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资讯>综合资讯>2017备考最后冲刺阶段要把握以下核心内容

2017备考最后冲刺阶段要把握以下核心内容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5-02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大的变化是取消选考模式,实用类和文学类均被调整为必考。另一个被关注的变化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据此,坊间多有分析认为,“中外”字样的变化可能暗示论述类文本阅读可能选用外国论述文本。——但据了解,这可能只是一种完善表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都有“中外”二字。所以说,备考时,时时关注考试动态是对的,但不要草木皆兵!猜题押题靠不住,稳住阵脚才靠谱!

距离2017高考还剩38天,

具体怎么做,请听听特级教师张西玖老师的建议。

考前冲刺策略

张西玖

(山东省特级教师 山东省济宁市教研室教研员)

▲要理清思路,明确复习目标

在距高考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教师和学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笔者认为主要应围绕三个方面来做工作:一是查找弱点难点,化弱为强,变难为易;二是弥补缺漏,完成学科知识系统的自我建构;三是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考能力。

前两轮的复习尽管是全面系统的,但整个过程是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认为的重点和着力点,只是一个笼统的、宏观的把握,与每个学生的实际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比如对写作部分的复习,可能多数教师都会把审题立意作为重点,但有的学生的薄弱环节却在构思上,有的问题则出在材料的运用和分析上,有的则是语言上逻辑层次不清。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弱点和难点都不尽相同。最好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检测结果,查找出问题,然后反思修正。越是到最后阶段,教师越是大量发放试题,总想以量取胜,对于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加分析总结,没有会学生留下“反刍”的时间。其实,检测不一定频次越高越好,每完成一套试卷,最好让学生对照答案,对每道题目逐一分析失分原因,找出薄弱点,然后分三个步骤解决:一是借助教辅用书,自行深化认识;二是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相互释疑;三是教师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

在考试中,有很多题错答或答不上来,是由于知识缺漏造成的,这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随时补缺。比如: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 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问题:这首诗颔尾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不少学生误将答案写成“拟人”,这就是因为对古代诗歌阅读得太少、对古诗中的修辞现象缺少全面总结造成的。如果学生能想到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贺铸的《青玉案》中“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不难看出这一联主要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的“愁”像“秋天落木”一样多,“梦”时有时无,就像“雨夜残灯”。

再如有些社科类文章的阅读题,有的选枝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的,如果平时能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逻辑常识,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作出判断也就容易多了。

学生在未上考场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漏洞都补上,形成一个严密的考点知识体系。当然这一知识系统,不能是老师塞给你的,应是靠自己的主动认知、深刻感悟在头脑中建构起来的。

教育评价测量是一门科学,高考试题正是按照教育测量的规律和要求命制的,在考查点的分布、考题的类型、试卷的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应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即使考生的语文功底很厚,文学素养极高,如果对考试的形式要素不了解,也和很难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如此看来,当年报道作家王蒙、莫言做高考语文试卷不及格,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因此,要在考试时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解题答卷的技巧,而考前的一段时间则是应考技巧提升的关键时期。如怎样把握题目要求、怎样快速阅读文本、答题方法的选择、答案要点的呈现方式、考场时间的分配、如何使卷面更整洁等等,都需要了然于心,并得到实践验证。

▲制订可行的复习策略,合理分配时间

不少考生明知平时语文成绩不理想,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复习才有效果,愈到最后阶段愈是心理压力大,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根据所剩时间的多少制订一个细致具体的复习规划。

(一)三线并行,分类强化

根据考查内容的不同特点,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识记类知识的积累,能力类题目的训练和见闻类知识的收集。

识记类知识主要指高考试卷中语音、字形、词语(近义词、成语、熟语、标点符号的用法、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句名篇、文体常识等)。对这些内容不能靠课上老师讲,也不能单靠做练习来掌握,要靠自己课下梳理,最好是借助一本质量较高的教辅书,每天用利用课前或课间的时间一点点积累,要长流水、不断线,天天坚持,决不能急于事功,寄希望于一蹴而就。

能力类题目主要包括语言应用类(词语运用,辨析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类题目)、理解鉴赏类(各类文本的阅读鉴赏)和综合表达类(作文)。解答这些题目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提高的,比如对文本的解读,考查的是综合的语文素养,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知识贮存,考前的有限时间内很难有明显收效,所能做的也就只是解题技巧方面的改进。老师在课上的模拟训练和讲评大都以这类题目为主,不需要自己再单独安排训练内容,只要能做好反思和总结就可以了。

在高考命题的材料选用和作文命题时,常常要考虑到其现实意义和时效性,特别高考作文评分时,阅卷老师更乐于看到考生对社会上即时发生的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多关注社会热点资讯,了解社会流行思潮。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丰富见闻,专门抽出时间安排看《资讯联播》,课上让学生读时事类杂志,这种做法耗时太多,有点舍本逐末,完全没有必要。但不妨给学生买些报纸,利用课余时间随便翻阅,一方面可以起到使学生博闻广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在紧张复习过程中的很好的休息和调节。

(二)做好课外规划,完善知识系统

临近高考,多数老师都会给学生留出大量自己支配的时间,有的学生把本该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用在了其他学科上,有的即使用来复习语文,也只是再多做几套模拟题,这些无所作为和机械作为的做法都不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我有两点建议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一是多轮次“放电影”法。第一轮:找一本自己认为质量高的高考辅导书,复印一份语文《考试说明》,每天利用课下半小时的时间,来逐点对照阅读;每天看两到三个考点,主要看考点要求、高考题型、考查重点、题型变化、解题方法技巧;第一轮阅读要细致,可用三周时间完成。第:也是面对上述两种资料,试着去回忆上一轮看的内容,想不起来,就翻看资料;每天记忆五到六个考点,争取用两周时间完成。第三轮:每天利用一定时间闭上眼睛默想(语文学科共有哪些考点,每个考点有哪些题型,高考常见题型有哪些,解题的方法有哪些),让所有的内容都在大脑中回放一遍,让各考点的知识都成线、结块,再把整个的考纲内容在自己大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印象。

二是阅读试卷法。进入高三以后,每个学生都做了大量的模拟试卷,少则五六十套,多则上百套,按说应该积累了丰富的解题经验,可再进行检测,依旧得分不高。其原因就是缺少分类总结,归纳反思不够;再加上有些试题的质量不高,制订的答案不严谨,不仅无益生能力的提高,有的反而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有鉴于此,建议学生课下不要再过多做题,最好把以前做过的试卷作个整理,每天挤出一定时间翻看一部分。再重新阅读这些试卷时,要把同一考点的试题进行归类,然后认真作比较。对考查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点找出来,分析以往不能正确作答的原因,并作好记录。通过分类比较,一方面可以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增加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更加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

(三)反复锤炼,精心打造自己的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备考是让高三师生最纠结的一个话题,60分的权重谁也不能忽视,但真正要做好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颇有种蒸不熟、煮不烂的感觉。于是乎就产生了种种不同的对待作文的态度:知其难为而不为,费力不讨好,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容易得分的方面;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遇到试卷上的题目只是简单地写写评评;专门安排写作课,以文体经、以作文各环节为纬,老师搞专题讲座,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练。实事上,在作文备考过程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都不是应持的正确态度。尽管所剩时间不多,只要遵循规律,科学有序地强化训练,还是能够带来较高回报的。

由于考场上用于作文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有些学生又可能因过度紧张造成大脑断电,面对作文题目茫然失措。为此,建议在考前的最后阶段,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打磨两篇范文。首先在诸多的模拟试卷中选两个作文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思辨价值,要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应贴近现实生活,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然后让学生逐一写作,完成后先互批互改,再自评自改,经过集体评议,选出一篇最佳作文,其他同学对照样板反思自己的不足。再安排课时进行二度作文,然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改,再选出一批达标的作文,符合要求的同学对仍不达标的同学结队指导。让没有通过的同学课下再作修改,直到达标为止。依照这一程序,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写出两篇考场上可作参照的范文。

【2017备考最后冲刺阶段要把握以下核心内容】相关文章:

2016高考“史上最严” 报名要采指纹

2016年高考报名今日结束 现场确认时要求考生签字

2016年艺考最新形势分析

高考最后四周 这些事家长应该知道不然吃大亏

2016年高考题或将加入核心价值观 依法治国等内容

2015全国成人高考10月24日开考,高考须知看这里

高考合批录取,高校要放下“偶像包袱”

2016年“高考月历”发布 高考下月开始报名

2016年福建新高考方案厦门将增2万个学位

高考防作弊措施再升级 让诚信在心里发芽才关键

网友关注

2011新课标全国2卷满分作文:诚信之惑

2011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4)

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教发香味

2011辽宁高考满分作文:不从众 做自己来

2011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我的时间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爱吃凉粉

2011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6)

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苏格拉底的苹果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就是喜欢残月

2011年新课标全国2卷满分作文: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

2011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8)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2011新课标全国2卷满分作文:诚信

2011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有竞争才有发展

2011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5)

2011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9)

2011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10)

2011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个世界需要你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2011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6)

2011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我的时间

2011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守住心灵的那扇门

2011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我的时间

2011年安徽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2011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情有独钟

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尊坚守了却了谁的浮生?

2011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个世界需要你

2011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5)

2011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8)

2011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我的时间

网友关注视频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这!就是专业 第43集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小品:马云被宋小宝调侃当年数学高考考一分!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这!就是专业 第20集 长沙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专业

【姜浩张超画室】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高中信息技术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招办面对面 第76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如何制作100万层的酥皮糕点?推算过程像数学高考题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