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12-28
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落下帷幕,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这次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200万,比去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北京、广东、新疆、江西等地均出现了20%以上的增幅,广东增幅更是达到了38.5%,新疆达到32.18%。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与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有关,但是就业形势严峻,无疑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主要动力之一。查字典高考网针对2017年全国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有高达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另外,还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考研的人占31%。
说实话,大学生为提升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是一种再现实不过的考量。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本科学历不断贬值。很多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也都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学位。硕士学位在很多场合下,已经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而不过是就业市场中一张普通的入场券。虽然,硕士学位也不是包打天下,但是与含金量更低的本科学位相比,硕士至少有更多的选择。
批评本科生为延缓就业压力而考研的人,一是不能明白考研是本科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作出的理性选择,二是无法理解本科生的就业处境,尤其对一些本科学校不太好的学生,考上名校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跃升。如果真正理解本科生的就业处境,就不会讲何不食肉糜的话。读研而不提高自身能力,的确不能咸鱼翻身,但谁说读研仅为混文凭,而不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呢?
研究生录取人数不断增加,但真正为研究学问而读研的人不多。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研究生教育要回归研究性,不管是对于侧重理论的科学学位还是侧重应用的专业学位,这一属性不仅意味着其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都要以研究为中心,也意味着研究能力是研究生最需要培养和具备的素质。
我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定位通常可见类似表述:“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研究生教育只面向一小部分精英群体的时候,这种定位是符合实际的,但当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候,这一定位已脱离实际。就研究生教育现状而言,强调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首先得考虑高校有没有能力和实力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很多高校的软硬件难以满足培养研究性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步增加专业硕士招生,区分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方案,也是为了顺应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如果他无法迫使自己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的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作出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绝缘了。他绝不会在内心经历所谓的科学‘体验’。”韦伯心中那种真正热衷于学术的人,纯粹愿意为学术忍受孤独的人,实在不多。读研更多还是与个人就业及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有很现实的个人考量。种种现实表明,强调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困难重重。李一陵
【硕士研究生离科研有多远】相关文章:
★ 浙江省“保密宣传月”昨日启动 从高考试卷到网络隐私的“保密”和我们息息相关
★ 河南:郑州今年93349人参加高考 每考场至少一名女监考员
★ 2015年清华录取“寒门学子”330人 超新生总人数10%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