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4-09-17
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经过近10年研拟与修改的最新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揭开面纱。
时逢新学年伊始,这份新方案在校园内外掀起不小的波澜。正在高二理科班就读的学生小刘不无遗憾地表示:新方案中的文理不分科太适合自己了,单纯从成绩而言,我的历史地理其实好于数理化。只可惜,新方案的试运行从高一学生开始。
不少网友也像小刘一样感慨生不逢时。除了文理不分科,新方案的要点还包括:英语科目一年考两次、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等。
(方案)出来了,这就是最大的亮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尽管,与他参与制定方案时的预期相比,这次改革的力度小很多。
曾因分歧太大被搁置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改革几乎成为大多数时间里的关键词。随着文革后教学活动的正常化开展,处于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高考成为国人知识改变命运的最主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报考大学人数每年不过100多万,录取率只有10%左右;至2010年,高考人数规模已近千万,录取率接近70%。由于高考牵涉万千学子人生命运,因此在历年的改革探索中,确保选拔科学、公平公正都成为了最重要的主旨。
1985年,为了减少人为阅卷误差,高考引入国外技术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2004年,全国有15个省(区、市)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与此同时,有关减少考试科目、选送保送生、赋予高校一定自主招生权等改革也在推行中。
资料显示,最新出台的改革方案可追溯至2005年。当年夏天,前教育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痛陈应试教育之弊。随后,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组织素质教育大调研。一年后,调研项目组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
在报告基础上,201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从当年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再次开展全国调研,并起草了改革方案,但由于分歧太大,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
直到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是年11月,探讨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于教改内容中最受关注的高考,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表述道: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
改革方向,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现象。至今年9月,与之相关的细则在最新方案中一一呈现。
自主招生受限、特长被拿掉
但包括储朝晖在内的诸多教育学家也发现,最新的改革中删去了最初改革总体方案的一些内容。
不是争议大,也不是技术上存在什么难题,主要还是没下定决心,其间也出现过犹豫和反复。一位参与方案制订的学者对外界透露道。
被删去的内容之一便是很多学者力推的有关扩大自主招生的政策。我国从2003年正式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它被视为是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不过10年来,探索中的自主招生也显露出弊端。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蔡荣生案并非个案,2012年,辽宁省招办两名干部也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由于缺乏监督,高校拥有的权力变成了某些人手中特权,成为滋生高招腐败的土壤。
受此影响,学者眼中本来应得到鼓励和推广的自主招生政策被收紧。例如限制数量,几个联盟考试取消,自主招生放在统招之后,都说明是在进一步收紧而不是在放开。储朝晖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
但也有学者认为,把自主招生放在统招之后,可以让自主招生的灵活性进一步体现:高校决定到底录不录取那些高分学生,或者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与自主招生受限相比,艺术、体育类特长加分则被直接拿掉。近年来,艺术、体育类特长生证书造假严重。一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曾披露,有时一支球队赢得比赛,全体成员包括替补成员在内都成了特长生。今年,辽宁、河南部分高中被曝体育特长加分资格人数过多一事,进一步将特长加分推上风口浪尖。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取消艺术、体育特长加分是挺公平的。网友ryuka评价道。
迄今,公平仍是民间、学者两个层面对此次高考改革评价的最大共同点。具体的相关政策还包括: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录取率、加大贫困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取消高校批次录取等。
地方高考改革一波三折
尽管一些学者对改革未能变革现有的招生录取制度有些失望,但本轮高考改革中不乏亮点被舆论称赞。
根据改革方案,将来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在打破文理分科的基础上,这样的制度设计将提高学生、高校的双向选择权,为因材施教打开通道。媒体援引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的话评价说。
事实上,过去30多年的高考改革探索中,科目改革始终是热议并被着墨最多之处。
1993年,全国全面推行会考制度,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1999年,广东省试行3+X科目设置方案,在粤招生的大部分高校选择X为1。次年,X为综合+1;此后,3+X科目在陕西、江苏等省依次推行。
这一科目改革当时已被认为改变了中学长期文理分科、单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然而,1999年的广东高考改革并不成功,不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场地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匮乏。此外,为了考高分,家长和学生会选择容易得分的科目,反而造成了文史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的比例失调。
广东省后来不得不重新恢复了文理划分,步其后尘的一些省份也先后恢复分科设置,有的将X设为文综或者理综。
一些教师和学者普遍认为,不分文理科固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裨益,但取消分科政策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配套。比如,要以减少课程、减薄课本为前提;考题上不能要求太深;课程设置上走向文理整合等。
仅以科目改革的经验来看,如今提出的高考改革新方案还将路漫漫其修远兮。
艰难的平衡
有学者指出,高考改革之难,难在要满足三个群体的利益需求:一是学生及家长,他们关注公平;二是中学,他们关注如何改善现在恶性的应试教育竞争,引导中学的素质教育;三是大学,他们关注如何科学地选拔人才。这三者的诉求并不相同,诚如有评论所说,高考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
更何况,在当下的中国,高考改革其实并不囿于教育问题。
一位7岁孩童的家长告诉本报记者,她最关注的改革内容涉及异地高考部分,但目前她还没有看到有政策暗示,未来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是否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英国BBC的报道总结说,高考制度的改革实为中国重大的民生问题改革,现在这一改革还需要细化规则、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规程。
根据规划,新一轮高考改革先行在上海、浙江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如今,这两地即将出台的具体改革方案以及两地高校的招录方式,正在被视为高考改革如何推进的风向标。
【高考改革:公平与科学之间】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改革,]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