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全程导航>学生>吴非:“复习”过多造成“少学”,高三一年学生都经历了什么

吴非:“复习”过多造成“少学”,高三一年学生都经历了什么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4-29

学而习之,是学习最基本的程序,复习是好的,把学习过的知识检查巩固,加深记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

但是,复习也要掌握好“度”,学生为中考、高考复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真的有效果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习”,通常被认作“温习”、“复习”,因为学的是经义与“道”,时时复习,思而有悟,或进而为智,因此这个“时习之”才会成为智者的快乐。今之普通教育的“学而时习之”之“习”,则多指“时时复习”、“时时练习”;“复习”的作用,不是为“悦”,而是要对付没完没了的考试。所学不足,“复习”则多到滥。

学生把多少时间花费在了复习上?

一般而言,初中三年六个学期,有两年半五个学期学习,初三年级下学期,基本全用于应试复习。高中三年六个学期,至少高三年级两个学期不上新课,为对付高考而全部用于复习。加上此前频繁的考试和测验,学生还需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复习”,这样一来,用于“复习”的总时间就很可观。

统而言之,中学阶段能有一半时间用于“学”,就算不错了。二十年前,江苏某些学校出现“月考”,社会惊诧,一个学期不过四个月,已设“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如果每月再考一次,学生疲于奔命。没想到,现在国内一些中学已经有了“周考”,而且在非毕业年级。

奇怪的是,近十年,竟然又有“期初考试”(有些地方称之“期初摸底”)—— 从小学到高三,全面推行:开学第一周,师生忙成一团,学生进考场,教师“监考”、“集中阅卷”。开学即考试,这个意思,岂不等于“没学先考”?

东亚各国和地区二三十年前在应试教育中干过的蠢事,我们全学来了;他们当年没想出的、不敢做的事,我们这头则发明、推广了。

各地编教育大事记,一般不编这些“发明创造”,这或许意味着他们还心存畏惧,知道此类事野蛮愚蠢,害怕未来清算,“只能干不能说”;但未来的教育史肯定要把此事当作一个时代教育的耻辱,他们一定会以此研究一个时代急功近利导致的平庸与落后。

过度复习浪费了多少时间?

1997至2002年,我和一些学科老师曾做过一些尝试:在高二教学结束时,让学生做应届高考卷(当时条件允许做这样的试验,间隔四小时),然后按同一标准阅卷。做这样的试验,是想弄清高三一年的“复习备考”究竟有多大作用,也想通过这个试验观察高考命题改革的可能。

试验结果和预测比较接近:语文科,两个年级相差不大,高二年级均分和应届高三相比,高三并没有明显优势,而且相当一部分高三学生考得不如高二学生。其他学科也有类似情况。有部分高二学生达到高三高考的平均成绩,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年他们的高考成绩仍然为本年级的平均成绩。

当然,没有必要对这样的试验作精细分析,条件和情况有变化,不一定有可比性,更没有必要试图从中寻找应试途径。但这个试验对我们有启示,我们所作的分析判断也是有价值的。

高二学生做高考卷并无明显劣势,可能的原因:高二刚刚学过的知识,很新鲜,“现炒现卖”,而高三用一年时间复习一两年前所学的东西,要寻找印象,要多付代价;其次,高二学生没有压力,他就是“玩玩”的,连“热身”也算不上,而高三考生面对“一考决定命运”,压力过大,临场未必能正常发挥;再次,高二学生体力好,没有经过高三的煎熬,在认知、判断、选择、推理方面,也不至于优柔寡断,而高三学生经过一年复习,难题偏题怪题及各种“弯弯绕”见得太多,临场不免狐疑多虑,少数人已是强弩之末……

当年我所在的学校办学尚比较规范,语文高三上学期照常上新课,尚且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对当时省内外各校过早进入高考复习的弊端,也就看得比较清楚了。

高中三年,用整整一年来“复习”,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从功利的角度,也“不合算”。读书十一年,进入高三,这可能是他最“能学”的一段时间—— 他总算学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未必谈得上“厚积”,但有了一些分析和解决能力,正可以用这一段时间适当地“薄发”一下。他完全可以在这一年思考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甚至寻找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然而,整整一年只是“复习”,缠在一团乱麻的题海战术之中,死记硬背,这类“训练”,怎么可能增进人的智慧?

【吴非:“复习”过多造成“少学”,高三一年学生都经历了什么】相关文章:

常考物理模型及隐含条件30条

2015高考国庆节复习备考指南

甘肃高校绿色心晴进宿舍 轻松漫谈给学生减压

拿什么调动大学生公积金缴存积极性

选课“功利化”,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

职教质量需“脱贫” 不能把学生等同于流水线上的操作手

2015空军招飞启动 想当飞行员至少过“四关”

逼学生放弃高考现象不该再上演了

南京一高校40余学生遭前辅导员冒名骗贷被逼债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 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

网友关注

高考文化成绩一般不低于生源省份二本线

学霸回母校传授高考“秘笈”

重庆高考将结束自主命题 一诊考试改用全国卷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拟文理不分科

海南艺术类高考专业成绩29日起可上网查询

高三,请以高考的角度规划寒假

2017年起安徽省对口高考文化课将全省统考

江西2016年36万人报名高考,高考大纲出炉

成人高考20年规模缩小近10倍 部分省份已取消

2016年高考生必看:高考生寒假最佳复习计划

今起浙江高考网上报名启动 报名截至2月29日

2016年广东高考艺术类统考分数线:美术180音乐170

广东教育厅长:高考全国卷难度系数差异不大

俄拟将中文科目引入“高考” 研究统一考试方案

2016年高考英语备考:英语完形填空答题要领

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要做题要要关注做题效果

上海:2016年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录取时间表

合肥准高考生 昨迎来“一模”测试

新高考第二次学选考4月开考 报名人数增多

媒体建议高考增考体育分值100分 引代表委员热议

广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将享受15年免费教育

广西调整规范成人高考加分,新政策今年开始实施

安徽: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单可打印

新疆招办:对“高考移民”实行终身追查机制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如何突破难点提高成绩

河北2016年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与高考同期进行

2016年陕西高考音乐、舞蹈类专业课分数线划定

第二次新高考学考选考报名截止,选考生明显增多

高考生物寒假备考:回归教材,梳理知识

广东省教育厅长:2016年高考二本合并增加志愿数

网友关注视频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高考作文:全国2卷 材料作文破题分析 2019高考助力

视频|上海高考作文: 寻找“中国味” 专家

高考英语作文分析2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印度美术高考美术联考,考前培训班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高中信息技术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一站到底:高考语文老师上台,穿长衫说Rap,全场笑翻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2019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新闻早报 2019 高考前最后一课 合唱送给班主任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2019高考·语文试题有亮点 凸显时代主题 厚植家国情怀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老师好:这大概是高考前所有班主任都会干的事,取消一切副课!

创艺第二届:2019届高考录取表彰大会暨“核桃音乐节”合影——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创艺

这!就是专业 第1集 川农动物科学专业解读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老马讲高考真题第九季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卷第37题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