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资讯>综合资讯>“右脑开发”竟是场乌龙!最新研究颠覆我们的认知!

“右脑开发”竟是场乌龙!最新研究颠覆我们的认知!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4-19

右脑 VS 左脑

最近刷爆票圈的左右脑测试,看来谁都希望自己的大脑能被完全开发和使用。但是这个真的有科学根据吗?家长们都在沉迷孩子的智力开发,盼望找到一个方法让孩子的大脑也能赢在起跑线上。但我们万万没想到,原来科学上根本没有“右脑开发”这件事!

误区一:右脑开发,大脑还有90%需要开发

纠错:“右脑开发”是个伪命题,幼儿的左右脑是同步发展的

“右脑开发”近些年很是时髦,可科学上根本没有“右脑开发”这个事情。我最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破除“右脑开发”的谬论。

有一种说法,似乎得到了广泛“认同”,那就是:左脑指挥右边的肢体,右脑指挥左边的肢体;反过来,左边的肢体活动带动右脑,右边的肢体活动能强化左脑。因为人们通常较少使用左手,所以会造成右脑不够发达。

幼儿的脑是同步发展的,没有右脑先启动再带动左脑的任何证据。脑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的大:就算孩子幼时脑有损伤,通常正常的那边脑也会把受伤的那边脑的功能接收过来处理;即便是成年后才受伤,复健仍有相当的成效。

英国有一位小儿科医生,追踪了500名水脑症的儿童智力发展,直到他们30岁。他发现只要损坏是渐进式的,对智力都没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孩子都能在社会上立足,自己养活自己。其中两个孩子很特别,一个智商达到130,另一个毕业于经济系。

在解剖学上,两只眼睛的左半部投射出去是右视野,右视野到左脑;两只眼睛的右半部投射出去是左视野,左视野到右脑。并非右眼到左脑,左眼到右脑。所以叫孩子遮盖一只眼去启发另一边脑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是直到现在还有人叫孩子用左手写字、盖住右眼来启发右脑,完全不了解大脑是个合作无间的脑,只要中间的桥——胼胝体没有被剪断,信息的交换就是快速无碍的。

尽管研究证据历历在目,坊间却仍然充斥着右脑开发、潜能开发的谬论。想想看,孩子右手写字就已经写得不好看了,还叫他用左手写;两只眼睛都近视看不清了,还叫他盖住一只眼看黑板,真是折磨孩子。

左手只能锻炼左手,无法锻炼右脑。

左手只能锻炼左手,无法锻炼右脑。

现在,还有不少人打着“科学”的招牌,围绕大脑来设骗局。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脑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开发。在科学上,到底有没有“只用到10%的大脑,还有90%的潜能可以开发”这回事呢?

要反驳这个谬论非常简单,因为脑造影的研究与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直接看到这个人在思考、记忆、说话、听音乐时大脑的工作情形了。实验发现,盲人在摸读盲文点字时,他的视觉皮质被触觉召唤过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蒙住5天,他的视觉皮质就会开始改变,去做听觉、触觉方面的事。所以,大脑怎么可能放任其余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脑重约三磅,占我们体重的2%,却用到我们身体20%的能源。当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时,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听任其余的90%闲着没事干的。

大脑的神经是“用进废退”的,常用的区块也会因此而增大,长久不用的地方会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脑不是颐养冗员的地方。所以,绝对没有“只用到10%的大脑”这回事。

美国心理学家丹倪斯顿曾经撰文批评这个谬论,他说:“凡那些告诉你大脑只用了10%的人,他们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脑的10%!”

绝对没有“只用到10%的大脑”这回事。

误区二:抢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纠错:起跑早晚都能赢

不少家长们被诱导,产生一种普遍的共识:学习上的事越早越好。尤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已“领先”一步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起跑晚了输掉人生,对不住孩子,所以趋之若鹜。

其实,在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

在我念书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生物教条,就是大脑的神经元死了后不会再生,不像皮肤的细胞会不停地代谢。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研究鸟类的比较心理学家发现,公鸟唱歌的神经元在秋天生育季节结束后就萎缩了,但到第二年的春天又会长出新的神经元来。人类是从鸟类演化而来的,如果鸟是如此,那么,人的神经元有再生的可能吗?

虽然目前并不知道人类大脑的海马回每天有多少新细胞诞生,但是从对成年老鼠的实验中知道,每天有5000~10000个新细胞出生。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老狗不能学新把戏”,我们终身都可以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假如这只成年老鼠努力学习新的东西,那么它大脑中新生神经元的寿命就比较长,存留的细胞就越多。所以,越是要求思考的作业,越能产生新细胞;大脑中保留的新神经元越多,他的学习成绩也就越好。

美国最近有一个实验,请大学生到实验室来学杂技团的抛球。先扫描一次大脑,然后让他们练习到能同时抛接三个球,并达到持续一分钟不落地才可以停止,这时再扫描一次大脑。受试者回去休息三个月,不碰触球,再回到实验室来扫描一次大脑。当实验者把三张不同时期的大脑图摆在一起作比较时,很明显地看出:第二张图的顶叶掌管空间运动的地方有些特别活化,血流量增多,区域变大;持续三个月不练习,那个地方又缩小了。因为这些大学生已经超越了青春期,所以这个实验很清楚地指出:人类大脑可以因外在环境的需求而改变内在工作的分配,就像一个成功的企业,它内部的机动性很大,会随时因市场需求而调配人力。

现在看来,过去以为大脑过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变的观念是错的。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脑。

所以家长真的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人生好似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赢。你若在孩子早期给他超过年龄能够承受的压力,反倒容易导致孩子早早对很多东西失去兴趣和欲望,可谓得不偿失。

起跑早晚都能赢。

误区三: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成功

纠错:不要迷信智力开发,而要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想象力及创造力

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但都是能利用别人长处的人,也就是能靠领袖魅力创造出一番事业的人。相信很多人看《三国演义》时都会觉得刘备很窝囊,他的天下是“哭”出来的,但是他的领袖魅力使关公、张飞愿为他卖命打天下。他能知人善任,用诸葛亮为他治蜀,终于使他成为三分天下的一霸。再看曹操,他的聪明才智远不及杨修,连曹操自己都曾说过“吾智不及汝,乃觉三十里”,但是杨修最后还是死于曹操之手。所以聪明不等于成功。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质是其他成功的人士所共有的。例如毅力、领袖能力等。所以父母不要迷信智力开发,应该把孩子读各种补习班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去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想象力及创造力。

我曾看过一个小男孩光是玩六颗报废的电池就玩了一个下午,而且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是火车过山洞,一会儿是飞机丢炸弹,想象力丰富极了。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中国人过去“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观念要改一改,因为背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1世纪的资源是脑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21世纪的竞争在创造力而不在记忆力!计算机的内存取代了人脑的记忆功能,把人脑的资源释放出来,去做更高层次的整合、创新。

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这些例子,就知道孩子的大脑不需要花大钱去开发。爱因斯坦的妈妈并没有买这些昂贵的魔术方块给他玩,他也拿到了诺贝尔奖。

千百万年来,婴儿都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生长,眼睛看到的是他将来要生活的环境,耳朵听到的是他将来要讲的语言。当他有健全的心智、快乐的人生观时,任何挑战他都能面对,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留给我们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宝藏。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有了这些条件,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或才艺班,他的大脑也会健全地发展。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

误区四:学英语越早越好

纠错:学英语不需要太焦虑,第二语言没有关键期

孩子什么时候学英语最好?很长时间里,媒体都在热烈讨论幼儿全美语学习的问题,大部分家长主张越早学习越好,担心孩子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以后说英语有口音。有些家长虽不见得赞同,但是看到别人都这样做了,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不得不跟进。

母语的学习的确有所谓的“关键期”,愈早愈好。但第二语言的学习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支持关键期的证据。

史丹佛大学的宪次白田曾对“学第二语言有无关键期”做了详细的研究,他最后的结论是:没有。他说,成年后再学第二语言,跟孩子时学习第二语言的表现并无差异。

第二语言的学习,基本上与母语是不同的机制。法国的迪韩发现第一语言的大脑区域都在左边,但是第二语言就很零乱,因每个人的经验而不同。他的8个受试者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地方是有6个人都共同活化的。

一般来说,第一语言都在左脑处理,第二语言就转到右脑去了,而且左脑活化的强度比右脑弱。现在的研究都发现,第二语言的大脑处理位置,不是与他学习的年龄有关,而是与他使用这个语言的精纯度有关。

以目前所有的研究看来,母语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技能的学习,如运动、乐器、舞蹈等也有敏感期。敏感期的早晚,目前并无定论,大部分认为在青春期之前。但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并没有敏感期。因为第一语言已把大脑中学习语言的机制启动了,只有学得好不好的区别,没有前面所说的学不会的问题了。亚都饭店严长寿总裁,他没读过大学,没专门学过英语,后来通过自学和工作中的应用,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父母大可不必急着把还不会走路的孩子送去美语补习班,童年最重要的是游戏,不是上课。

童年最重要的是游戏,不是上课。

误区五:学前强迫孩子认字

纠错:真正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不是认字,而是心理词汇

有研究发现,在学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学时会表现得优于其他人。到小学二年级时,在学校的表现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在学习的态度上却有显著不同,他们比较被动,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再往后,往往状态更不如意。

其实,光是认得字是不够的,必须先建立心理词汇。中文有很多词语,从字面看不出它的意思,如光棍、风流等。有时添加一个字又常常会改变原有词的意思,如“天花”跟“天花板”。虽然只多加一个“板”字,但如果孩子不知道天花板是什么,即使这三个字他都认得也猜不出意思来。省略一个字也是一样,如“地理老师”跟“地理师”就不一样。

因此中文学习不只是认字,更重要的是建立心理词汇,而这个词汇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对话,回答孩子无数的问题时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要阅读给孩子听的原因。还要鼓励他提问题,让他打断故事,因为读书的目的本来就是在建立心理词汇。通过任何方式建立都可以,不一定只从书本上得到。但太早或过分地驱策孩子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的自由意志。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应该给他一点自由度让他享受他的游戏和童年。孩子的时间其实不应该每一分钟都被控制,家长必须留给孩子一点做白日梦的时间。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自由联想”是创造力很重要的一个来源。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散步、洗澡,心思不被占据,可以自由联想时,突然跑出来的。

【“右脑开发”竟是场乌龙!最新研究颠覆我们的认知!】相关文章:

浙江省“保密宣传月”昨日启动 从高考试卷到网络隐私的“保密”和我们息息相关

手表首次明确列入我省成人高考违禁物品

湖北二孩新政 农村独生女高考仍可加分

山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见政策问答

江苏省艺术类学校提前招生文化考试 男生比例逐年上升

2015年成人高考三大答题技巧

江苏:2016年体育专业统考成绩5月9日公布

高考全国卷难度系数差异不大

高中探索应对"新高考" 地理等级考指导意见出台

新高考首考成绩出炉,170多人满分

网友关注视频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高考英语作文分析2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这!就是专业 第36集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专业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这!就是专业 第20集 长沙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专业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姜浩张超画室】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中数学必修5 高考数列选填真题技巧秒杀讲解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知道班里的高考成绩后,山东班主任气吐血了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招办面对面 第76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