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报考>高考新鲜事>为什么众多高考状元难以成为行业领袖?

为什么众多高考状元难以成为行业领袖?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7-28

最近有个苏州数学辅导老师的征婚帖子火了。

该老师自我介绍:“曾获奥数全省第一名,约20年前参加高考,高考成绩省状元档次,毕业于国内某TOP高校……”还配了一张他中学时代的照片。

网友惊呼:“你这辈子都打算拿高考给自己贴金么?”

高考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巅峰。中央教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上海教育》2011年12期)。为何他们赢得了高考,却没有赢得人生?

著名作家凌志军在对微软亚洲研究院的90多名顶尖人才成长经历进行深入调研后,找到了答案。这些“微软小子”一贯被人们当作聪明、成功、快乐和富有的例证,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行业领袖,如李开复、百度总裁张亚勤、小米总裁林斌、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金山软件CEO张宏江……连比尔?盖茨也对这群人赞不绝口:“绝妙!”“完美无瑕!”凌志军发现顶尖学生要想成为顶尖人才,关键在于一点。

1

E学生

学生有五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五个层次:

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强烈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下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按部就班朝一流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主动、积极,把必须要做的事做到最好,持续性地保持一流成绩。

E级,自主型:拥有“D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自主、自由、坚韧、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而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成败,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

学生金字塔有个入口。它不在底层,而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这是教育的起点,所有孩子一开始都在这个入口。

位于入口的孩子们继续前行,走到了“成长的转折点”。这是个关键点,很多人转过头来,向第二级走去,他们中间又有很多人继续往下走,到了第一级。另外一些人转头向上,走到第三级,然后,有些人停下了,有些人继续向上走,进入第四级。然后,又有些人停下来,有些人继续向上走,到达第五级,也就是“E级”。

“微软小子”绝大多数都是“E学生”。“E学生”有三个主要特征,简称“3E”:

EQ——情商

Enjoy——快乐、享受(学习)

Excellence——优秀、杰出、卓越

很多高分考生属于“D学生”,比如文章开头的征婚老师,以及很多状元。他们考试成绩比很多“E学生”还高,却没能取得突出成就。是什么将“E学生”推向杰出,却将“D学生”沦为平庸?凌志军的答案是:是否发现自己。

2

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包涵两点: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发现自己能力所在。

人一旦发现了自己,就会经历一个突然爆发的时刻,感受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从心底涌出,那情形就像很多“微软小子”所言的——“开窍了”。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原本念法律。但他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想把枯燥无味的课本扔到教授身上。乃至有段时期,桥牌成了他的精神支柱,每天要打好几个小时,有时逃课去打牌。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学校那台电脑。那时电脑还是打卡式的,很笨拙,对他来说却奇妙无穷。当时还没有什么人能预测计算机拥有那么辉煌的未来,人们说到科学,都是说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没人说计算机科学家,所以李开复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个事业。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喜欢它,所以我去学计算机。”

“每天16个小时用在学习计算器上,而我根本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当我投入到计算机课程中去的时候,我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只有我的内心在说话。”

李开复“开窍了”!

“开窍”是从混沌到自觉的飞跃性转变,是找到了能让自己心花怒放、精神振奋的东西。“E学生”普遍拥有类似的“开窍”经历。相比之下,“D学生”始终没有找到那种炽烈的热爱、献身的欲望。

“E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自己的兴趣和要不要最好的分数,而在于前者把兴趣看得更重要,后者把分数看得更重要。一旦把这个顺序倒过来,就有可能成为“E学生”。

凌志军观察到,很多高分考生此后没能更卓越,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失去了“我自己”。“E学生”的故事之所以个个精彩,不是因为他们特聪明,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最好的我自己”。

3

热爱的力量

发现自己为何如此重要?

“微软四少”之一高剑峰是一名长跑健将,他说:人与人的高下之分,不在一时,而在一世;不在开始,而在最后。“到最后主要取决于毅力,取决于坚持不懈。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有足够强烈的兴趣,才能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再苦再累也心甘。”

都说天道酬勤,但真正的勤奋,不是被迫的机械性重复劳动,也不是自我感动式的摧残健康,更不是因为拖延症导致的最后一刻效率爆发。真正的勤奋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即刻回报的事情,依然能够保持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与专注。

热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被热情驱动和被压力驱动有着重大区别: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一个目标明确,一个无所适从;一个再累也觉得快乐,一个即使很轻松也不快乐。被热情驱动将成为“E学生”,被压力驱动只能停留在“D级”、“C级”,甚至滑向“B级”。

“和自己喜欢的人呆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信念看上去普通之极,却让很多成功人士为之动容,把它当作座右铭。

4

有的学生为何难开窍?

问题在于:为何有的学生能够突然“开窍”、发现自己,有的学生却不行?

这世界最大的山寨,就是把自己活成了不是自己,把人活成了不是人。中国教育恰恰精于此道,就像生产线一样,每个孩子进去时形形色色,出来时一模一样。

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形象没变:既不胖又不瘦,既聪明又听话。幼年擅背古诗歌,少年精通数理化。既不看电视,也不看小说,但一定要会琴棋书画。不是“第一名”,就是“争当第一名”。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最后找个好工作,最好是当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争做同一件事情,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

很多学生一路按部就班走过,从来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读大学”,家长老师让他们读什么就读什么,养成了按照别人的要求做事情的习惯。最后他可能会发现,一直努力争取的东西根本不是他想要的,或者不是适合他的,他的兴趣原来不在这里,但是他过去从来没有想过。

《中国青年报》记者吴苾雯在令人感慨万千的《逃离大学》这本书中,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中国有40%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Different,西方人用这个词描述一个人时,通常表示一种强烈的赞扬。与众不同,在西方文化中总是被看作一种正面的品格。中国人往往相反,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总是给父母和老师带来烦恼。当大人对孩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或者“怎么就你特殊”的时候,脸色一定非常难看,那是一种强烈的斥责。他们喜欢说“看看人家”,要求孩子变得像别人一样。

5

“微软小子”如何开窍?

很多“微软小子”也是在中国接受教育,为什么他们就能开窍?

一生能走多远,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培养好的悟性,需要一个宽松环境。凌志军调研的“微软小子”,90%是在“宽松家教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开窍之前,全都没有承受过多的来自外界的压力。

只有三个人经历了“严格家教模式”,且仅仅应用在童年时代,三个孩子都有一个“少小离家”的故事紧随其后:李开复11岁离家,沈向洋11岁离家,张亚勤12岁离家,都脱离了父母的近距离管教,有一个充分发展独立意志的过程。

1972年春天,李开复11岁生日,大哥从美国回来,看到这孩子在严厉管教之下读书,整天被试卷包围,没有时间出去玩,千辛万苦拿回一个好分数,也不知道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忍不住说:“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随后带着李开复远渡重洋。

“生命和自由,正是母亲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李开复说,学生拼命去挣高分,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思考的习惯。他们得到了高分,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微软小子”们用在背课本和做习题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的平均值。其中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拥有广泛的兴趣,而不只是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好好读书,而且一定要读最喜欢的书。不仅关心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而且更关心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事情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他们无一例外地在自己想要做和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5

五点启示

凌志军的研究结论是,我们既然无法改变中国教育,那就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1.考试第一名与日后成就不存在必然联系。好多人觉得考了第一名、进了好大学就是革命到头,其实那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大多数“微软小子”在学生时期并不是第一名,更多地处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们中间流行着“不必在意名次”的说法。

2.抛弃“不能偏科”的旧观念。“一技之长”比“平分秋色”更容易促使一个学生成为“E学生”,尤其是在大学阶段。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追求真正喜欢做的事,这样才可能出类拔萃、独占鳌头。

3.“严格家教”不等于“强迫式家教”。为了父母的期望,让孩子每天处在压力之中——这是强迫;循循善诱,说明社会规范,又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是严格。问题焦点不在于是严格还是宽松,而在于是否承认孩子的天性,是否尊重孩子的兴趣,是否在关键问题上让孩子自己选择。

4.放任孩子的任何兴趣,却不要放任他的坏习惯。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塞给他一大堆知识重要。让孩子先做应该做的事,然后再做想做的事。

5.孩子内心的渴望是永远的向导。通向“E学生”的第一推动力,不是天赋聪慧,不是重点学校,不是名师家教,不是父母的眼睛紧盯不放,有一样东西比这一切都重要,那就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热爱”。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查字典高考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为什么众多高考状元难以成为行业领袖?】相关文章:

寻甸高考文科状元准备孤身进京 打工挣学费

2011年各地高考人数排行榜发布 七成省市下降

全国933万学子今日高考 20省份实行新课改

前教育部发言人:高考使中国学生不会说话

广州2012高考考生不能兼报同批次体育类及理科类专业

清华:明年不公布高考状元分数

悉尼大学认可高考成绩 高一高二学生最受益

27省份结束高考:16个省市区实行自主命题

湖北:高考体检工作将于3月进行

最高调考生:湖北高考状元乘车高调游街引热议(图)

网友关注视频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2019 广西:帅气学霸高考730分 数学英语满分!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外国数学老师挑战中国高考题,一顿“凶猛操作”下来,被虐惨!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2019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高中信息技术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看懂图片,你也会做高考地理题,解析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4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