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资源网>普高版教师用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高二历史电子书: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用书 第二章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高二历史电子书: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用书 第二章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09-10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克伦威尔等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此对学生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2.通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念。

教学要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3.都铎王朝的统治

4.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

2.苏格兰人起义和革命的开始

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

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原因和阶级基础。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是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原因。第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议会斗争、英国内战、共和国的建立、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到光荣革命,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才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论对本国还是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第三,1688年政变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特别是《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本节的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及其对发展资本主义的影响。

本节的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四个问题:

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教材从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的影响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英国的海外活动,使英国逐渐变成了大西洋航运的中心。在殖民掠夺的过程中,比起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更加重视通过扩大市场,掠夺原料,用以强凌弱的不平等贸易来获取惊人的利润。英国这种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进行掠夺的手段,使得被称为英国民族工业的传统部门──制呢业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在英国的制呢业中,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进行经营的手工工场。在手工工场中新的剥削方式随之产生。手工工场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手工工场工人的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制呢业手工工场的发展也影响了其他部门。采煤、炼铁、造船等部门,也采取了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手工工场的发展影响到农村,在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圈地运动,产生了一批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牧场主和农场主采用了雇用工人的剥削方式,农业工人随之出现。

2.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形成。新的阶级和集团的出现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通过16世纪英国的海外掠夺、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农村的圈地运动,英国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金融家、银行家、商业资本家和工场主,都拥有大量的资本并投资于手工工场,他们在社会中有着同其他阶级不同的利益,从而形成了新的集团,新的资产阶级出现了。在农村中,出现了一批经营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他们中有的人还经营工业和商业。他们也拥有资本,同资产阶级有着相同的利益,为了将这些人同封建贵族加以区别,他们被称为新贵族。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3.英国都铎王朝的统治。从1485年开始,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历代国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利一世、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又比较弱小,他们还需要依靠封建王朝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都铎王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一方面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发动宗教改革,包括设置惩治不顺从的贵族的法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宣布英国国王为教会首脑等,这些措施都起了削弱和限制旧的封建势力的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扩大英国的实力,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鼓励航海业发展,扩大海外贸易,以便进行海外掠夺;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海上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英国的实力,而且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都起了促进作用。

4.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这个自称将生命与贞节奉献给大英王国的女王逝世。她终生未婚,死后无嗣,依照其父亨利八世的遗诏,本应传位给外孙女玛丽斯图亚特,但她在苏格兰亲政时已于1567年被废黜,后又被处死。这样依照规定就传给了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斯图亚特家族开始统治英格兰。詹姆士六世在英格兰统治时被称为詹姆士一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历经了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统治。詹姆士一世在苏格兰统治时,以压制新教和奉行君权神授而闻名。他亲自写过《皇帝之天赋本能》和《自由君主制之法则真谛》两篇文章,它们不仅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到了英国以后,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变本加厉地维护和推行这种封建专制思想,鼓吹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所以,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国王还可以任命亲信把持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或给予少数人贩卖某种商品的特权,而这些拥有特权的人甚至控制着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宗教上,詹姆士一世信奉的是天主教,在苏格兰他曾压制新教,统治英国后,他看到英国国教中还保留有许多天主教旧习,而且英国国教当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于是,他改变作法,以尊奉国教为名而不断地恢复天主教的一些教义和教会的礼仪。所以,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严厉地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矛盾,造成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

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已经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在议会中,他们指责国王的专制统治政策,特别是利用议会有权批准征收新税和特别税的传统权力,同国王进行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议会形成了反对派。这使查理一世的专权受到了威胁,他绝不能让这种现象存在下去,终于在1629年解散了议会。

2.苏格兰人起义和革命的开始。斯图亚特王室虽然统治着苏格兰和英国两部分,但两国并未合并,苏格兰保持着独立性。英国的宗教改革使苏格兰宗教也受到影响,苏格兰也出现了清教徒,并在教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637年,查理一世命令苏格兰必须采用英国国教祈祷书,这对于要保持苏格兰独立性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而对于清教徒来说更是一种强行污辱。苏格兰人为了保护本国的独立性和保护自己的信仰,举行了起义。起义军一直打过边境,占领了英格兰北部的一些地区和纽卡斯卡城,这种局势严重地威胁着查理一世的统治。

为了讨伐苏格兰人的起义,需要大批经费,查理一世在财政问题上本来就已捉襟见肘,现在的处境更加窘困。他曾强行借贷,但收效甚微,并引起更大的不满。这就迫使他只能召开议会,以合法的形式来筹集经费。议会召开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的代表,首先要求的是限制王权。这一要求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这样,资产阶级利用议会合法斗争形式进行的革命开始了。

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查理一世不甘心和平地走下历史舞台。在议会中,国王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反复的较量后,最终在1642年挑起了内战。在议会军同王党军的斗争中,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逐渐取得了重要地位。克伦威尔在第一次内战中,指挥议会军取得了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击溃了王党军主力。第二次内战中,在普里斯顿附近再次打败王党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而结束了内战。战败的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当时英国处在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下,旧贵族、保皇派的势力也十分强大,对如何处置查理一世的问题展开了复杂的斗争。直到1649年元月,下院才通过审判国王的决议。1月4日,下院宣布国家的权力源于人民,人民选出下院,就是授权由议会管理国家。这就意味着否定了君权神授,把查理一世从神坛上拉了下来。20日开庭审判;30日在伦敦处死查理一世。

关于克伦威尔的统治,教材侧重于克伦威尔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作用的分析。当英国建立共和国后,国内外的局势都非常紧张。在内战期间,英国经济受到一定损失。内战结束后,阶级矛盾并未结束,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并未停止。在国外,荷兰乘机抢走许多海外贸易。爱尔兰还拥立查理一世的儿子为王,称查理二世;苏格兰也支持查理二世。在这种形势下,克伦威尔等人掌权后,对内:在政治上以武力维持统治,镇压了许多持不同意见的势力;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英国资产阶级早有征服爱尔兰的企图,此时,以爱尔兰拥立查理二世为借口,1649年由克伦威尔率兵征服爱尔兰。1652年,在打败苏格兰后将其兼并。针对荷兰的海上优势,英国于1651年公布《航海条例》,以限制荷兰的发展,又于1652年进行了第一次英荷战争,以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因此,总的来说,克伦威尔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共和制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封建君主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批判,旧势力没有被铲除,再加上克伦威尔本人也逐渐擅权专断,好大喜功,1653年他被宣布为护国公,并先后多次解散议会,成为了军事独裁者。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其子曾继任护国公,但他既没有克伦威尔的威望,又没有其父的才干,因而引起军官们的不满,他被迫下台。高级军官都想独揽大权,他们的明争暗斗使政局极为混乱。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和赞同的态度,斯图亚特王朝得以复辟。复辟后的王朝不仅推翻了原先的诺言(见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布雷达宣言》),还实行反攻倒算,进行残暴的统治,使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逐渐地被否定甚至丧失。这种倒退使政治斗争又趋于尖锐。詹姆士二世继位后,继续执行反攻倒算的政策,而且还要恢复天主教,这意味着要夺回革命进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天主教会中所获得的土地,而且要推翻英国国教所取得的统治地位。这场政治上的角逐必然在议会中反映出来。当时议会中正围绕着王位继承问题形成了两派──辉格派和托利派(这就是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它们被称为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詹姆士二世老来得子,而王后又是个天主教徒。面临这种新局面,议会中的两党都明白,等到小王子长大继位之时,必然信奉天主教,这样,天主教统治英国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两党向詹姆士二世之女玛丽和女婿、当时的荷兰执政威廉发出邀请,请他们赴英执政。威廉得知后急忙宣称,到英国后将全力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和议会,这自然得到了英国国教徒、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等的支持。1688年11月5日,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国王派出军队,可是他没有想到军队将士已不再听从他的命令,最后,众叛亲离的国王被迫逃往法国。12月18日威廉进入了首都伦敦。这次政变没有经过战争、没有造成伤亡,就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所以被英国人称为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决定,威廉和玛丽共同即位。威廉称威廉三世。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他们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教材以资料的形式对《权利法案》做了介绍,其中摘录的内容,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例如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依照教材可以从三方面分析:第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以光荣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任务。玛丽和威廉三世虽然仍属于斯图亚特家族(后为汉诺威家族),但是,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君主制已经被推翻了。第二,这次革命对英国本身的影响很大,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第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从此,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教学建议

一、讲述本节教材用1课时,建议教师:

1.由于本教材是在初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所以,在讲授时要注意高中教材的特点:精简过程而偏重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时,要注意革命的发展阶段和重大事件,可以将初中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资产阶级革命简表做成幻灯片予以介绍,以利于回忆和掌握,但是,绝不能再详加介绍和补充过多内容,否则会冲淡讲课重点。

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一目中,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可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阅读,并分析其特点,以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本目中的小字部分,教师可以指出,要注意非国教徒中的一派是清教徒,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清教徒的主张,加深理解和区分概念。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目中,第一段小字追溯了英国议会的出现和传统的权力,教师点到即可。教师在讲授正文中辉格党和托利党时,可渗透部分注释中的内容,指出两派就是后来的保守党和自由党即可,对两派的分歧不必去讲。对摘录的《权利法案》资料,可采用先阅读,后提炼的方式,提炼出哪些部分内容是限制王权,哪些部分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议会的权力。最后让学生举出议会的权力已经开始大于王权的内容。

二、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目时,建议教师:

1.要注意这场革命所处的整个时期的特征。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从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封建势力还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资产阶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这个总特征,就容易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出现的复辟、甚至倒退。因为这正是两种势力长期、复杂较量的表现。英国资产阶级就是在这种复杂形势下,通过本身的努力,经过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的形式,使资本主义在本国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认识。同时,掌握总特征还能加深对教材以后部分内容的理解。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从整个欧洲看,并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的整体格局。所以,在百年之后才出现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2.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几个内容。例如,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同属于封建专制的王朝,但是,在客观上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又如要区分开罗马天主教和英国国教。还要认识非国教徒并不是指罗马天主教徒,而是在新的宗教运动中形成的,而清教徒是非国教徒的一部分。

三、新课讲完后,可作如下小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更加尖锐。在英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和反复,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制度。英国资产阶级所进行的这场革命,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附一: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选择题 1.C 2.A

二、问答题

1.简述16世纪到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的重大发展变化。

答:16世纪到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的重大发展变化是:在经济上,手工工场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从封建经济中兴起并得到发展;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在阶级关系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及工人和农业工人。在政治上,16世纪,都铎王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削弱旧贵族的势力,进行了宗教改革,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使英国实力增强,并成为海上强国。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的严重障碍。

2.简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见教材)

三、阅读与思考

1.在同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答: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

2.试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政治体制作一简要评价。

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附二:本节参考书目

《简明世界通史》(李纯武、寿纪瑜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世界史近代史编》(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北京铁路第三中学 高级教师 金汉鼎)

资料和注释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圈地运动

中世纪,在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过地主圈占土地的现象。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进行圈地。最初,贵族地主只是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一些新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辛辣地斥之为羊吃人。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公开支持圈地,促使圈地运动的规模更大。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日增;贵族地主为了生产更多的肉类和粮食供应城市,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加速进行圈地,出现了圈地建立大农场的热潮。直到1845年,英国的圈地运动才逐渐结束。圈地运动以英国最为典型,但在欧洲大陆也曾先后出现过,如德意志、法国、荷兰、俄国和丹麦等。欧洲大陆的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18、19世纪。圈地运动以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它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积累了原始资本,并为资本家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

都铎王朝

1485年,亨利都铎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亨利七世依靠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建立了强大的王权。同时,他支持本国工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保护对外殖民和海盗活动,维护了国家统一,积聚了大量财富。在都铎王朝时期,进行了宗教改革,英国国教建立起来;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圈地运动进一步盛行;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海军,建立了海上霸权;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人口逐渐增加。在这一时期,人文主义也在英国流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T莫尔、英国唯物主义的早期代表F培根、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等。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无嗣,都铎王朝结束。

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家族起源于法国的布列塔尼。12世纪初,斯图亚特家族迁居英国,该家族的一名成员被苏格兰国王任命为宫廷总管斯图亚特,此后,该家族世代继承这个职务,即渐成其姓。14世纪初,斯图亚特家族的瓦尔特和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的女儿结婚,其子在1371年继承罗伯特一世为苏格兰国王,即罗伯特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苏格兰。1503年,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四世与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女儿结婚。其后裔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在1603年继承英国王位,成为英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光荣革命后,斯图亚特家族的玛丽和丈夫统治英国,他们死后无嗣,王位由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1714年,安妮去世,无嗣,英国王位传给斯图亚特家族的远亲德意志汉诺威的乔治继承,是为乔治一世,汉诺威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航海条例

这是英国为打击海上贸易对手,发展自己的航海力量而颁布的贸易限制法案。1381年,英国就曾颁布过最早的航海条例,后来,又陆续颁布过几次,但都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真正发生效力的是17、18世纪颁布的航海条例。1651年10月9日,为了打击海上竞争劲敌荷兰,取得海上贸易霸权,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这次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是:亚洲、非洲或美洲的商品,必须使用英国的船只,才准许运入英国、爱尔兰与英国的殖民地;欧洲商品输入英国、爱尔兰和英国殖民地,必须使用英国船只或原商品出产国的船只运送;英国船只运载的商品,必须是由原生产国运来者;盐和鱼类必须由英国船只运入方准予进口,上述产品只能由英国船只装载,才能从英国及其领地运出;英国境内各地之间的贸易必须留给英国船只经营。此条例各条均针对荷兰,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荷兰自然不肯接受此条例的约束,因而引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1661年,英国再次颁布航海条例,重申了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于是,1665年,英荷爆发第二次战争,英国战败,航海条例有所放宽。1651年以后颁布的航海条例是为了垄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维持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依赖,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1672、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到1849年,大部分航海条例已经废除。1854年,外国商船也可以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辉格党和托利党

辉格党和托利党是17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两个正在形成中的政党,当时,它们实际上还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政党。辉格一词起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托利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1679年,当议会讨论詹姆士公爵(即后来的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时,议员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赞成的人被对方称为托利,反对的人则被对方称为辉格。渐渐地,双方各自都以此自称。后来,双方的观点都发生了变化,辉格党对君主不再持完全的否定态度,因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的权力已经受到种种限制;托利党也逐渐改变了坚决拥护专制君主制的立场,因为他们几次恢复旧王朝的企图都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而失败。久而久之,国王发现,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当其中一个在议会中占多数时,就最好任命这个党的成员为内阁大臣,内阁就不会同议会闹矛盾。18世纪上半期,辉格党在政治上占优势,是议会多数党,故此,辉格党执政近半个世纪。18世纪后半期,托利党才得以执政。工业革命以后,两党的主张发生一些变化。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托利党改称保守党,辉格党改称自由党。也有人认为托利党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英国的议会选举情况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选举仍然实行沿袭已久的传统选举制度。当时,选区不是按照各地区人口数量平均划分的,有关选举权的规定在各地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自由产业所有者年收入在40先令以上者才有选举权。但是也有例外,在包括威斯敏斯特选区在内的12个选区,就实行与成年男子普选权相近的选举制。当时的选举虽然是在公开方式下进行,但普通选民很容易受到有权势人物的影响。由于议会有很大权力,所以许多有权势的人物都想尽办法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他们操纵舆论,贿买选民。1689年,哈威斯一位贵族为了当选议员,用了8镑6先令8便士的钱去贿买;1727年,一位伯爵为了在议会获得一个议席,花去了900镑。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一个议席标价为1 500镑;到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涨到2 000镑。这些有权势的富翁为了能进入议会,依仗自己的财势,到处拉选票。有人统计,在18世纪中期,有106名权势人物操纵了192个议席的选举。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插图说明

1653年以后,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权势与日俱增。虽然人民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被镇压下去,然而,人民的不满情绪仍然广泛存在。经过一再清洗的议会很不得人心,同时又要同克伦威尔及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在这种形势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使自己的既得利益得到可靠的保障,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来镇压一切不满的表现。于是,权势地位空前强大的克伦威尔便成为他们瞩目的人物。1653年4月,克伦威尔领兵进入议会,驱散了不够驯服的议会。本图就是克伦威尔领人进入议会的情景,当时,克伦威尔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对那些不肯服从的议员嚷道:恶棍们滚开!7月,克伦威尔特别挑选了140名议员组成了一个小议会。克伦威尔希望这个小议会能成为他的驯服工具,但是,小议会中仍然还有人提出了一些相对激进的社会改革要求。克伦威尔非常不满,在对它施加压力无效后,于当年底迫使这个议会自行解散。共和国从此名存实亡,克伦威尔建立了自己的独裁政权。

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苏格兰人民起义两次内战的进程克伦威尔

詹姆士二世威廉奥伦治

参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

《权利法案》

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宣告: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之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判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没收财产所作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彼等(即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并主张、要求与坚持上开各条为彼等无可置疑之权利与自由;凡上开各条中有损人民之任何宣告、判决、行为或诉讼程序,今后断不应据之以为结论或先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相继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政府大臣、法官,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和媾和等。英国国王还是英联邦的元首,现在英王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及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主要在下院。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18世纪以来,英王从来没有否决过议会通过的法案。但是,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在中世纪早期就曾有一个由大贵族和高级僧侣组成的所谓大议会,协助国王处理国事。后来,一个由大约二十人组成的枢密会议逐渐代替了大议会的职能。枢密会议成员协助国王制定政策,并向国王提出建议。后来,枢密会议的成员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低。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时,枢密会议已经把一些具体工作转给它的一些下属委员会来负担。同时,在枢密会议内,一些与国王关系密切的人形成一个非正式的小集团,他们商议一些具体、切实的事情,向国王提出建议,原来的枢密会议逐渐形同虚设。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与这个小集团在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特别是外交问题的意见。当时,这种会议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意思是在小的密室中举行的会议,小集团成员即内阁成员。不过,在1714年以前,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它只是少数主要大臣参加的会议。后来,到了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1714年以后,国王也没否决过内阁的决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

【高二历史电子书: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用书 第二章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电子书: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用书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高二历史电子书: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用书 第一章 ★第一节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高二历史电子书: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用书 第一章 第二节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高一历史教案:第五章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02:边城

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册05第二部分

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册01第二部分

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册08第二部分

高一英语单词vacation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标签:历史,高二,人教版,试题下载,]

网友关注视频

葛军大爷怒了:高考我出了个小学数学送分题,你们跟我说不会做?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高中信息技术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体育大杂烩 第2217集 太厉害!马龙登上全国高考作文题

知道班里的高考成绩后,山东班主任气吐血了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2019高考语文全国2卷小说阅读解析

2019高考数学第四题技巧秒出答案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女儿高考作文只得5分,怎料妈妈一听作文题目,瞬间懂了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高考帮:招办面对面 第55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