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技巧>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决胜的第一要素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决胜的第一要素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5-25

考点简介

中心明确与内容充实,是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属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

中心就是指文章的观点、主旨,在全文的行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与灵魂。所谓中心明确,就是要求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清楚明白而集中的主题思想。表现什么、主张什么,必须是明确的而且要贯穿文章的始终。记叙类的文章,要有一个稳定的思想倾向;议论类的文章,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论点;说明类的文章,要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对象。

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的存在,灵魂的存在才有意义,只有内容充实,有血有肉,中心才能得以凸显。内容充实简单地说就是要言之有物,用有较高质量的材料充分、有力地表现主题。

对于具体文体来说,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刻画人物尽可能做到生动传神,叙述事件尽可能做到波澜起伏。

议论文则要求论证的层次清晰,能围绕观点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力论据。议论要是文章的主体,能选用多样化的材料、灵活运用多种说理方法来证明观点。

说明文在介绍对象时,尽可能地多涉及一些过程、步骤,并且多提供丰富的资料。

考点分析

一、以生活性、思辨性保障内容充实

1.从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似乎每个题目都紧扣社会与生活,如山东卷以孙中山先生箴言为材料,正对应这些年的民国热;北京卷题目则取材于一篇资讯报道,更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除作文材料的生活化,作文要求也强调抒发真性情,表现真自我。另外像天津卷的作文,作文材料以鱼儿的对话切入,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即把话题引向生活实际,让考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这样的作文,对于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的考生来说,更能写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那种依靠对屈原、苏东坡的讴歌赞颂,依靠华美而不知所云的语言内容空洞的文章必将没有市场。

2.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思辨性命题越来越多。比如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浙江卷对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争论等,都充满了思辨色彩。再如江苏省的题目看似适合抒情,其实很多学生忽略了忧和爱之间还有一个与,正是它为考生提供了二者关系思考的空间。不运用思辨能力探讨二者关联,就很难拿到高分。

二、以提高立意难度要求中心明确

2012年高考中以材料作文考查的有北京、福建、上海等七个省市,相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对于材料作文来说,更有利于考生思考和表达,同时也意味着考生必须自己提炼中心,并紧紧围绕中心行文。这就提高了对考生审题立意的要求。

2013年的高考作文会更加关注社会生活,给考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充满思辨的空间。那种从身边细微之事出发,写出触动心灵的文章,更会受到大家的推崇。

考点突破

一、怎样做到中心明确

1.意在笔先,加强审题。动笔之前先确立中心。高考作文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常常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弱水三千,只取瓢饮,只选择某一个角度立意。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通过文章告诉别人什么?并从始至终紧紧围绕这点行文。为了能保障这个中心不被中途替换,最好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列出来。

2围绕中心,选材精当。中心确立以后,就要围绕中心取材。和中心无关或关联不紧,即便是材料再好也要舍弃。材料选好之后,还要在材料和中心之间,选好准确的关联点切入。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片段都必须为中心服务,受中心的节制。

3.明确交代,一目了然。考场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阅卷教师在短时间明白你的意图,所以要把主旨句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就位置而言,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尤其是开头更佳。

4.处处志之,重复点题。《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怕以后找不到路,从桃花源出来时处处志之。考生可以学习他的做法,在文中处处设立标志,让题目或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不断出现,尤其是每段的开头要点到中心。这样不但可以强化评卷教师的心理感受,还可以提醒自己避免行文过程中偏离题意。

记叙类文章,要善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精当的议论和抒情,以此点出事件的意义,或者干脆在开头先交代一段感悟文字,然后引出主体事件。议论类文章,要将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旗帜鲜明地摆出来。

5.巧用两记,弥补含蓄。如果考场上作文已经完成,写得比较含蓄,担心别人看不懂你的写作意图,可以利用在文末跟一个后记来弥补。同样,如果想以文章的意蕴取胜(由于考场作文情况特殊,不建议如此),不妨在正文前加一个题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题记后记泛滥,大家最好不要采用此种方式,主旨明确的作文尤其要尽力避免。

二、怎样做到内容充实

文章内容的充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文章材料充实。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呢?

1.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1)关注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切材料的来源。虽然高中生活三点一线,相对枯燥,但是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地把生活中的见闻、感触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写作时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

(2)广泛阅读。广泛阅读也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像《读者》《青年文摘》《视野》等报刊杂志上有很多文章,都有可借鉴之处。平时常读常背,写作时,自然就会用得上,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挖掘课本。高中有五本必修教材和大量的选修教材,这些教材里的选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而且大都根据一定体例编排成单元,比如月是故乡明是一组有关乡思的文章,更便于考生积累材料。另外还有大量的练习题、读本等也可以帮助考生积累材料。

2.选择使用有原则。对材料的占有当然多多益善,但是在选择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原则:准确、典型、新颖。

(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所选材料要和中心紧密相关,能准确无误地表现主题。如果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甚至无关,就会导致中心、材料两张皮,阅卷教师看了自然会感到空洞无物。

(2)典型性。典型材料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材料就是同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资料。这样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也就具备巨大的说服力,运用此类材料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3)新颖性。新颖性是指材料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这类材料可能是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带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旧材料。如果材料旧却又老生常谈,或者,材料虽新却严重撞车。由于不能给人新信息,所以也就不会让人感觉到内容充实。

考点演练

练习一

据统计,中国四大微博门户网站用户已经超过4亿。我们在感受着微博上随手解救被拐儿童随手送书下乡等微公益积聚成社会大爱。同时也看到有些微博不顾他人隐私的曝光,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微博的这些问题,有人说作为微博用户,加强自律,懂得对微博自由的追求,也意味着对自律责任的承担。也有人指出,传统媒体的约束方式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而微博的约束更多靠自律,缺少他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

【写作指导】材料借助于微博探讨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是典型的材料式关系型作文命题。

1.吃透内涵。自律即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律是指非自愿的,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

2.推断对立面。与自律相对的不是他律,而是自我的放纵。如果置自律于不顾,自我放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面对法律的惩处,不得不接受他律。

他律的背面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们习惯于反抗他律,却不知缺少了它会伤害他人,但是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否则就会践踏他人的自由。

构思时如果能够写出自律背后藏着的自我放纵,他律背后藏着的维护他人自由,以反托正,正反对比行文,文章可能会成为上乘之作。

3.理清关系。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条件,正是因为有外在的法规、习俗、舆论的存在,我们才会管制自己做到自律。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

自律又是他律的极好补充,把他律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动遵守这些规范,这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样重大。

可以提出以下观点:

1.社会文明的形成离不开自律。人人自律则他律远离我们。

2.社会绝不能仅仅依靠自律。一个有助于自身正确成长的良好的纪律,包括外在的纪律(他律)和内在的纪律(自律)。他律和自律,正是微博等媒体的两侧护栏,也是我们和谐社会的两大保障。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够反映出自律和他律的交织,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光凭自律生存,同样,也没有人是全部依靠他律,没有任何自律。

练习二

有人说:不放开眼界,哪来境界?也有人说:不拓宽心路、提升境界,就很难打开眼界。

请以眼界与境界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广度和宽度。境界是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眼界向外拓展引申,可以指人的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笔财富,也可以指人生的志向、目标。眼界和学问、阅历有关,而境界却和心灵有关。

这个关系型话题,我们可以从二者的轻重、先后、并列、正反、条件、因果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可有以下立意:

1.放开眼界方能提升境界。眼界与境界是在反复锤炼中形成的。许多著名人物,之所以常有不同凡响的见解,都是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的,在修炼中不断升华的。正是宽阔的眼界为他们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正是崇高的境界为他们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2.放开眼界未必就能提升境界。眼界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宽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人知识全面、阅历丰富,从而让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做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眼界的宽广人们容易达到,而一个人的境界却可遇不可求,更不能说是有眼界就有了境界。

3.提升境界方能打开眼界。做人的高远境界要通过心灵的感悟,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境界高的人品位自然不凡,而眼界自然就高,与众不同。

另外也可以提出提升境界未必就能打开眼界提升境界一定要放开眼界?等论点。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决胜的第一要素】相关文章:

2014高考作文真题猜想:“朴与华”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指导之睁眼与闭眼

2014高考作文真题猜想:“远与近”

2011年高考作文提分决窍之紧紧围绕话题

2011年高考议论文作文写作指导之论据分析的方法

2014高考作文真题猜想:“花瓶”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的阅卷流程与作用标准

2012年高考作文最新教育类素材:穷县办富教育

名师指导:高三语文作文和文言文常见问题

网友关注

2010北京高考策略:数学的十三个核心考查点

2010高考第一轮复习:高分经验30则

高考生进入心理高原期:专家支招四方法

2010北京高考策略:如何让生物复习事半功倍

2010高三生如何利用寒假成功“追分”

高考冲刺:高考生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二轮复习9科全面提升手册(方法、资料汇总)

高三备考经:早做规划提前演习

名师传授答题经验:高考英语考试如何分配时间

2010北京高考策略:名师教你9门学科各个击破

“后一模考”时期 高三生如何看清语文英语学习方向

专家指导:2010高考“一模”后高效提分有绝招

2010北京高考策略:三招搞定高考政治复习

2010新年复习指导:高三生怎样制订新计划

高考答题技巧:如何拿下80%的分数

距2010高考两个月 考生应该如何自主复习

独家:2010北京市海淀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分析

2010北京高考策略:迎战地理五大黄金法则

2010高考冲刺:考生复习要有“五心”

高三生进入四月以来成绩下滑该怎么办

2010英语答题技巧:完型填空忌“边读边选”

2010北京高考策略:四招教你搞定历史复习

2010北京高考策略:物理备考的四大看点

2010北京高考一模考试数学解析

2010高考:如何用最后时间以最佳状态迎高考

2010北京高考策略:透析化学命题

高三复习备考:偏科生的备考策略

高考前60天的三大高效复习建议

2010年应考指导:一模过后各科如何备考

专家提示:北京二模考试时间和十大注意事项

网友关注视频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这!就是专业 第36集 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专业

高考同学看过来,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奥数1

招办面对面 第76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2019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16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外国数学老师挑战中国高考题,一顿“凶猛操作”下来,被虐惨!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