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高分经验>高考经验分享:文科生挑大学应该重视什么

高考经验分享:文科生挑大学应该重视什么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5-19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这句话代表了民国教育家的风度,也是清华大学的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文科生,选择大学,由于专业相对来说没有理工科那么实用,所以对校园环境、学校的历史传承和人文素养教育应该特别重视,如何选择一所适合你的大学,让自己的青春四年不虚此行,的确是一门学问。

硬的重要,软的更重要

说到大学校园,我脑海中浮现出几个经典的意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贾平凹“未名的人游了未名的湖”,武大绚烂的樱花,南开白色的周恩来像,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燕山大学等,青山与校园合二为一的湖南大学、香港大学……环境可以塑造人,人可以改变环境。在长期的互动中,仿佛就连沉默的钢筋水泥也被印刻上了各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气质。

大楼重要,大师更重要;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对一个学校的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还是它长久积淀的特有气质和深厚底蕴。有人说北大学子仿佛一柄锋芒毕露的青虹,清华学子就像削铁如泥的利刃,复旦学子宛如轻灵飘逸的短剑,而南开学子更似朴实沉稳的玄铁重剑。从这些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大学子宏大的气魄,清华学子锐利的气势,复旦学子灵透的气场,南开学子沉稳的气度。《》记者张国这么表达对母校的爱恋:“拿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作比喻,南开是那种拈花而笑的隐者。南开人很少有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不羁狂放——但是南开人一样可以自豪地说:‘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份气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南开精神的一脉相承,来自于大师们对学子润物无声的滋养。管理学家罗明锜先生去缅甸打过日本,80多岁仍站在宣讲南开精神的第一线,常常当场做数十个标准俯卧撑;化学家申泮文先生从西南联大走来,90多岁高龄“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闸”;百岁经济学家杨敬年先生90岁后翻译《国富论》,成为畅销书,现在每天上午还坚持做十个深蹲,见到来拜访自己的八十多岁的学生们,他一张口不是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就是苏轼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思路清晰,谈吐明朗。

当然,很多高校都有这样的大师、名师。以笔者眼界而言,北京大学的朱光潜先生曾为一个办入学报到手续的新生看了一下午的行李。为鼓励学生在学术上厚积薄发,季羡林先生曾俏皮地说:“写论文就像是尿尿,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师们温和平静的心境和豁达幽默的人格。高山仰止,大师楷模,足以垂范后学。在我看来,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点滴故事才是大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才是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于文科考生,这种高校内在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扬,正是大学“止于至善”的要义所在。

北上广人杰,云贵川地灵

跟其他省份水平相当的大学相比,北京、上海高校的录取线往往要高出来好多。一方面,这一现象反映了广大考生对北京、上海等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认可和理性抉择,因为你读大学的城市有可能就是你一辈子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另一方面,这种群集效应也反映了考生盲从父母、社会等外在因素而随大流、赶潮流的非理性行为。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是扎堆北上广,还是另辟蹊径选择二线城市,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爱人是青海人,成绩中上,典型的射手座,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吃货和玩家。虽然她高中是理科生,最后学的是工科专业,但是她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她主要考虑了四个因素:交通、饮食、气候、风景。也就是首先考虑了学校所在城市是不是“好玩儿”,学校的基本面反而考虑得较少。她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学,并对自己的大学很满意。让她永远难以忘怀的,恰恰是成都的美食、四川的美景以及有利于皮肤和身材的天府气候。

国际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做比较优势,即使是最穷的国家,它和最富裕的国家之间也存在进行贸易往来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就来自于各自禀赋不同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同样,不同地域的大学,也都有其吸引我们的特质,有的是地理方面的,有的是学科方面的。所以,我们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这所学校是不是“985计划”,是不是“211工程”,也不能只考虑四年后的就业,更要考虑自己具体的真实想法。因为大学文科不像理科的应用性那么的立竿见影,理科很多情况下是在学一门手艺,文科更多的是在熏陶一种素养,一种更为健康的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你热爱冰雪世界,恰恰又喜欢哲学思辨,黑龙江大学欢迎你的到来;你要想研究甲骨文,研究先秦历史,最好的选择就莫过于郑州大学了;你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我看云南大学就非常合适;你将来想从事旅游行业,海南大学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所以,建议文科考生下工夫去发掘一下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高校的特质,如果两者的匹配度很高,那就有足够的理由做出选择。

带数学的好,不带数学的或许更好

对于大多数文科考生而言,数学是选择专业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很多高中的文科生,都是出于数学成绩相对短板而选择文科的。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文科考生可以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这类专业一方面就业相对容易,一方面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也比较高。当然,竞争也相对激烈。不想继续学习数学的同学,也有很多的专业可以选择,比如法学、政治学、文学、外语、历史、哲学等等。

即使在经济管理学科里面,也有很多的门道需要了解。以工商管理大类专业为例,不同专业培养的学生气质也不一样:市场营销的学生往往相对外向,会计专业的较为内向,工商管理学生专业基础宽厚俗称“万金油”,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专业性较强。经济类也是这样,金融很热,经济史很冷,但热的不一定适合你,冷的有可能你很喜欢,都是因人而异、相对而言的。

报考什么专业,第一还是要考虑自己的特点。无疑,经管是热门专业。我们不能因为热门就不加分析地跟风,还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我当年特别想学习中文或者是英语,但是被我父亲给制止了,最终让我报考了经济学,他的理由貌似很充分:“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学经济也可以学习语言,学语言你能掌握经济吗?”只要你知道“专业”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我爸爸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我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平平,某种程度上也跟经济学不是最适合我的专业有关系。

文科生在大学学习一些除经管外的人文社科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本科学的经济学,研究生阶段攻读美学专业,因为我觉得应该关心一下人生、关心一下幸福。我认识很多同学,本科学的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阶段又回归到了文学、历史,甚至是导演学(著名作家张洁也是从经济学转移到文学)。实际上,大学文科专业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很多高校现在都在尝试着进行按大类招生,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大类招生,甚至是只分文理两类,然后再细分专业。对于文科生而言,基础性的、常识性的知识对一个文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史不分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左手职业,右手兴趣

我认识一个博士研究生同学,会计学专业,她在一次讨论会上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会计学。此言一出听者都非常震惊,不喜欢一个专业居然可以一直忍受到博士阶段,甚至是以后一辈子都要跟会计学知识打交道。她说她最爱的是文学,文学中最爱的是诗歌,这就更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了。

我们知道,在专业选择方面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则,一个是职业驱动原则,一个是兴趣驱动原则。职业驱动有一个价值取向,很简单,人总是要吃饭的嘛,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追求生活品质。兴趣驱动的作用机制就要相对复杂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一个人创造力最根本的原动力。如果你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那就是善莫大焉了。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我们鼓励爱我所爱、学我所学,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另一方面,我们也提倡左手职业,右手兴趣。通过业余爱好,来弥补专业学习和工作无法带来的人生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学经济学就有一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感觉,因为我的选择可以说是“父母包办婚姻”,但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经济学家也是文学高人,经济学理论的终极旨归和文学艺术是一样的,终极关怀都是人的福祉、完满和自我实现。

前面提到了选择大学时候的比较优势理论,同样,在选择专业方面,考虑到职业和兴趣两方面的因素,我们也可以放宽视界和选择范围,本着知己知彼的出发点,“剑走偏锋”,慧眼独具,发掘出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我一个弟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结合国家文化大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他个人擅长写作的优势,我建议他报考北京印刷学院,学习出版和编辑方面的专业,结果他学习成绩不错,工作也落实得很好,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正确性。性格相对安静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图书馆学和档案学,这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分数要求较低,而这几年的就业也非常不错。现在的”90后“比较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也向往自由和创意的工作与生活,那么,选择农业、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的有关专业,将来工作能够进行一些田野调查和野外作业,无疑也是一个很诱人的方向。所以说,专业选择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挖。

【高考经验分享:文科生挑大学应该重视什么】相关文章:

过来人分享:高分考生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高考过来人分享:高考高分生的复习法宝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打开高考黑匣子:怎样从北京四中到清华大学

女生寝室7人高考均分766 休息好才能学习好

2016高考经验:各科选择题满分答题技术(二)

高考冲刺复习指导:归纳听课 心态平稳

河南高分考生626分:谦虚平和 适应性强

高三过来人:听课记笔记也是一门学问

高考自强之星:苦寒中苦读成才

网友关注视频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武汉美术高考

体育大杂烩 第2217集 太厉害!马龙登上全国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