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总复习>高考语文复习方法>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5-09-23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和注释;

2.分析意象;

3.品味意境;

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

2.辨析表达技巧;

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概括主旨;

2.联系背景;

3.分清主次;

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张亿知足常乐!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相关文章:

2015高考备考:高考语文130分答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

全面出击:六大答题技巧完胜2010高考语文

名师指点:高考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语文一模测试考场技巧——考试答题三部曲

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及应试技巧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高分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4年成人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201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标签:高考 语文]

网友关注视频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招办面对面 第76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这四首励志歌曲,送给为梦起航的高考学子们,听完心潮澎湃!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老外:外国理科高材生遇到中国数学高考,看到题目狂喊:NO!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外国数学老师挑战中国高考题,一顿“凶猛操作”下来,被虐惨!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武汉美术高考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这!就是专业 第20集 长沙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