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9-28
天高云淡的北方初秋,百年名校北京大学迎来又一茬怀抱梦想的“新青年”。18岁的汤东宪就是其中一员。白色上衣、牛仔裤,配上自信的笑容,这个朴素的香港大男孩和所有北大“一年级生”一样,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要走更远,必须让自己更强。”汤东宪选择来北大读书,源于明确的人生规划。他现在就读的国际关系专业在香港并不多见,而北大浓郁的学术氛围更是吸引他北上求学的关键。
18岁的陈柏谦入读北大资讯与传播学院,也是被这所名校的深厚底蕴和未来广阔的前景所吸引。从小就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他,连微信头像都是一幅书法作品。大学期间,他还打算修读中文系双学位,努力提高中文水平。
对从小在香港长大的他们来说,来内地读书是非常新奇的体验。陈柏谦说,刚到北大时有些方面不太习惯,例如卫生间不设马桶、食物口味太重等,但他很快都克服了这些微不足道的障碍。
“我的普通话不太好,但这无碍我和室友们的相处。”他说,同学们都非常善良、大方,彼此生活方式不同却能融洽相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
“我对这里特别有归属感。”汤东宪说,与他同屋的同学一个是短跑冠军,一个是男高音,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倍感自豪。“我觉得自己也要更努力,才不会落后。”
19岁的李芯怡也表示,北大的同学非常热情、包容。“我习惯早起,有时会影响舍友,但她们从未抱怨。”她说,大家一起上课、吃饭、听讲座,成为很好的朋友。对于以前从来没有过寄宿生活的李芯怡来说,“这都是难得的体验”。
她说,自己选择来内地读书,父母多少有些不同意见。入读北大后,她将所见所闻与在香港的父母分享,他们对内地的一些误解也逐渐消失。“一些香港年轻人没来过内地,被传媒的负面报道影响,对内地产生一些误会。我相信,来过内地之后,经过实地切身体验,固有的成见就会改变。”
不少香港学生告诉记者,在内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方面内地比香港还要先进。“我现在出门都不带现金,到哪都用手机支付,这比在香港方便多了。还有北大校园的自助式自行车,也是既智能,又方便。”李芯怡说。
在上课方面,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多多少少给香港学生增添了一些压力。陈柏谦说,很多同学都自发备课、勤抄笔记,这也促使他更努力去学习。汤东宪也表示,北大的学生都很优秀,又非常努力,自己要加把劲才行。
除了课堂生活,汤东宪对北大丰富的课外活动也非常享受。入学不足一月,他就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在北大举行的2016年全球社会化媒体与公益峰会以及燕京学堂2016年开学典礼。“我觉得很充实也很开心。同学们都很喜欢我,我也能够完全融入他们。各地来的同学们时不时会一起聚餐,撸串喝点小酒。”
对于未来,港生们都满怀憧憬。李芯怡说,在北大,学习是头等大事,但认识更多朋友也很重要,拓展人脉、放宽眼界,对未来发展很有帮助。陈柏谦说,入学不足一月,他已感受到北大的学术氛围,认识了众多的学生社团,期望将来能在北大学到更多、经历更多、参与更多。
“国家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在北大充实自己,肯定能得到更多机会。”汤东宪说,“我期望在最好的地方遇到最好的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查字典高考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北大港生:要走更远,必须让自己更强】相关文章: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