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8-09-30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课标将于2018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相比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新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在保留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当前,全国已经有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等在内的11所法文课程试点中学。作为最早进行高考改革的地区之一,早在2014年9月,浙江省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高考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里就提到,浙江省高考外语科目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江西省也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教育制定的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在介绍新课程方案时表示,在课程方案中增加语种,并不等于紧接着高考中就会出现这三门科目,这还有一个实施过程。换一种理解就是,如果新课程方案实施顺利,法语等外语有可能会成为很多普通高中生的高考科目。
通过《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程法语教学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总计20学分,共设有五个级别。其中第3级是高中毕业水平,也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学生需要修满6学分,108课时,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直接挂钩;第4级是高考水平,为高中生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需修0-8个学分。
新方案明确,学校可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教育部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对于新增三门外语,有网友表示担忧,认为会增加学生负担,也有网友表示高中不必要设置这么多外语,学生到大学后,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英语之外的外语学习。,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这个做法,认为多学一些外语可以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能力,有助于未来孩子更好地适应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光明中学法语老师戴剑安在接受解放网采访时表示,法语等小语种进入高中课标学习科目,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以往高考也有小语种考试,但小语种学生在选择大学时会遇到很多专业限制,今后应该选择面会大一些。”
教育行业专家分析认为,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语种是大势所趋,这次新课程方案选择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是因为这几个语种的覆盖性较高,在国际场合应用较多,适应我们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
虽然当前高校的外语教学课程仍是以英语为主,但可以预见,在当前 “一带一路”等战略背景下,国家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会日益增加,这三门外语的人才也会抢手。
【高中新课程方案2018年秋实施 增加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相关文章: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