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中频道>各地资讯动态>高考陪读蜗居时代:看高考状元县农民如何陪读

高考陪读蜗居时代:看高考状元县农民如何陪读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09-12-07

甘肃会宁这座古老的县城是中国西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可它的房价高得令人咋舌,均价2700元的房价直逼省会兰州。推高房价的重要人群,是来自四周乡村的农民。尽管平均下来,他们每年的纯收入,还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甘肃会宁,赵小虎兄弟三人蜗居在县城仅有15平方米的出租屋内读书

但许多农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进城,这并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用当地人的话说,这要归因于教育产业的带动。

高房价的贡献者一部分来自会宁籍大学生的反哺,一部分来自乡村陪读家庭。事实上,乡村陪读家庭能买房者,凤毛麟角。他们中的大多数,蜗居在县城窄小的出租屋内,梦想着改变未来。

在甘肃会宁这个以教育著名的高考状元县,陪读家长的数量惊人: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陪读者遍及城乡。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听过陪读这两个字,而是代之以跟着娃娃念书。

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按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陪读同样蔚然成风。

陪读现象在会宁,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非常典型,非常普遍。王富葙说。王是会宁县电视台记者,1年前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题材,将镜头聚焦陪读族,拍摄了一部叫《黄土魂》的纪录片。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何以制造出规模如此庞大的陪读农民军?

我们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供着娃娃

供孙子上大学,将来看我们能不能也享点福,张桂芳有着农民式的智慧,儿子这辈家里穷,供不起,到现在还抱怨。

2009年11月24日晚。清冷月亮孤悬夜空,67岁的张桂芳老人佝偻着腰,摸黑走回县城的出租屋,卸去肩上三五斤重的尼龙袋,嘴里直哈白气。堆在墙角的袋子里塞满了捡来的废纸、塑料瓶这是老人每天徒步环绕县城一圈,翻遍全城垃圾箱的成果。情况好的时候,这些捡来的废品,每月可以换回300多元的收入。

张桂芳老人点(当地方言,意为租记者注)的房子离会宁二中仅几百米。这片名叫西河滩的偏僻区域,近年租房生意火爆,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住满了学生和家长。即使房东们不断修葺新的房屋,依然供不应求。尽管租金低廉,但对于很多陪读家庭来说,这仍然是最重要的一项开支。

像张桂芳老人这样,来自乡村的陪读家长,大多聚居在学校周边。不大的会宁县城,业已形成几个规模不小的陪读村。

张桂芳需向房东支付每学期320元的租金,这项花销,自从大孙女三年前考入会宁县二中便开始了。这一年,这个农村家庭放弃了乡下18亩的土地,整体搬入县城。

农民离开了土地,生活成本立即上升。儿媳说,跑得慢些,连吃的面都没钱买了。

她的丈夫张玉昌,靠开三轮淘沙谋生,而她自己,每天要奔波于建筑工地和家之间,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打小工赚钱。

在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玉昌看来,这很像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如果输了,3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他只能重返土地,领着孩子回老家放羊。

幸好,他赌赢了。今年高考,他的女儿顺利考入甘肃省中医学院。

我们会宁四五十岁的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当地方言,意指辛苦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记者注)供着娃娃呢。张玉昌自嘲说。这位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农民坚信,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

王富葙是土生土长的会宁人。据他观察,会宁的陪读现象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2004年前后,渐成气候。

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这位曾经的民办教师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

32岁的农民张建国,已经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学,就迫切地把分别只有4岁和5岁的儿子、女儿,从农村带进了县城的幼儿园。他的老家,在韩集乡袁嘴村西湾社,那里没有县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儿园。张建国已经铁了心:无论如何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分信心来源于堂兄弟们的选择。明年,这个家族将有5个孩子角逐高考。无一例外,这5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均已在县城陪读多年。

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从幼儿园开始便到县城陪孩子读书,张建国并非孤例。

会宁县幼儿园校长薛玉霞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整个会宁县唯一的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学生数量已逼近1000人,而将近1/3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很多农村家长来说,能进入这所幼儿园,意味着孩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县城任何一所小学,进而升入初中。

大量涌进幼儿园的农村孩子,直接催生了大班额的出现。目前,这所幼儿园最大班额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50人。

这也让薛玉霞忧心不已:班额过大,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这两年,每到秋季入学,这位年轻的女校长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县教育局对招生数量严格控制;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长跑到她的办公室,求情下话,这让她心里很过意不去。

县城学校的大班额现象,从幼儿园开始,一路延续到中学。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县城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会宁县曾于2006年建设了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同时,在这所学校展开小班教学试验每个班至多不能超过35名学生。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两年。

该校副校长王向红告诉记者,2008年从全县小学分流过来的800多名学生中,80%来自农村。

而在会宁县枝阳中学、会师中学两所地处县城的初级中学,特大班额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距离县城仅15公里的柴门乡中学,是离会宁县城最近的一所农村中学。从2006年开始,副校长窦顺宽明显感觉到初中的班额在缩小,学生人数呈递减之势。无疑,流失的学生进了城。

这条流失链条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农村的学生往中心乡镇转,乡镇的往县城转。

窦顺宽说,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在会宁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生源问题是困扰柴门中学办学的首要难题。在窦顺宽看来,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该校将教师培训、教研教改、学校内部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而稳定生源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山大沟深、交通异常不便的会宁县,尽管撤点并校工作谨慎推进,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保留了一所中学和小学,但还是加速了一部分学生流向县城的步伐。

张建国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家门口的学校撤并后,他的孩子上学,需要翻山越沟,徒步走3公里的山路。

为了抢一个好学生,不择手段

在会宁,能进县一中、县二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从初中开始转学,甚至从幼儿园起就陪读,农村家长的直接目标,就是千万百计地挤进这两所中学。

而远在乡村的会宁三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幅图景。布局在会宁县北部重镇河畔镇的会宁三中,是整个白银市唯一地处农村的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这所拥有52年校史的乡村中学,昔日声名赫赫,成绩骄人。

有人曾总结道:会宁一二三中三足鼎立的局势,撑起了会宁教育的一片天。

而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打破均衡的缺口是生源和师资。

原本不愁优秀生源的会宁三中,现在已很难招觅到最优秀的学生,即便它覆盖半径达北部15个乡镇,地理位置优越。

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也千方百计地调往县城。私下,老师间调侃:三中是公校,其它学校是母校。

现在会宁县城的不少名师,都出自会宁三中。比教师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每到夏季中考结束,一场没有硝烟的城乡学校生源争夺大战便真实上演,且愈演愈烈。县城一些学校开出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等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农村生源加盟,甚至做班主任的工作,动员学生进县城。

为了抢一个好学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一位县城中学校长坦承。

这些优惠条件,会宁三中无法提供。会宁县教育局曾三令五申禁止生源大战,将学校招生宣传收归教育局,统一由教育局下乡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源抢夺战的硝烟味,但仍然不能根除。

会宁县三中副校长范国儒始终坚信,布局在农村的会宁三中,有特殊的存在价值:到县城读书,势必会增加农民负担。执行农村收费标准的会宁三中,可以解决农村孩子的就近入学问题。

会宁三中试图恢复自己的地位。它向银行贷款,就在低矮的旧校舍旁边,修建了新的教学楼和公寓楼。校方的解释是,如果不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将会被时代所抛弃。随着新建筑的落成,它从此也不得不负债经营。

不填平城乡教育间的鸿沟,陪读大军挡也挡不住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会宁县教育局正在努力改变着这些矛盾。

记者掌握的一份关于会宁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文件这样把脉会宁教育的现状: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进城务工子女在城镇就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形成了农村包围城镇的局面,在全县小学低年级适龄儿童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城镇小校园、小校舍与大班额的矛盾突出,而村校办学规模逐渐萎缩,上世纪90年代修建校舍大部分闲置的教育失衡现象。

会宁五中校长王天杰认为,庞大陪读农民军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教育不均衡,家长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不惜勒紧裤腰带。

意识到必须义务教育求均衡的会宁县教育局,一直试图填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鸿沟,各种计划和项目一个接一个出台。

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代表会宁县教育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介绍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有望得到缓解和改善近两年,县教育局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分配模式,将来自国家投资的项目、社会的捐助项目集中下放到农村中心乡镇实施,旨在加强农村中心校的硬件建设。

张贵荣说,在高中阶段,城乡基本上已经没有差距,会宁三中的硬件甚至优于县城新建的四五中。

在软件建设方面,会宁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教研同步活动,抽调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江苏交流学习,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城乡教育理念同步。

为遏制农村教师的流失,会宁县还出台硬性规定:如不经学校校长同意,乡村中学老师不得调动。

不过,令张贵荣副局长忧心忡忡的是,在会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小学。会宁县计划将薄弱农村小学挂靠到中心小学,从而带动这个薄弱点。

这位曾长期在农村中学担任校长的教育官员很清楚:如果不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陪读现象)挡也挡不住。

【高考陪读蜗居时代:看高考状元县农民如何陪读】相关文章:

高考复习专家指导:有效利用高考大纲和课本

昔日高考状元 而今在华尔街年收入5000万美元

高考时评:是谁搭建了冒名上大学的“捷径”

高考命题组专家分析2008年高考各科变化趋势

模块考试不得瞄准高考难度 高考应贴近实践

2007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

武汉黄冈试点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共分三个步骤

寒假高考复习:先把弱项练强再让优势放大

2008年高考一诊开考 易中天编入语文考题

高考阅卷老师大揭秘:字迹对作文分数的影响

[标签:高考,陪读,状元]

网友关注

高考状元理综学习方法:实验题套路整理法

高考状元拜的不是孔子,是寂寞

高考天才训练秘笈第二招:行动

揭秘:成就北大状元的九大学习习惯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方法:复习类型题总结法

高考状元文综学习方法:形象记忆+答题套路归纳法

高考状元生物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

高考状元英语学习方法:擅用无官并用法

高考状元英语学习方法:经典句型记忆法

状元谈理综学习:学会编织知识网

高考状元文综学习方法:地理之地图+原理法

文科状元杨楠楠学习经验谈:要保持好的心态

06湖北高考文科状元:10分钟作文审题训练法

高考状元高尚毓讲述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高考状元分享:高三各科冲刺复习法

状元谈高考:如何为自己下一步的复习做好规划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各科学习秘诀大放送

高考状元经验谈:天才训练计划

高考状元文综学习方法:以课本为纲法

艺术名校状元传经:内外兼修 积极备考

高考状元英语学习方法:拼凑作文法

采访河南文理科状元——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状元父子时隔27年成北大校友 学法大PK(图)

“理科状元”整理“备考秘笈”为学弟学妹减压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方法:拿到该拿的分数

高考天才训练秘笈第六招:未来

高考天才训练秘笈第一招:自信

高考状元语文学习方法:作文10分钟审题训练法

状元谈经验:六大缺陷你将错过北大清华

献给高三生:高考状元考试独门秘籍(视频)

网友关注视频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高考英语作文分析2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良心推荐: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2题讲解,附答案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析,不算太难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2019年高考试卷解析,数学套路不好用了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体育生参加高考,太猛了,第一名是飞起来了吗?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理科第4题讲解及答案

武汉美术高考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学渣男高考英语全写B,老师给老爸说成绩,老爸直接听懵了!

高中信息技术

这!就是专业 第18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卷第12题视频解读

外国数学老师挑战中国高考题,一顿“凶猛操作”下来,被虐惨!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姜浩张超画室】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