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5-04-01
为促进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学习,从中小学生课程设置到学习要求,研究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课题组的专家们,都有研究论证,并提出了系列期望。但不得不说,理想预期是好的,但要想十几岁的高中生都能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实在是有些期望过高。如果仅仅是过高期望倒也罢了,根据报道中相关专家的分析,传统文化有望成为高考的新考点,已呈现箭在弦上之势。
这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其一,由此可能产生的高考增负必须谨防。原因很简单,现有高考语文考试中,已有以文言文、古诗词形式存在的对传统文化掌握、熟悉程度的考察。再在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考试内容部分,在每分必争高考压力之下,显然会转为高中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巨大压力。
对高中生而言,通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等典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应对考试更不轻松这显然是和素质教育课改减负等主流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
其二,提高高中生学习国学的热情并不一定要通过进入高考的方式。比如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中生掌握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程度,完全可以进入三位一体中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一方面,在卸去考试压力、真正激发兴趣的情况下,可能更有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国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并能在实践中逐步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必能增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让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发挥高考改革指挥棒效用。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考试内容看似微调的变化,都会在分数压力、升学压力之下,以几何倍数的增量回溯、放大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那里去。因此,为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材和课程中充实国学内容、增加国学教材,想法和初衷都是好的。但力促传统文化成为高考新考点,必须有严密细致的调查、科学严谨的论证,不能让高考命题者商量一下说了算,更不能让几个课题组研究一下说了算。因为唯有把好考试内容设置的源头关,才能让高考改革的过程沿着科学、理性、正确的轨道逐步拓展,达成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的目的。
【传统文化成为高考新考点?不能命题者说了算】相关文章:
[标签:高考]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