聘单位拒之于千里之外。但学历本不该成为专科生、技校生的原罪。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六章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两年过去,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强了多少?为何没能吸引杨媛?这恐怕很值得反思。
杨媛之死,除了个体的无力之外,主要还是制度的不堪。有人寒窗苦读星夜赶考,却铩羽而归、无功而返;有人荒废时光吊儿郎当,却享尽加分润泽、空降名校。这样的教育机制,很难说是健康的。健康的教育机制,必须给所有人公平发展的机会,要尽量避免杨媛式的悲剧。
【讨论:落榜复读生之死拷问我们的教育机制】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