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5-02-04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发布春季高考作弊的调查说明,指出,有42名考生被查实有违纪舞弊,他们中有的人把手机藏在鞋子里,因此逃过了检查。考试院指出,考试期间,所有考场视频监控系统均有开启,并未出现网传的监考老师关闭监控,也未出现试卷及答案考前失、泄密和有组织的大规模舞弊情况。
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打通人才流通渠道,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如果,在考试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作弊现象,必然会戕害公平正义的考试环境,损害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所以说,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的调查说明非常及时,并按照相关规定,对作弊考生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但是,每逢考试,作弊似乎都是难以消除的梦魇,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作弊现象。肯定的说,秉持公正原则的考试,却被某些蛀虫屡屡蚕食,确实值得深思。根据报道,在本次考试中,对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的考生,将给予取消其本次考试各科成绩的处理;对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考生,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面临上述处罚,令人如鲠在喉,有种不疼不痒的感觉。毕竟考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考生作弊应该承担更重的责任,而不是微不足道的暂停考试处罚。众所周知,一旦作弊考生成为漏网之鱼,就会获得较大的利益。因此,比较轻微的处罚,与作弊考生的所获得的利益相比,显然不成正比。
进一步来看,在我国的刑法层面上,作弊考生还面临着刑事责任上的真空,刑法中没有规定考试作弊罪。而且,在各种大型考试中,虽然试卷按规定属国家秘密,但一旦开考则失去秘密属性,也无法构成泄露国家机密罪。然而,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作弊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具备了犯罪的本质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有必要采取刑罚手段予以制裁。
说到底,对于考试作弊行为,在刑法层面上进行明晰的规定,避免出现法律空白。具体而言,可以在刑法中增设考试作弊罪,对作弊行为给出明确的追责规定,并细化惩罚的标准和依据,使之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唯有为作弊行为贴上法律创可贴,才能真正堵住考试作弊源头,让作弊考生不敢再铤而走险。
【刘建国:给考试作弊贴上法律“创可贴”】相关文章:
[标签:作弊]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