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7-09-21
武汉工业学院,这个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正在筹划第四次更名。该校计划在2009年更名为武汉工商大学,但遗憾的是此校名并非该校最想要的,最想要的却是他校过去用过的校名“武汉工业大学”。积极筹划更改校名的高校,并非武汉工业学院一家。据悉,在全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近十年来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而高校更名,多是为了“逐利”。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掀起更名热潮,有近百所高校相继“变脸”,有的甚至是多次“变脸”,一些高校为了更名,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一轮接着一轮”,大有“誓不更名死不休”之势。纵观各高校更名,不难发现,更名后的高校的确“气派”多了,“学校”变成了“大学”,“单一”变成了“综合”,“专科”一合并也升成了“本科”,有的干脆直接在院校名前挂上著名城市或省级称谓,或者在校名上冠以“科技”、“理工”或“人文”等响亮的名字。
按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深化,一些高校的办学条件确实提高了,他们为了办学发展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变更校名,把相应的办学方针、专业设置等方面都随之变更,这也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时下一些高校却把“更名”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救命稻草”,把更名搞为提高知名度的“面子工程”,“换汤不换药”,只想通过更名蒙人捞一把,欺骗了家长、学生不说,还损害了自身。而有些高校更是一味地求全求大,盲目定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既没有突出综合性,反而失去了原先的专业特色,得不偿失。先前媒体报道的“四川大学更名事件”就值得反思。
其实,一所高校要发展,仅靠改个名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需苦练内功,加强内核建设,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上下功夫,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成果,通过长期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赢得社会声誉。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行列里立于不败之地,而时下更名之风的高涨暴露的恰是当前盛行的“教育浮躁症”。
当前,一向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大学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精神的正日益惨遭割裂和腐蚀,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不无担忧的说,一些大学已经滋生出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一些大学功利主义过热,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揠苗助长,造假抄袭现象屡有发生。文化积淀薄化,官本位倾向也在或多或少影响着学术的发展,大学文化正日益被功利和金钱腐蚀,高校浮躁之风渐长。而不断刮起的高校更名逐利之风,正是“教育浮躁症”的具体表现。
因此,笔者提醒那些“追风族”们,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如果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了眼前的某些“利益”而更名,还是早点收手为好,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千万别“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在盲目更名中失去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赖。
【更名其实为“逐利” 高校更名背后的教育浮躁】相关文章:
[标签:高校,历史,大学,家长,启蒙教育,]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