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5-19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前的一两天是最难熬的日子。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过度紧张不好,于是会鼓励学生去“放松”,但这时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过度放松的状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反倒不适应。
所以,往年不少考生在停止学习后于是产生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家长们往往认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这种过度放松还可能会导致“手生”,考生真正拿到高考试卷时会一下子找不到感觉。
建议就算是放松,也不要玩电脑,不参加较为剧烈、体能消耗较大的文体活动;避免恶性刺激,以免在大脑中留下恐怖的阴影。在学习的间隙,适宜选择打打球、散散步、逛公园、去钓鱼、看电视、听音乐、理理发、聊聊天……这些舒缓、安全的放松方式。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适度紧张能让人保持兴奋性和警觉性,可避免考试出现马虎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笔误等问题,能让考生发挥出最佳状态的水平。
但是,如何保持“适度紧张”?
调节生物钟,进入全真模拟状态是很有效的方法。在考前应当按照高考的时间表调整作息时间,改变复习期间的“夜猫子”生活习惯,这样到高考时才能适应考试时间,保证精力充沛。不要熬夜也不等于过早睡觉,特别是对于不习惯早睡的同学反而会因此受到负面的影响。比如有的考生头天晚上8时就上床躺下了,可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失眠了,越是紧张越睡不着。
要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开始复习,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和高考时间程序表一致。这样到高考的那一天,能顺利进入考试状态。复习可以是课本,也可以是模拟试卷。如果是试卷不要选择太难的,简单的试卷有利于建立自信。
这几天要是仍做大量的题会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紧张的忧虑。就像在体育比赛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是很必要的,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但量不宜大,时间不宜长,上下午各复习两个小时即可。
其余时间可以按上面介绍的,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模式。读读报纸杂志、看看电视,也是放松的选择,在放松同时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有了这样的心态,相信你一定会是高考的“胜利者”。
【专家指导:高三生如何克服莫名的恐惧】相关文章: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