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6-0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但也常常因为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佳作】
佳作一:高雅与通俗
毕淑敏曾说过:生命之高下并不在于绵长或短暂,而在于丰美和深邃。以命之长短来衡量生命的意义,确实庸俗。若用高雅与通俗来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却是无知的。在我看来,能读出点味道的就是高雅的,与形式无关。
以俗写雅,大有人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人物白居易,用他的笔杆子写出了盛世,道出了衰败;他的诗通俗易懂,但凡读过几首诗词的人都能看懂他的诗。你说他高雅吧,他的诗中却无宝石点缀;你说他通俗吧,他却写出了大半个世纪,写出了百姓疾苦,诗中散发出高雅的淡香。以通俗之词道出高雅之意,这就是雅。能让不少文人学者奉为圭臬,让诗人墨客引为至交,让历史学家研究唐宋沧桑的诗,就是高雅。通俗的作品,能让人尝出高雅之味,品出高雅之精髓。
然而,高雅的作品想写得人人都通俗易懂,却未必行得通。曹雪芹的那句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真真说出了不少读者的心声啊。初涉《红楼梦》,只觉得人名还未记清,故事已发展到高潮。或许吾辈皆浅陋,但不要忘记,现代城市水泥林场里的,可都是些浅陋的人啊。白居易的诗他们或许能哼上一两句,但让他们说出黛玉葬花这句,可真谓难如登天。现代社会有过一般的人是普通知识水平分子,让这些人来读懂被社会学家们作为解释明清社会关系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简直是天方夜谭。《红楼梦》不仅高雅,而且高深,高深得让人望而却步。一步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他写得有多高雅,或多通俗,能让人读懂,爱读,想读,才是高雅,能读出点味道,那就是雅。
繁华逝,铅华尽,能存留的,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的就是高雅。莫言来自乡村,他的文字自然带上了点俗气。可他的作品不但不通俗,还被认作高雅之作。因为他写出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村风味,展现土地力量。摘取诺贝尔奖时,他的言谈如旧,却不自觉地带出了那么点雅,所以说,雅俗之作,不在言谈文字,而在于所写之物是否让人读懂,让人读出味道。
我很喜欢七堇年,她是个网络作家,然而她犀利的文字却能透人心扉,让你看到文学的雅;我也很喜欢七七,她那通俗文字拍出的电视剧,在南非播放,把中国的雅送到世界另一个角落。
我们无法分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但我们能看明白自己的心。读一部文艺作品,不一定要是出自名家,只要你能从中领略不一样的风光景象,在恍惚后大彻大悟,那么这部作品就值得你回味,因为在你认知里,它就是高雅的化身,能读出点味道的,就是高雅。
佳作二:高雅并非艰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很少人能在那一簇剑眉与八字须的注视下仍从容不迫的。鲁迅,以其思想的深刻锐利被历史铭刻。然而,面对如今艰深难读的指责,恐怕也要口中苦涩了。
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文章日益删减,全因中小学生难以品味读懂,我们要试问,诚如周先生这样曾以一笔挽中华波澜的高雅文学家,为何反被避之不及?高雅文学作品,乃至文艺作品,并不是以艰涩枯躁(燥)冠名,只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读,又该如何云读懂,最后只能找个借口,沦陷入浮躁的快餐文化中去了。
就所谓高雅的文学作品来说,因为它们富有丰富的时代精神,意识文化,是现代人塑造人格的重要指标,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我们品味到荆柯(轲)敢于殉国的勇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的周正;梧桐更兼细雨是李清照的凄婉凡此种种,为历史的进程引领了方向,而又为后世人的修身提供了无限的蓝本。高雅文学作品不仅不应逃避,反而应被推崇。
就其对人的指导,我们想到传统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年轻时有幸结识位高僧,得以入寺阅读书籍,在那里,他通读了许多道家秘本,最后,在《金刚经》中参悟了世人无相的真谛。从此四处寻师访道,磨砺修为。中华的传统文学作品可谓浩瀚,南怀瑾也许只望见其冰山一角,但对成人成事,已大有(裨)益。高雅文化大可这样定位,那些真正有神韵,有内涵,而能使人登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都实在有无穷的价值。
而如今,大多人抱怨不会读高雅文化,实则是他们并没有静下心来,高雅文艺与我们所说的通俗文艺不相同,他并不艰深,只不过需要更多的冷静和耐心,你匆匆行走,拥挤于人潮之是,想要去品味高雅,自然是不行的。另外,高雅与通俗的分界也被人界定不清。《红楼梦》、《水浒传》这一类在出世时也被称为流俗,但经历时间考验,却被证明具有巨大意义,学者称,看《红楼》,研究者看到的是淫,而文人志士看到的是情。不会分辨,无法深入,成为一道阻隔人们与高雅的一道分水岭。
高雅文化如光风霁月,淡以修身;如明镜止水,静以为鉴;如青天白日,需纳之于怀。一起品高雅,远尘俗。
佳作三:让高雅浅一度,让通俗深一度
高雅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家看来,它能够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和眼界,甚至能够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然而身位(为)大众的我们是接受不来的。相反,对于那些通俗的艺术作品,却能够使我们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令人遗憾的是它难存于时代这本挑剔的书,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让高雅浅一度吧!那样我们才离你不远。舒伯特有一曲交响曲,它只有两个节奏段,相比别的交响曲,少了一个甚至两个奏段,这毫不削减大众对它的喜欢,一听再听,有的还单曲循环。一些不泛(乏)对高雅崇崇敬的好事者想要补全这首交响曲,然而都以失败告终,不为什么,只因大众继续听他们热爱的交响曲,并不为后来诸多的所谓高雅的版本所捍(撼)动,这首交响曲后来被人们命名为《未完成》,舒伯特的这首《未完成》恰到好处,离高雅浅一点,让人们离它近一点,不失为一首完美的杰作。高雅的作品在大众心中就如同天边那颗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通俗一点的作品又是怎样的遭遇呢?
周国平曾这样说过: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作品并非一问世就是经典,因为它还要经历时间的磨砺。与人们的观点看齐,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然而时间这把大尺却狠狠抽打了我一记耳光。巩(龚)林娜的一首《忐忑》在当年是风靡一时的,广场上的大妈有时也会跟着咦啊地唱。鸟叔的《江南style》也在当年提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使人时不时地连唱带跳地跟从。2016年也有一首挑起大众兴趣的歌曲《孤(狐)狸叫》这似乎都是成功的艺术品,能使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然而却在时间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试问这通俗的作品现在还有人仍存有当年那样的激情吗?
让通俗深一度吧!它能让我们靠得更近。正如上面提及的作品,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这也是人们的心境使然,对所谓艺术作品的看法。
让高雅浅一度,让通俗深一度,这是心之所向。有一首诗句说得好姹紫嫣红开遍,是赋于(予)这般断壁残亘(垣)!由此可见,让高雅浅一度,让通俗深一度尤为重要。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高雅浅一度,通俗深一度】相关文章: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他高考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高校录取,却被导师拒绝!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